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缺边的牡丹     
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的《牡丹图》,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  相似文献   

2.
缺边的牡丹     
有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家名叫俞仲林,他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有人慕名买了一幅他的牡丹画,回到家就高兴地挂在客厅里。不料,此人的一个朋友看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幅牡丹图没有画完全,缺了一边。牡丹代表富贵,缺了边,岂不是‘富贵不全'?朋友说。  相似文献   

3.
缺边的牡丹     
杨剑 《中学理科》2008,(9):54-54
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家俞仲林,他擅长画牡丹。  相似文献   

4.
缺边牡丹     
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 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花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花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回去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笑着说:"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那人听了俞仲林的解释,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相似文献   

6.
取法于上     
乔志峰 《课外阅读》2009,(22):45-45
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画家,该画家现在专门画猫。我看了他画的几张猫图,感觉非常有神采,有一股虎虎生气。我佩服地问:“您画的猫真精神啊。您是怎么练的?”  相似文献   

7.
学画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幸结识了一位来我村支援三秋的张雷白老师.张老师能唱能画,并教我唱歌画画,还给我画了两幅<牧牛图>和<牡丹图>.  相似文献   

8.
正艺术是有规律的。找到规律,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学画牡丹,首先要了解牡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牡丹被称为国花,是雍容华贵的象征,所以画牡丹要画出它的富贵之气。历史上画牡丹的名家很多,如明代的徐渭、陈淳,清代的赵之谦、任伯年等。徐渭、陈淳多以水  相似文献   

9.
关山月卖画     
正关山月不卖画画家以卖画为生,古已有之。早在南宋时,画家李唐写有一诗:"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是一首发牢骚诗,李唐最得意的是山水画,但想不到世人却要买他的牡丹画,所以他牢骚连天,早知画山水不入时人眼,何必花大力气,不如买点胭脂画牡丹算了。可见,当时他在卖画,有人来买画,而且要挑选。到明清时,唐  相似文献   

10.
牡丹绶带     
娄师白,生于1918年,湖南省浏阳人。齐白石入室弟子。1942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牡丹向来有富贵花之称,绶带鸟取其名中的谐音,寓寿之意。画中的题识富而且寿想必是画家创作此幅画作的主旨。虽是传统的具有象征意味的画作,但画家扎实的功底可见一斑。图中两朵开得正艳的硕大牡丹与一对蹲踞在巨石上的绶带鸟相顾盼,大花与小鸟形成对比,  相似文献   

11.
一些画家把画画好后,还题上与画的内容有关的诗。有的诗写得机智俏皮,读来横生趣味。 清朝郑板桥工于诗书画。一次,一个财主请他画牡丹,就要画成之际,旁边端墨砚  相似文献   

12.
果成是清代继担当之后的另一位著名的云南画僧。他的绘画深受宋,清两代著名画家郑思肖,郑板桥等人影响,以擅画兰花图而著称。他绘画的兰花,竹,牡丹等花卉图,写意性较强,思想内涵丰厚,较好地继承了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是晚清云南画坛上的一位较有影响的重要画家之一,清宫廷曾收藏有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数学老师走进课堂,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他的漫画像。这位老师知道是班里那位“小画家”的杰作。在一片“咯咯”的笑声中,他没有把这幅画擦掉,也没有让那个“小画家”站起来,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推了推眼镜,不慌不忙地对同学们说:“这幅画画得不错,如果这位同学能把他的才能用到学习上,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课上需要作图。”接着他请了两位同学上黑板作几何图。其中被叫上来的“小画家”自动擦去了漫画像,紧张地按题意作图。由于他平时学习不认真,作出的图错  相似文献   

14.
齐白石画鼠     
齐白石喜欢画老鼠。 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画了一幅《鼠子啮书图》:一盏油灯,火焰徽微,两只老鼠正在拼命啮咬一叠线装书;另一只老鼠正朝书奔来,形神俱备,画家自视为得意之作。不幸的是,这幅作品为一只更大的“鼠”——他的一位同乡悄然“袖”去。画家不得不重作二幅,并题上款识:“一日画《鼠子啮书图》,为同乡人背余袖去。  相似文献   

15.
房顶观猫     
任伯年是清末一位很有名的大画家。他画的人物呀,山水呀,花鸟呀都能以假乱真,他笔下的猫更是一绝,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是怎样画出《狸猫图》的呢?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平静     
从前有一位国王提出,如果哪位画家能画一幅画,最恰当地表现平静的含义,他就奖赏这位画家。许多画家都画了画呈给国王,国王审看了所有的画。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的浪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里讲个欧阳修的轶事。有一次,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古画上画的是一丛牡丹,牡丹下一只猫,题目是"正午牡丹",他看不出画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就去请教他的好友吴育,吴育是一位古画研究家,他就告诉欧阳修说,这画上的牡丹四瓣花瓣张开,有些下  相似文献   

18.
画外人生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  相似文献   

19.
大雁,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在唐代就已经入画了,历代的文人、画家都留下了许多表现大雁飞、鸣、食、憩的作品。《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曰:“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许多名家画过此类题材:东晋顾恺之画过《凫雁水鸟图》、五代黄筌画过《霜林鸣雁》、宋代赵宗汉画过《水荭芦雁》、崔白画过《雪芦双雁》等。到了元、明两代,芦雁由工笔转为水墨小写意,元代王渊,明代林良、吕纪等均有画雁之作。清代产生了一位以画雁名世的杰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被人们称为“边芦雁”。本文介绍的明代汪肇的《芦雁图》,是典型的以雁为题材的佳作,体现出一种文人派画风和笔法。  相似文献   

20.
安静     
有人出了个题目给两位画家,题目是“安静”,要他们各画一张表达同一主题的画。第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十分平静,好似一面镜子,另外还画了些远山和湖边的花草,让它们倒映在水中。第二位画家则画了奔流直泻的瀑布,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的一条小枝上安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