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与大国地位相差甚远,尤其是政治传播大多受到西方社会的抵制.外交演讲是政治话语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权威性备受国外受众的广泛关注,并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着塑造国家形象、传达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演讲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概括当前对外传播中政治话语方式的特点,并基于肯尼斯·伯克的同一理论尝试性提出转变政治话语方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中的第一媒体,其政治文化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力.本文对话语、新闻话语以及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报纸新闻话语的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的建立,报纸新闻话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以及受众认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玉洁 《现代传播》2019,(10):63-66
对自然的态度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问题,生态环境危机就其根源和本质来说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因此从政治哲学角度来考察环境传播及其话语实践创新具有深意.当前环境危机的根源,是话语思想的“危机”,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征服自然、经济理性、资本逻辑、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念与生态环境的不可兼容性,环境危机的解决要求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向追求按照生态文明的价值与逻辑构建起来的绿色政治哲学.而依赖“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一人类二元对立”“经济思维主导”价值导向建立起来的传统环境传播也需要反思、重释乃至新构.突破“危机学科”思维定位与“风险、冲突、抗争”的话语范式,拓展至一个超越环境问题本身的更大的认知维度和外在语境,在新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从话语思想、话语价值、话语形态、话语修辞、话语传播多个维度追求话语实践创新,以构建人与自然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共存的“多元价值平衡与对话体系”.  相似文献   

4.
政治的中介化是近来媒体与政治关系研究的重点,但运用这个概念的学者多强调大众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技术和手段在政治传播领域中地位的变化,并未深入体察新闻话语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基于对相关概念的辨析,新闻话语形成的历史回顾,和国情咨文讲话媒体报道的个案分析,本文认为新闻话语的形成以及对政治话语的干预(主要体现为对政治的诠释)才是中介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且至今也是媒体对政治发挥影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时政类新闻期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和形势的变迁其叙述话语也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告知到故事化叙述的多重演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时政类新闻期刊中叙事话语的四种样态,即以宣传为主的政治话语,以资本驱动的商业话语,回归新闻本质的民间话语和以事实为本位到追求故事化叙述的话语转变.新闻话语发生的转变,一方面离不开市场和技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离不开我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在新闻叙事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回归新闻的本质属性,体现新闻规律.民间话语在与政治和商业话语的博弈与抗争中成长和壮大,新闻叙事不断由政治化语境向故事化、平民化、娱乐化叙事话语转变.  相似文献   

6.
政治话语位于一个国家话语体系的核心位置。长期以来,西方制造并固化了政治话语主要框架,定义了许多关键的“概念”。然而,当前中国的许多理念和实践,已经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话语权之争的关键,在于概念之间的竞争,在于建构概念、创造概念的能力。本论文以习近平2012年以来的92篇涉外演讲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治话语的研究进路,分析中国如何基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语境“创造概念”,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中的第一媒体,其政治文化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力。本文对话语、新闻话语以及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报纸新闻话语的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的建立,报纸新闻话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以及受众认同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张君昌 《中国广播》2016,(10):49-53
本文以建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认知传播话语体系为研究起点,阐述命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探讨全球化语境下认知传播的特征。以跨越认知障碍为主线,分析论证认知话语的特质要求和体系架构,并在国际政治传播视域开辟认知话语功用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38-2007年西方1041篇关于环境传播的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同时借鉴安德鲁·皮尔森特等学者的"关键词建构理论",环境传播可以划分为九大研究领域: (1)环境传播的话语与权力(2)环境传播的修辞与叙述(3)媒介与环境新闻(4)环境政治与社会公平(5)社会动员与环境话语营销(6)环境危机传播与管理(7)流行文化中的环境表征(8)环境与国际政治外交转型(9)环境哲学与生态批评.同时,立足于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批评视角,本文从话语、权力与政治三个内在关联的视角具体解读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传播进步密切相关,技术决定论不断受到质疑与批判,其本质是技术可能成为传播的障碍。演讲提示器作为新型技术媒介,其传播功能可能为政治功能所取代,结果是技术优势被技术焦虑取而代之。本文以西方竞选中的演讲提示器为研究对象,从话语角色、媒介技术和政治传播等不同视域,分析政治传播中技术垄断背后可能隐藏的社会危险,有效预防人们对社会制度本身可能产生的政治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