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师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用心指导,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教师才能奏响一支动听的习作教学的乐章,让学生、老师不再害怕作文,而是一种期待,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2.
习作练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许多小学生却都害怕作文,习作成丁他们心中的包袱。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当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变教师的主观指导为学生的乐意写作,致力于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师生都害怕习作,作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习作观点由"老师要我写"转变为"老师我要写",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怎样指导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师应着重思考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习作教学的前提条件。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就失去了兴趣,当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可是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不仅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不少老师也害怕批改作文。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该怎样采取策略,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呢?我尝试了日记教学。一、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要求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中,习作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的一大心病。教之无益,写之无味;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害怕看作文。写的草草了事,看的毫无热情,几乎成了恶性循环。这样的情形下,习作的教学成效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使习作教学更富有情趣,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成效呢?  相似文献   

7.
"改作文难,改作文要花很多时间,改作文难见成效……"这是众多一线语文老师的心声。我曾对一个乡镇22所小学的144名语文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作文难改的占99.3%;认为改作文是沉重负担的占96.5%;认为作文评语除鼓励学生外,对指导习作难见成效的占89.6%;认为面对学生的习作,无从下手的占31.3%。习作该精改还是粗改?86.8%的老师认为应该精改,但恼人的是有些学生习  相似文献   

8.
高亮 《考试周刊》2014,(49):57-58
<正>中学教学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获得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感受、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会通过习作表达思想、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中学生普遍对习作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是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套路老旧,老师出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二是习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的简单讲授、学生四十分钟的认真听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在教学实践中,面对习作,"老师害怕教、学生害怕学"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害  相似文献   

10.
李政 《考试周刊》2013,(30):55-56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教育公平的必然趋势,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提到写作文,大多学生就心中无词,脑里无句,感到很害怕。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写,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成绩。语文教师虽然花费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不强,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同时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至少一周才能完成,这样战线拉得过长,信息反馈慢,作文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指导小学  相似文献   

11.
学生害怕写作文,教师害怕教作文,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孩子们乐于写作。那么,教师就要在习作指导上下功夫。从备教材、解困惑、语言铺垫三个方面探讨作文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数害怕习作。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习作当乐趣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成了语文老师的困惑。笔者认为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就要努力帮助学生捕捉身边的信息,并鼓励学生学会用我手表我心。  相似文献   

13.
田颖 《学周刊C版》2010,(8):162-162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都很害怕。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很差,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虽然语文教师化费了大量精力,但实际效果并然不理想。目前的作文教学,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教师批改,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也是很多老师不懈的教学追求,因为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作。以往的习作批改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教师在批阅时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学生不易将教师的评语融合于自己的习作中。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的作文,原来是什么样,批改后还是什么样,进步微乎其微。而只有改变习作的批改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习作"乐"起来。  相似文献   

16.
洪月玲 《中小学电教》2008,(10):104-104
<正>传统的习作指导,学生的作文规范了,也达到了各学段作文的总体要求,但令人担忧的是:似曾相识的"老面孔"比比皆是。从内容看题材大同小异;从语言看,文字表达方式雷同;从结构看,构思模式化。作为语文老师,在习作指导中要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对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并探究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真正学会写作,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习作的总体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一说起作文,学生头痛,老师叹气。学生怕写,是因为无话可写却不得不写;老师怕改,是因为无法批改却不得不批改。当然,这种状态由来已久。小学第二学段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师生的这种“害怕”更甚。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习作的现象,作文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兴趣,习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0.
俞梁 《新疆教育》2012,(6):13-14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怕批改。为什么写作文这么难呢?我认为,与老师对待学生的习作态度和教学作文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作文教学应着力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乐于表达,老师要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敢想、敢写。下面,我就小学作文浅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