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十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主体。除了大量民营文化企业外,还有不少与国有文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相似的民办机构,如民办艺术表演团体、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室等。这些民办机构或免费向群众提供服务,或不以赢利为目的收取少量费用。但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台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国有文化单位,对民办公益性文化主体缺乏必要引导和扶持,他们也很难享受国有文化公益性单位所享有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09,(17):6-6
王建辉:文化产业的“国有民用”或“民营国用” 有利有弊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王建辉在《中华读书报》撰文说:所谓文化产业的“国有民用”或“民营国用”,或者换一个说法叫“民进国退”或者“国进民退”问题,近来也开始得到人们的注意。这个状况有利有弊。好的方面,都是为人民服务,假定这个“民用”与“民进”的导向是正确的,能够成为国有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这就是好的,是新文化生产力的代表;但是,“民用”或“民进”如果挖了国有的墙角,甚至于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那就是弊与害。“国进”的情况也是可能的,毕竟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国有控股,这种局面也不一定就是“民退”,民营的灵活机制将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出版经济》2005,(3):9-9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2004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来,全国13家图书出版发行试点单位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集团的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和新进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中,文化例外是指导国有文化企业分类管理的重要原则。文章从文化例外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了文化例外的原因,并指出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中体现文化例外的措施表现,探讨了文化例外与进一步改革开放相衔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分析和梳理了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背景及影响后,重点分析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所面临的价值评判标准,利益调整以及寻找明确的盈利模式等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科学界定国有文化资产特点、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现有实践和存在的显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文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整套健全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韵 《中国出版》2015,(5):15-18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也已进入产权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如何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其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在顺利地实现由政府主管主办制度向以股份制为基础的出资人制度过渡的基础上,又能够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走向、引导社会舆论以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多元价值,是我国文化企业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自身体制缺陷、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三个方面的压力,国有文化企业产权改革应坚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和保障国有股权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传媒》2004,(11)
政策法规李长春: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庆节期间到辽宁考察工作时强调: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文化市场中发挥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方面。李长春说,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加速催生和培育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  相似文献   

9.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是针对国有文化企业例外要求,体现文化产业特殊性、严谨性的改革措施。同时分类改革强调社会效益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净化国内文化市场,要求精心细致区别对待五大分类,各类文化企业专司其职,发挥应有功能。国有文化企业要通过内外联动改革,兼收并蓄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宽发展渠道,为其他类文化企业做好改革示范带头作用,以推动全国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框架下,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这一新提法表达三层意思:一是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二是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要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框架下进行;三是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要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这些必将成为国有出版企业继续改革的“定盘星”.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9,(5):22-22
根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要加快资源整合,通过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步伐,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目前,文化部已经在着手组建中国动漫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打造能与国际同行竞争的“国家队”。  相似文献   

12.
董丽 《新闻爱好者》2010,(4):178-178
企业发展,文化先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更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动力之源和重要法宝。目前,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基本上引入了企业文化.如何以“文化力”的激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是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陈敏直 《新闻界》2006,(4):50-5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提到“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9月1日上午,重庆市文改办和市文资公司、市新闻出版局举行工作沟通座谈会。市文改办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国有文化资产公司总裁刘庆渝及副总裁崔方,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缪超群和在家的局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5.
图情速递     
文化体制改革要严管国有资产财政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通知要求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强调尽快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绩效考评办法。考评工作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国有文化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保  相似文献   

16.
高层吹风     
在转企改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坚决杜绝出现行政事业性质的翻牌公司。要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把改革和改组结合起来,盘活国有文化资产,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05,(9S):14-14
8月8日,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艺表演、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等文化产业,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部分国有文化单位的股份制改造。该日,新华社播发《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就有关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4,(2):25
近日,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3)》。作为国有文化企业年度"白皮书",《报告》发布了国有文化企业最新统计数据,从产业、区域等多角度分析了国有文化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数字     
正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和文化企业享受政策支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要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资产变动事项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审批,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其中,涉及重大国有文化资产变动事项的,应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请党委宣传部门审查把关。《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月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强调,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要求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