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人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人进行的。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己任,既让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能得到发展,也让每个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在工作中同样得到发展;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是教育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一个“人-事-物”三位一体、交感互生的人文生态系统.学校建设的完整表达式是寓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和教育力,文化是学校存在的标识,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对象,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学校建设应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基本文化建设的统一,当代学校建设的新重心是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南街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优良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力促人人发展,务求人人成才”为教育宗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5.
学校,担负着培育人、发展人的神圣使命。作为学校管理,更是扮演着培育人、发展人的“领头羊”角色。在加强学校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师生的和谐发展,是学校实现培育人、发展人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就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突出“人”的重要性.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教育人、成长人和发展人”。近年来.通城县北门小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品牌战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优质学校”建设是创办区域性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推进中小学“优质学校”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受教育者整体和数量上讲,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从受教育者个体和质量上讲,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积极创建“优质学校”,才能真正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学校特色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化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欧美等国学校特色化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充分说明学校的特色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一、学校特色化的概念界定学校特色所谓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学校相对于其他部门本身固有的,区别于其他部门的特殊属性;从狭义上讲,“学校特色”或叫“有特色的学校”指的是学校内部某个层面、部分或要素中所具有的个性特点。本文所说的学校特色,强调的是其有价值的特色。特色学校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9.
党占兵 《宁夏教育》2003,(12):12-13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这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灵魂,领导带头讲学习、讲奉献、讲业绩,遇事敢抓、敢管、勇于创新,是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所以要“以人为本”,培养一支懂业务、善管理、工作高效、乐于务实、勇于开拓的领导班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研究、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只有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校坚持“教育为人和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强校、合作兴校、特色名校”的发展思路,凸显“立德、启智、博雅、笃学”的学校发展主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教育实践达标合格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行办法》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相似文献   

11.
走向学习型组织是当前学校管理理念创新的必然抉择。构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人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真正内涵。因此,“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发展的应然模式。而要把学校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就要摒弃那些“守成性”、“适应性”的学校管理策略,采取有效的发展性学校管理策略,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着眼于学校创新和未来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历史主体基本观点构成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对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原则,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教育事业和学校工作的根本指针,从教育必须迎接“两大挑战”、适应“两大转变”的战略高度看,更应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0年在,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成功实践中,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在迈向新世纪的重要时刻、必须继续贯彻这一根本指针,从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努力实现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两个转变”推动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政策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理论、法律、政策、历史和社会现实等诸多复杂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普通高中阶段. 从理论上讲,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属于规范性命题,强调的是合法性,其上位标准是教育公平.学校特色发展问题属于规律性命题,强调的是合理性,其上位标准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首先要解决均衡发展问题,之后进入学校特色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普通高中教育由于其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普及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同时承载两个阶段的任务:一方面要像义务教育学校一样强调均衡发展,以为国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条件;另一方面则要比义务教育学校更加强调每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以为学生提供适应个性发展的受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优质学校秉持“为人”的教育目的,“为人”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教育,人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优质学校是师生共生互学的理想组织。成为优质学校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向,是学校发展的“中心”价值观。优质学校源自学校的成功变革,凭借校长卓越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学校不同于其他行业,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学校的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才是学校发展的本根。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管理的“人治”、法治和专业引领是一个螺旋上升发展的过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仅仅说明了校长个人品质对学校发展的鼋大影响,学校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很难得到保证。制度创新、组织变革以及员工参与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发展再现生机。但是这个阶段的发展活力仍然是有限的,它的工作动力和目标仍然以努力完成任务为终极目的,而且面对新的教育挑战,它的反应有可能是机械的。因此,现代学校管理应以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I0004-I0004
青岛大枣园小学围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精细化”的管理特色和“优质化”的教学思路。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艺术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鲁兴树 《江苏教育》2022,(74):77-78
学校教育是极具复杂性的存在,学校变革应追求“有机”的变革,借助和发挥“有机”的力量。“有机”蕴含着道德的力量、内在的力量、开放的力量、整体的力量、过程的力量。学校要发挥“有机”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开发自组织力量,完善制度,应对挑战,发掘潜能。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研究》2007,(3):20-23
武汉市建港中学原是市三类学校,学校地处工厂和市郊农村交接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较差。自2003年起,学校以打造一支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师资队伍,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名师引领为形式、“我讲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坚持教师读书,反思,写教育故事,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带来了学校教育面貌的改观。现摘其几位教师的“教育故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