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人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借助于西方的现代主义哲学理论来批判中国传统的人学观念,提出了现代主义的人学观念和文学观念,完成了人的第二次发现,确立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通过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人的自然欲望的合法化、对野性的张扬和对超人意识的倡导来完善中国人已残缺的人性,为中国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学的转型提供了现代化的人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异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古希腊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为考察对象,具体探讨了西方文学对人的异化隐性与显性的表现,从而得出结论:异化是贯穿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交织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思潮的冲撞。所谓后现代主义,是指上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欧美,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作为现代主义的对立面提出的,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其影响业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  相似文献   

4.
张浩 《教书育人》2009,(7):109-110
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而产生的。现代主义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学思潮或流派,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现。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使人们对昔日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交织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种思潮的冲撞.所谓后现代主义,是指上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欧美,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作为现代主义的对立面提出的,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其影响业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主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的特征,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以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流派——“垮掉的一代”文学为例,对社会现实激烈的反叛、对自身命运清醒的认识以及特定的文学观念等方面都能够证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之间既互相区别、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史国栋 《农村教育》2007,(12):55-55
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人选高中语文课本,结束了长期在中学否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承认了独立的人性.承认西方现代派对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段革新。当代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急剧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出现一些问题到现在也在中国应运而生。现代社会在充分开拓人的视野,扩大人的选择天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空前困惑。人们现在最常说一个词就是“机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术语不断涌现,如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文学现代性、思想现代性等,如何理解和区分这些现代性?这些现代性有何共同特点?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如何?由于现代性肇始于西方,本文在西方文化历史框架下,将现代性视为由社会现代化(又称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主义(又称审美现代性)两股力量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剖析社会现代化的源起、特点,以及文化现代主义对社会现代化的审美反思及其流变,旨在指出社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主义二者之间的动态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文学的大师们都有意或无意地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在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它进入精神与物质滞后于世界的中国时,它受到了有力的拒斥和挤压,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然。但中国要发展,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世界文学也一定会走进中国。今天,随着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回顾新文学的大师们一方面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另一方面又继承优良传统,扎根于民族的大地沃土,走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以此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辉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的反传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以传统文学的人物形象作为参照和比较,论证了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的三种发展趋向——非英雄化趋向、人性恶趋向、“类象征”趋向;四种性格特征——异化的人、荒诞的人、孤独的人、病态的人。阐明了他们迥然不同于传统文学人物形象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学从古希腊到现代派时期,经历了多种文学现象及其文学流派的演变,这种演变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反映了西方人崇拜心理的几个阶段,即自然崇拜、系教崇拜、人住崇拜、理性崇拜、个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几乎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一,每一种重要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有特定的崇拜心理作基础。文学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形象化的反映,崇拜心理往往是社会心理的集中体现,研究西方文学与崇拜心理之关系,对于研究文学流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是有一定启发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主流,它对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着鲜明的反叛。这种反叛,表现在思想内容上,即作品所表现的人的异化感、荒诞感和孤独感、恐惧感、失落感;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即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的广泛使用。但这种反叛所体现的仍是西方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学传统又有统一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简论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文学观念高伟光现代主义作家的文学观念,是二十世幻动荡不安的欧美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现代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体现。现代主义作家虽然在流派的纷争和时间的流逝中各具特色,但他们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也形成了共同的文学观念。这种观念既是...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初,中国文学批评界关于西方现代主义的论争,其焦点是如何认识西方的现代主义,中国是否能够发展西方的现代主义以及怎样评价中国式现代主义写作。即关于西方现代主义的论争实际上演化为关于中国文学道路的探讨。从变异学视域来审视这场论争,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语境下是如何发生变异与融合、进而参与到中国当代文学品格建构中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结束了长期在中学否定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承认了独立的人性,承认西方现代派对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段革新。当代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急剧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出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学有着漫漫几千年的历史,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无论是思想特征还是审美标准都产生了质的突变,这就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也是极为复杂的。如果我们将此摆在整个西方文学史的纵座标上,便可以考察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向。(一)非英雄化趋向传统文学是一个充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文艺界联系我国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对西方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及其文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另一种认为我国文学如果“深中现代派的流毒”,“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上,都将走入一条死胡同”;第三种意见是:“在标榜创新上,现代主义的艺术要求是合理的”,“但从整体上说,中国当代文学恐怕难以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显然,无论哪种意见,不仅直接关系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认识和评价,而且反映了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导向问题。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觉得首先对现代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逐步发展、至今仍在发展之中的主流性文艺思潮,主要在建筑、文学、绘画、音乐、电影诸艺术领域流行。它不仅象字面表示的那佯——出现于现代主义之“后”,它更是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氛围和逻辑中发展,从哲学基础到美学原则都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一种后现代:语言寓言--兼论东西的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是三种重要的文学形态。现实主义关注的是人的社会状态,表现社会的共同性;现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状态,表现人的共同性;后现代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状态,表现文化的差异性。陌生化的语言既是后现代文学的形式,也是后现代文学的内涵,东西的小说由于具有对后现代精神深刻独特的理解而被认为是后现代时代的语言寓言。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代表作家伊藤整等人有意识地模仿西方“意识流”大家乔伊斯、普鲁斯特的写作技巧.成功移植了西方意识流文学,同时在移植的过程中结合日本本土特色,形成了日本式“意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