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说过:“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教育评价的理念。如何评好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N4"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为此,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转到以“评学”重点,评课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课堂、解剖课堂,以学生的学、参与及互动情况来检验、改进和促进教师的教,这才是评课的真正目的。作为评课者,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又要评价学生的学,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评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师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通过生动活泼地形式求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这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达到强身健体为日的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学定教”可以将课堂从“教”转划“学”的小心来,它将学生从被动式的接受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评课者,单一的评价教和学都是片面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转到以评学为重点,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课堂解剖课堂,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效果来作为参考,客观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应该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这才是评课的真正目的。地理课堂教学评课的四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角度、学习角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挟师为主,以“讲”为主。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冠以“被动灌输”的帽子。本文题目中提到的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说把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核心,把讲堂变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也是一种新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一致性主要指教师教、学生学、教学评价处于统一标准,有着显著的关联性,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则是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开展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对“教、学、评”一致性及其运用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孔凡艳 《小学语文》2011,(11):17-19
一般认为“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笔者以为:“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建构学路成了以学定教有无切实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目标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达到的水平需要合理的“评”,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才能满足当前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通过“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实践过程,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必须在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统领下才能有效落实。“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在同一目标的指导下达成高度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素养课堂的有效性,使“教、学、评”真正达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三者间具有密切联系,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丁文博 《辅导员》2010,(24):I0010-I001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以沪教版新教材“细胞的结构”单元学历案学习过程设计为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从资源与建议、单元导学、课中学习及单元总结等四个方面,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三因素有机结合,概述在“双新”背景下如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设计高中生物单元学历案中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教”大于“学”,“教”代替了“学”。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个体发展生长权利要求的漠视与消解,是对个体个性发展的恐惧和压制,是对学生的身心控制与强制,在强制灌装中完成学校与社会设定的目的,造成儿童的物化,最终是社会的物化和创新能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16.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既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又要重视教师的“教”,教师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也将带动教师的“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学”是“教”的基础和目的,“教”是“学”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学”是与“教”对举的,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从理论上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似乎是可以分离的,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着眼于教师的“教”,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而在实践中,在新课程的理论视野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教”只是手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真正走进新课程,必须实现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根本转移,从关注教、关注一般转移到关注学、关注学生的差异上来。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学生实验中教师无法兼顾、学生缺乏思考、评价方式单一的现状,尝试在学生实验课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模型,以学生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为例,从自学评估、要点释疑、学生实验、反思评价、评价反馈五个环节优化学生实验,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学生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模式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被广泛提倡和应用,其核心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之间的有效衔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评价水平,进而促进高中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与高中政治教学融合是一线教师需重点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定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希望此次研究对广大同仁的实践教学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单维度评课,主要围绕着教师的“教”展开;双维度评课,常常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展开。有效的教学,既不是来自教师经验丰富的“教”,也不是形成于自主尝试、合作探究的“学”,而是萌发于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和“学”的交流离开了教学交流,则“教”、“学”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