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分为"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这一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课外拓展的空间更大。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自主合作,制订活动计划之后,便展开了本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一、参与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儿童"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结合语文教学的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了"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教  相似文献   

3.
黄刚 《生活教育》2011,(11):51-53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位乡土文化爱好者,闲暇时分,我经常涉猎本土的一些人文掌故,一个偶然机会我看到一本清版金坛县志里附的一张手绘的古地图,这份地图虽然有些漫漶不清,但是一些地名、河流分布,还是一目了然。我想,何不引领我的学生做一次穿越时空的探究呢!于是,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  相似文献   

4.
肖明英 《黑河教育》2013,(11):39-39
2012年11月,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观摩活动在美丽的鹭岛一厦门举行,有幸亲临赛场观摩真是让我激动万分。本次活动共有32节展示课,分成两个会场同时进行,所以我只能遗憾地品味到“一半的芳香”。短短的三天时间,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智慧之旅。  相似文献   

5.
一教:"感悟"渐欲迷人眼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我第一次教《和时间赛跑》。那时,强调感悟,强调人文,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价值取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对文本情意的体验。时间,是一个陈旧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革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特征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状态,个中原  相似文献   

7.
教师应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课堂之外的生活有效融合,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其快乐巧妙地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在课堂之外开展的几种语文实践活动。一、定期举行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利用自主活动课,一个月两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  相似文献   

8.
当前许多初中毕业生毕业时的语文成绩较其他科目偏低很多,根本原因是学生学习语文太死板,学习语文的范围太狭窄。记得有位语文教育家曾经说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如果把学生放到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去学习语文,那么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愉快,我想这样就会事半功倍的。要想成功的去引导学生,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起:  相似文献   

9.
我们学校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探索一条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新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服务生活。回想这几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它已经成为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究、成长的广阔舞台。在此,将我组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所作的探索作一梳理和反思,以期推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陆祥格 《成才之路》2012,(24):91-92
时下,经常会听到好多语文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学语文,对语文不感兴趣等。可想而知,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怎样?于是,我们开始不断地反思,我们意识到只有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它可以搭建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对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抓好日常小活动每天我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组织“课前5分钟”活动,如我喜欢的一则名言、名人故事、美文朗读、诗歌背诵等,既增强了学生的胆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但能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身心的享受和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想象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情感因素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语文教学的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了“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内容和形式;然后学生设计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布置文艺会会场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语文实践情境,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语文、会学语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怎样才能提高?我认为开辟语文活动阵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志辉 《教师》2012,(10):80-81
语文课堂上的活动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我认为语文课设计的活动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巧设了"自主选定专题,组合小组环节;自主设计方案,组织活动环节;自主汇报成果,撰写总结环节"三个环节。通过指导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自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但能使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身心的享受和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想象力,从而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情感因素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积极倡导这种教学活动。通过这几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逐步明确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策略,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一、大渠道中充满生命力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自主地活动、学习、发展,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为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实践欲望,我在班中开展了“我是小小研究员”的活动。我…  相似文献   

19.
我在高一两个班级里展开的“创建文学班刊”是一种语文活动。下面从三方面谈谈:一、构想的理论基础语文新课改倡导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其深层涵义是什么?就语文教学来说,搞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让生活的活水激发学生语文智育、德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实践,发展个性。语文活动绝不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补充。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才是具体可行而有效的呢?这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一方面,高一学生的学习处于高中教育的初始阶段,他们的语文知识及语文能力还缺乏足够的积累和实践,因而语文活…  相似文献   

20.
张鹏 《陕西教育》2011,(11):42-4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提出,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彰显出来,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活动。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中学会参与、合作、体验。个性得以张扬,人格趋于完善.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