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的迅猛发展,掀起卫视收视率的又一浪潮,学界、业界一片哗然,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来解析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发展策略。本文选取《中国好声音》这一基点,从副语言角度对好声音中所塑造的独特个性一一进行解析,探讨电视真人秀节目保持持久生命力的策略,旨在对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运用副语言打造品牌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真人秀"节目从西方电视媒体开始,经历的高度集中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电视上发展壮大。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高度密集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陕西卫视《唐诗风云会》节目的分析,总结了节目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不同意识形态支配下的电视媒介,中西电视媒体对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带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美国偶像》为例,以对比分析为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了相关论文30余篇,简要介绍了中美两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节目理论、形态、营销上存在的主要差异。同时,通过学理比较和案例分析,揭示了我国表演选秀行电视真人秀节目局限,并尝试提出了借鉴和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在校大学生观众。本文透过职场真人秀节目热播现象,深入分析了职场真人秀节目对大学生求职就业方面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并从高校辅导员及大学生这两个角度思考探讨了职场真人秀节目所产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6,(19)
2016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再允许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中国电视媒体快速发展的舞台上,真人秀节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类型越来越多,收视的群体也越来越广泛。《交换空间》作为其中一档生活服务类真人秀节目,倡导亲自参与、绿色家装、热爱生活、情感沟通,并展示了一定的设计内涵。与其它真人秀节目相比,《交换空间》虽没有大红大紫,但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收视率,节目的生命力也较长。从《交换空间》的节目设置中体现出真人秀节目的传播特征,对大众设计意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配额抽样调查,发放300份问卷获取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受众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认知度较高,但满意度较低;一档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可以扩大该卫视的影响力,但对公信力的提升并无显著影响;受众普遍对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持不信任或怀疑的态度。通过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电视真人秀节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8,(1):42-45
随着各类"真人秀"海外版权在国内的"遍地开花",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热闹非凡。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管理层以及学界的高度注意。"真人秀"节目样本的文化意涵牵动了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也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媒介研究范例。本文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属性出发,在文化传播、消费文化和价值回归三个方面对电视"真人秀"节目文化与消费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试图在寻求解决"真人秀"节目的潜在问题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电视媒体泛娱乐化倾向的扩大,煊赫一时的"真人秀"节目也逐渐脱离其精神价值,陷入发展的文化困境。因此,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电视文化语境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当下收视与口碑双赢的职场真人秀《职来职往》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3,(7)
2012年,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真人秀风暴,一时好评如潮.2013年初,又一档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横空崛起,风头立刻盖过《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刘伟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95-100
真人秀节目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吸引着受众,但似乎难以走出同质化、娱乐化的困境。在广电总局下达“限娱令”之后,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然而在这种尝试中,真人秀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构真人秀节目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研究节目倾向低俗化的失衡现状,从节目的价值导向、服务功能、媒体公信力及电视媒介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三我失衡”的危害,可以从“三我和谐”的平衡中探索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央视情景喜剧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放弃了多数真人秀惯用的窥视视角、巨奖刺激、压力困境,以及消费故事、消费身体的伎俩,以诉诸笑的困境方式“戏耍”表演嘉宾,让观众在目睹了嘉宾的尴尬、窘迫之后放声大笑,又在领略了嘉宾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的智慧表演中获得满足。本文试图总结此节目差异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回答这档节目“笑从何来”的问题来解读其独特的“笑”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编导”是一个电视业界、学界和电视观众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作为艺术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电视节目传播业务中实际存在的“编导”工作岗位之间缺乏一致性,不能很好地相互契合,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这也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典型表现。从传播学的媒介理论视角辨析“广播电视编导”与“影视编导”、“导演”、“导播”、“编剧”、“编辑”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编导”概念的必要性,彻底解决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概念混乱问题,以适应传媒行业媒介分工细化和媒介融合的双向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远程教育大发展的“众神狂欢”的时代里,电大教育的日益边缘化,既是一个社会情境问题,更是一个文化情境问题。技术理性的僭越,使教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作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电大教育必须从技术回归到人文,特别是社区教育,应从“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背景中展开,还教育以“荒野性”,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让教育回归到它自己和人的精神家园中,返回到“人是目的”之中。  相似文献   

15.
“带电作业”、“一周一报”、“单一广告”等传统模式制约广播电视报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是广播电视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选择。当前在选择发展模式的方向和路径上,广播电视报应确立市场取向的发展定位,做新闻、影视、生活兼具的广电报(新都市报);按市场需要选择出版周期,量力而行向“一周多报”转型;树立多元经营发展思路,拓展广告以外的创收路子;推进“报网融合’’工程,建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信息资源聚合与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赵本山、黄宏等东北演员的崛起,《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东北电视剧的热播,《同桌的你》、《不差钱》等东北小品的广受欢迎,以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东北歌曲的高度传唱,东北方言呈现出其大热的趋势。本文通过收集资料,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着重探讨东北方言大热的原因,并加入了前人未探讨的角度不仅从东北方言的自身魅力加以探讨,更是从外在的传播媒介来进行分析,让人们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东北方言的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领域推出的一批家庭伦理剧相继在国家和地方电视台播出,具有代表性的如《渴望》、《咱爸咱妈》、《婆婆》、《大哥》、《大姐》、《嫂子》、《老娘泪》等。为什么这些电视剧能够赢得大众的共鸣,甚至赚得许多人的眼泪,原因在于它们共同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经验,其中,民族文化中超稳定文化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超女语言”和“超女言语社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超女语言”指的是与“超级女声”节目相关的流行语,“超女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普遍的心理认同,并保持着长期的言语互动,他们构成了“超女言语社区”。而“超女言语社区”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超级女声”节目的传播。对“超女言语社区”这一特殊言语社区案例的讨论有助于言语社区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超级女声”节目传播和运作模式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9.
自文化发生学视域审视,"脱口秀"电视节目的文化策略具有独特性:其构成策略是"戏仿秀",表现为转述者变调、极速降格化、文本格式化这三种运作方式;其表意策略是"接合器",快乐生产、权力运作、意义建构是它的基本形式。就本质精神而言,商业逻辑、收视率导向、迎合大众趣味、后现代属性等决定了"脱口秀"电视节目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20.
增强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作为推动电视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即,在创新的原则上要牢固树立"价值自觉",全面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的舆论导向;在创新的内容上要充分发挥"人文自觉",努力彰显电视节目的人文内涵;在创新的形态上要科学践行"权益自觉",倾力保障和满足受众多层次的文化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