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 《学语文》2012,(1):75-75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El语在社会交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常常是书面语所无法代替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寿交际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要实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几年来,笔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成龙 《学语文》2008,(6):42-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多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这一要求定位在“基本”“初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说明.“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说话、听话合为口语交际,其要求是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金彩娣 《成才之路》2010,(19):50-5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是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技能。笔者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孩子刚刚接受口语交际的训练.他们往往对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更有交际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增添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能说一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姚增旺 《云南教育》2003,(34):29-2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每个人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意识,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经济、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制约,口语交际能力欠佳,口语交际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 一、复习目标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在小学毕业复习阶段,口语...  相似文献   

12.
正口语交际是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课标中,阶段目标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这也凸显了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课标重视口语交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的交流交际能力,更是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这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掌握交际的技能.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中仅仅依靠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口语交际融入老师精心创设的生活情境,让每个学生在多样化的交际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15.
张丽霞 《现代语文》2014,(2):105-10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初中生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培养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学会文明得体地交流,自信地表达观点;注意表情和语气,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交流的素养。所以,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小学语文设置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交流的素养。所以,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小学语文设置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中学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中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重任。一.中学生说话能力堪忧二十一世纪对中学生的说话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可是口语交际教学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设置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素养提出来,并且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应转变教学方式,营造口语交际氛围;其次转变教学方法,锻炼表达能力;再次深入生活,培养交际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口语交际能力很快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