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培植善念     
原野 《现代语文》2005,(5):12-12
过去,西藏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来辨识善念恶念。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取黑石子。  相似文献   

2.
人性之美是万美之宗。它发自心性,长于涵养,持于磨练,展现于自然。人性之美并非天生,善念之闪,恶念之生,虽都瞬间生发,然而, 究竟是善念做主,还是恶念当家,靠的是心灵的磨练、培育和涵养。  相似文献   

3.
培植善念     
过去,西藏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时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石子放在—边;恶念出现时,即取一颗黑石子。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有的同学面对作文题,常不知如何下笔,既费了许多时间,又阻滞了思路。开头顺了,行文才能顺畅。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议论文的开头也不例外。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易于掌握和实用的开头方式。一、解释说明式通过对题目或题目的概念的含义进行阐释说明,点明题意提出论点。适用于内在含义比较含蓄、深刻或概念比较抽象的题目。例如《常存善念》的开头: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至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罪恶的深渊。常存善念,…  相似文献   

5.
心中有善念     
苏东坡信佛。 有一次他与一高僧论经。高僧问:“我在施主你眼中是什么?” 苏东坡存心捉弄一下高僧,就说:“高僧你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堆牛屎罢了。” 高僧微微一笑,道:“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归家后,与小妹言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心想行恶的人,心中充满愤怒,他虽人在人间,心却在地狱之中;而心有善念之人,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心却早在天堂之上。所以说,善与恶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C心中有善念@黄海飞…  相似文献   

6.
微哲学     
《高中生之友》2013,(9):50-50
“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人的行为在于一心,从而有相应的果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天堂”“地狱”一念问。因此说,自己并非“两个人”,自己的内心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善念天堂。恶念地狱。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廉"文化精神内涵丰厚,人文价值突出。特别是"廉"文化中的知仁爱、明礼义、守正道、节欲望、克情绪、尚俭朴、怀敬畏、存善念、养正气为新时代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支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考察环境中藏族学生的合作行为及其社会善念和合作者在其中的作用。在内地西藏班学生为被试,采用SoMi范式操纵社会善念水平,用give-some games范式测量合作行为,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汉族主流文化情境下,社会善念与感知社会善念的水平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合作者的民族类型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高社会善念水平的藏族学生与低水平者的合作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相比低感知社会善念的藏族学生,高感知社会善念者的合作水平更高(P<0.05);藏族学生被试无论是与藏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合作,合作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在环境中,藏族学生的合作行为不受社会善念和合作者的民族类型的影响,但会受藏族学生感知社会善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仇     
用第二自然段"你太善良了"引出文中一系列"善举",从而使文末"谢你心中的善念"水到渠成。还用"谢谢我还有善念",由此及彼拓展。首段用"最毒的‘霓裳羽衣封穴剑’"开篇,末段用"把藏在怀里的毒针拿出扔掉"照应,凸显了"善念"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强善念的召唤,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峻;语文是大厦,文明而庄严。"看到学生在作文中的这段话,我深感欣慰。他将语文看作心中的一泓清泉,抒发了对语文的感悟和  相似文献   

11.
著名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先生在《文学报》上发表长文批评《王蒙自传》,文中说:自传应该是一个人的忏悔录,而不是光荣史;应该写自己如何受惠于人,而不是写自己如何施恩于人;应该充满善念和感恩的心情,而不是充满恶意和报复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
1."善"是三教九流共同推崇的。儒家的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生存于人的善念,毁于恶念。人,应当具有宽容之心。  相似文献   

14.
在作者吴承恩意识中,欲望是丑恶的,有欲望的女子便理所当然是丑恶的,她们是作为唐僧师徒对立的反面角色而存在的,而这些女性的最终命运,也是与其欲望紧密联系的,有欲望的没有好下场,没有欲望的受人顶礼膜拜,一句话,女性(雌性)的形象塑造,取决于是否有欲望。  相似文献   

15.
善念只是在贪睡 曾经的自己,是个乐善好施的主儿,总是看不得别人的辛酸。就为这,被骗走的善良有一箩筐那么多。因为被骗次数多,我甚至一度成了朋友们嘲讽的对象。善意都打了水漂,时间长了,我对这个世界便有些心灰意冷,一颗心渐渐落满尘灰,变得冷漠,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习惯了自家各扫门前雪。但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即便被泼了冷水,心也总有一处是热的,善念还住在心房,只是有些贪睡罢了。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7,(Z1)
一、命题作文题目一善(江西省南昌一中、十中、新建二中联考)“善”是三教九流共同推崇的。儒家的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你对“善”有怎样的理解?请以“善”为题目,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主要是针对明朝中期"不知而妄行"与"空想而不行"两种不良倾向,以及当时道德实践中先知后行、知而不行的弊病而提出的,其用意在于强调道德的实践性。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于道德教育的意义有两点:一是人人心存善念,即澄清道德意念与纯化道德动机。二是人人践行善行,即以道德认知引导道德实践和以道德实践扩充"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8.
楚庄王拒宴     
欲望人人都有。即便想"无欲"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欲望。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做得到吗?欲望和欲望对象之间,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尤其是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所以,隔绝欲望和欲望对象,便有助于将欲望堆持在一定的"度"中。一个无法抑制自己欲望的人,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静茹日记     
罐蘸薰缴{一、!己什么日寸候,臼生恶念,;为愁有实施邪恶瞥氰:煮扩吧君}2006年与月22t 你为什么迄样无条件地磨我,为什么人不怀疑命运,犷因为单纯而被羽们伤害,但你去静茹日记 ~~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滋养生命、净化心灵的营养。是唤起良知、增强善念的召唤。是高度凝练、充满智慧的表达。……语文是殿堂,巍峨而冷竣;语文是大厦,文明而庄严。”看到学生在作文中的这段话.我深感欣慰。他将语文看作心中的一泓清泉。抒发了对语文的感悟和爱.也让我们知道语文可以成为学生跟中一道充满魅力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