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卿赋十篇与《赋篇》及《成相篇》之间的关系,历来争议不少,本文从著录体例、内容真伪、体裁等三个方面证明《赋篇》、《成相篇》是为荀卿赋十篇;对于《赋篇》、《成相篇》分篇,在梳理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晋书.潘岳传》在记载潘岳的事迹时有两处叙事之误,一为题《阁道谣》之事,一为《闲居赋》作年,二者关涉到潘岳的生平仕历及作品系年。文章认为潘岳被出为河阳令,是致使他题《阁道谣》的直接因素,而《晋书》本传系此谣作于河阳时,其行文在逻辑关系上明显有误。《闲居赋》作年,从该赋的序中可推知当在元康六年(296年),而其迁给事黄门侍郎,当在元康九年(299年),故而《晋书》本传中把《闲居赋》作年系于迁给事黄门侍郎之后,此处叙事亦是有误的。  相似文献   

3.
《汉志·诗赋略》把赋分为四类,其中第四类是"杂赋"。"杂赋"共12家:《客主赋》十八篇,《杂行出及颂德赋》二十四篇,《杂四夷及兵赋》二十篇,《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  相似文献   

4.
唐宋以来,谈文话诗的风气盛行,特别是自欧阳修《六一诗话》出后,诗话、词话、四六话之类著作风起云集,多至不可胜数。但却独无赋话。宋徽宗宣和时,王铚撰《四六话》二卷,其自序云"诗话、文话、赋话各别见",然今存《四六话》二卷,多言四六表启章奏之语,并未见其赋话之书。直至清乾隆年间,始有赋话著作出现,流传稍广者也仅有李调元《赋话》等寥寥数种。于是,后来学者或以"赋之有话,殆始于李调元之作"。笔者近年来搜集赋学资料,对古代赋论、赋话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考,发现早于李调元而以"赋话"名书者,尚有浦铣《历代  相似文献   

5.
左思的赋作,今存《三都赋》、《白发赋》全文及《齐都赋》、《七讽》残篇。《三都赋》是其成名作,使洛阳纸贵,影响甚巨;《白发赋》当是其晚年之作,乃抒情小赋,可能属于"烂熟于心,一挥而就"的作品。人们常把左思看作是文思迟缓的作家,但写《白发赋》花费的时间不会太久,估计八、九、十馀日足矣。《七讽》仅存数残句,有关资料又太少(仅《文心雕龙》有几句评说),人或以之为"早年练习作赋时期的产品",估计字数比《白发赋》要多,但篇幅也不会太长,在左思作品中占不了多大地位。而《齐都赋》虽也是早年之作,影响不如《三都赋》大,艺术成就不如《白发赋》高,但它和《三都赋》有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据典籍记载,最早整理汉赋的恐怕是西汉的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全文载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的6篇赋作。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梁范晔的《后汉书》继其踵武而又发扬光大,二书整理、载录的汉赋共有11家,30篇。不过,史官的整理仅限于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少数名作,并且其搜集的写本未必完备,校勘的方法相对简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当时的所有汉赋进  相似文献   

7.
宋玉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说"宋玉赋十六篇",但具体篇名不得而知。今传题名宋玉的作品有十六篇,《楚辞章句》有《九辩》、《招魂》两篇,《文选》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古文苑》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六篇,明刘节《广文选》有《高唐对》、《征咏对》、《郢中对》三篇,共计十六篇。其中只有《九辩》现在基本  相似文献   

8.
由于《枯树赋》《唐文皇哀册》被后世奉为褚遂良书法的经典之作,宋代以来关于其书迹的真伪之争也持续不断。从北宋苏颂的记载来看,北宋所传《枯树赋》已为唐人双钩填墨的摹本了,即便米芾见到的《枯树赋》亦为唐人的双钩墨迹本。至明代,此二帖曾为王世贞购藏,综合其对于二帖的记载来看,多有混淆之处,王视《唐文皇哀册》为神物,然詹景凤所论与此相反。王曾将二帖刻石置于弇山园内,到了清代,二帖后由太仓吴氏后人吴大铨购去,复置于吴氏宗祠内。王世贞生前摹刻了大量的名家刻帖,随着时代变迁,大多刻帖已散失殆尽,至今太仓弇山园内仍遗留《枯树赋》刻帖一套,然此帖不为今人所知,此刻帖又见载于王世贞的《弇州山人题跋》,然书中所记亦有未详尽之处。关于《枯树赋》刻帖的底本,王并未言明,而历史上关于《枯树赋》是否为真迹说也一直争论不止。  相似文献   

9.
逯钦立先生编纂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囊括千余年诗歌篇什,引用数百种子史文集,为研究这一时期的诗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该书涉及面极为广泛,个别考辨上的失当,校勘上的疏漏都是难免的。本文仅就其诗人小传中错讹疏漏处予以纠正,以求教于方家。汉诗卷五杜笃 "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及杂文凡十八篇。" 检《后汉书》卷八○《杜笃传》作"所著赋、诔、吊、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有关伏生《尚书大传》的四篇校读札记,所校以清人陈寿祺辑本为底本,结合其辑佚来源文献,并比对皮锡瑞、王闽运等重要往来,以定其是非。四则札记第一则论证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周传·洛诰》中"伋然渊其志"之"伋然"当为"饭然"之误,第二则订正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唐传》郑玄注之错文,涉及汉儒对"六宗"之解释。第三则是对《尚书大传·殷传》郑玄注之补充,同时对陈寿祺、皮锡瑞之解释亦有所辨正,第四则乃据《尚书大传》所载"洪祀"之礼订正杜佑《通典》注文对"鸿祀"解释之误。  相似文献   

11.
在谈到辑佚的起源时,王余光先生的《中国历史文献学》说:"宋代学者曾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和鲍照《舞鹤赋》等书中辑出《相鹤经》一书。"杨燕起、高国抗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也说:"辑佚出现于南宋。当时黄伯思从《意林》、《文选注》、《舞鹤赋》等书中辑出佚书《相鹤经》。"洪湛侯先生《中国文献学新编》在《辑佚的取材》一节中也说:"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所见《相鹤经》是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的,  相似文献   

12.
一《冥报记》是一部唐代初期宣扬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宣教小说集。《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中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此书成书不久,便有郎余令的续作《冥报拾遗》出现,顾况的《戴氏广异记》中亦举其篇名,大型类书《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均有引载。宋以后随着佛教的衰颓,此书失传,只有其引载篇则偶有转引,且讹谬层生。然而此书正如《游仙窟》等在中国久成佚书的作品一样,长期以来被保存在东邻日本。清末杨守敬于日本访书,得此书的一个抄本,杨氏《日本访书志》卷八云相传是三缘山寺写本。日人  相似文献   

13.
盛唐前期著名文人张九龄的见存诗歌究竟有多少首,迄今说法不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乔象钟先生谓:“《曲江张先生集》是张九龄为我们遗留下的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十三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张九龄》,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6 月第1版,第73页)。此后,又有一说:“张九龄现存诗二百一十八首,本集收为四卷”(《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 265页)。统计的数目显然前后有异,是否所据版本不同, 亦未见说明。华南师大文学院的陈建森先生曾撰有《<曲江集>版本源流考》一文,惜未提及各种版本的诗歌篇目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阅读乾隆五十八年《直隶遵化州志》,是书艺文志存明戚继光《葺汤泉记》、《重修三屯营城记》、《景忠山死事祠奠文》等文三篇及诗《景忠山景忠庙》、《宿石门驿闻马嘶》二首。其中《景忠山景忠庙》一首不见载于戚继光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戚氏诗向称"亦伉健,近燕赵之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十五·集部·别集类存目五》),兹抄录如下,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5.
近见章太炎先生文三篇,为《章太炎全集》所未收,诸家年谱亦未及,因校录如下,并为小考附后。1.《中国书目考序》临海项慈园为书目考,盖效小学经义诸考例,为簿录之。书之有录,世皆知其起二刘,上考周官宰夫之职,正掌官法以治要,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然则其来亦远矣。案牍之法,移之以治群书,则始有校雠辑录之事,主重任举。汉时治《尚书》者,言称孔子为篇家,夫《礼》之序官,其本然也。《诗》《书》有篇序,而《易》亦有序卦,则肇于孔子、子夏。二刘之在书府,括囊大典,为之区目,是亦因前事而广之尔。其后典籍滋衍,无目录则无以检柙,其窥寻又不易。由是荀勗、王俭、阮孝绪等继作,次及《崇文总目》、《四库提要》之伦,而书之兴废大可见矣。然以区域之广,笔著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访得清初文人范国禄编纂的《狼五诗存》,这是通州地区诗歌总集的开山之作。是书遵循"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双重标准,辑录了该地宋代以至清初231位诗人作品,规模庞大,体例明晰,多维度呈现了通州地域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景。同时,《狼五诗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范氏阐幽发微,救亡辑佚,保存了通州地区文人大量信息材料,其富有广度与深度的文献收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因为"苏轼情结"贯彻了文氏一生的艺术道路、赤壁主题是其晚年最重要的创作,更是因为这幅作品革新了为乔仲常开启的段落型叙事,创造了崭新的流畅型叙事方式,而这在明中后期的苏州画坊中被广为接受。相关的三件作品-徵仲本、赵孟款本和居节本,反映出当时通行的赤壁长卷图式是以"流畅型"叙事为基础,通过组合乔仲常本与仿赵本的布局安排,临摹仿赵本的风格细节,并自创部分人物形象,得以最终定型。其过程显现了明中后期画家对图像的叙事能力及叙事结构的通俗化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大山深处,在海洋深处,在自然深处,各种生物都有生存之道,它们会保护自己,越是美丽的东西越要远离,因为有毒。翻开《有毒生物》这本书,如果不阅读前言和目录,会觉得这是一本美丽的书,书中图片色彩鲜艳,自然真实,漂亮得让人感觉愉悦。可是静下心来仔细看看,原来这些美丽的生物们都是有毒的,小小地惊讶了一下,不禁让人想起"越毒越美丽"这句古老的话。这是一本专业书籍,共分四篇,第一篇"有毒植物",第二篇"有毒动物",第三篇"有毒大型真菌",第四篇"有毒藻类",总计171章。在内容组织上以图为主,强调直观性,配有简略形态学和毒性描述。本书中所收录的绝大多数有  相似文献   

19.
《舞赋》不论是在文学史中还是舞蹈史中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献,其描述的对象是汉代的盘鼓舞,并且是目前唯一完整存留下来的整部描写汉代盘鼓舞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谗书》是晚唐文人罗隐所作杂文文集,历来为研究者所称道和重视。它由作者亲自编定。在历代传写过程中,其第五卷可能一度佚失,后由人用罗隐其它作品补入其中,以足其数,传承转刻,而成现在通行本的编次情况。兹取中华书局1983年本《罗隐集》中《谗书》,利用其本身的矛盾,并参有关史实,略作考辨,以证明今本《谗书》第五卷非罗隐本人最初编定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