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幽默     
《大观周刊》2010,(47):58-58
他她篇 区别 甲:“婚前的女性和婚后的女性有什么区别?” 乙:“婚前的女性发火时扔鲜花。婚后的女性发火时扔花瓶。” 甲:“为什么呢?” 乙:“很简单,因为婚后的男人不送花。”  相似文献   

2.
误炸六千人     
《今传媒》1997,(11)
误炸六千人文/辛民在战场上,有时因一字之差而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和估量的。1944年11月27日,日军进抵距贵州边境约二三十公里的六甲地区。这天,美军第14航空队奉命出动B-29轰炸机前去轰炸六甲地区的日军。可是,机场指挥处却把“六甲”错译为“六寨”...  相似文献   

3.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7”“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  相似文献   

4.
记忆的诀窍     
《云南档案》2010,(12):58-58
甲:“我昨天买了一本《记忆的诀窍》,真太好了,我昨晚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乙:“能否借给我读一读?”甲:“当然可以,咦,我把它搁在哪儿了?”  相似文献   

5.
叶蕾 《传媒观察》2007,(7):29-30
大众媒体拥有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专家及其意见。媒体若想有效地利用专家资源,必须有选择地采访专家,笔者将媒体能够有效挖掘的这一部分专家资源定义为“权威媒体专家”。那么,“权威媒体专家”包含哪些类型的专家?记者应该怎样选择、采访专家呢?又应该如何写作专家意见呢?不同媒体如何制定自己独特的利用专家资源的策略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讽刺幽默     
《新闻天地》2009,(9):59-59
任君选择 丈夫下班回家,妻子准备好了晚饭。“亲爱的,今晚的菜你可以选择。”妻子说。“都有些什么菜呢?”“芦笋。”妻子答。“有什么选择呢?”“你吃或是不吃?”  相似文献   

7.
“你想知道清(亲)嘴的味道吗?”……“我说的是清嘴含片。”……“现在你知道清(亲)嘴的味道了吧。” 第一次看到这个广告时,我感到十分愕然,如此敏感的话题竟然做成了广告,仔细捉摸,方才“领悟”,原来这个广告不过是虚晃一枪,利用了同音字的不同写法,来了个“文字游戏”,把观众戏弄了一番。可这仅是个“游戏”而已吗? 吃多少含片是不足以大惊小怪的,可如此“通俗易懂”的“清(亲)嘴含片”,叫孩子们吃了后,会怎样呢?是不是像广告词说的那样“知道清(亲)嘴的味道”了呢?也许我只是在杞人忧天,可时下这句广告词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干支表,“干”为天,为一甲、为一十;“支”为地、为子、为十二。由干支表“日历”,向月历、年历拓展,一以天干为序,历六甲、六乙……记月记年;二以地支为序,十二地支应对十二月份,又一地支代表一年,十二年为一纪,六十年一“花甲”。后者更合律方便,故廷用至今,成永恒的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小娟 《新闻窗》2007,(6):46-47
“春节”和“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两大传统节日,中央电视台为这两大节日倾心打造的“春节晚会”和“中秋晚会”巳然成为全球华人欢度佳节必不可少的节日娱乐内容。在习惯了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之后,人们是否能够建立起中秋之夜看“秋晚”的习惯呢?春节晚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节日文艺形式,秋晚是否也具备了形成央视特色品牌的实力和条件呢?  相似文献   

10.
牛国锋 《今传媒》2006,(2X):46-47
我们每天都在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经常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要”节目,不少人也经常翻阅我国各地出版的众多经济类报纸、杂志。但是,有几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像“宏观调控”,像“消费指数”等,又有多少人能准确说出它的含义呢?如果经济类节目和经济类的报纸、期刊中的内容让读看不懂,比较重要的词理解不了,就有些让人费解了:你到底是想孤芳自赏呢,还是要服从大众呢?  相似文献   

11.
[问题一]逾期付款约定违约金过高怎么办? 王先生与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答订了《商品房购销合同》,购买甲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房价总款50万元。该合同第八条约定:“乙方如未按合同第六条的约定付款,乙方按应付未付款的0.5%乘以逾期天数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  相似文献   

12.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了好多希奇啊,好有味!王老老进“大官园”呢?享受了好多特权,真叫“爽歪歪”。  相似文献   

13.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5,(11):59-59
9月10日是第三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正巧美国知名社会问题纪录片导演葛瑞格先生途经南京。交谈之中,这位15次来华的“中国通”问笔者,为什么中国媒体在谈预防自杀问题时会频繁使用“某某自杀成功”?这么失败的做法为何要说“成功”一词呢?孩子们会怎么想?他还问我,中国记者在报道自杀时有无“用语守则”?他们是否受过正确把握自杀报道尺度的专业训练?这两点在欧美国家是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这一行,以什么论英雄呢?我以为是“出东西”。这东西是“有影响”、“放得住”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吉学同志觉得这张照片“不够满意,因此迟迟未发。”他这种能够“自我否定”的态度是对的,能够找出自己作品的不足,这本身就是一次提高和进步。我觉得此片“不满意”之处表现之一是五名全副武装的战士簇拥着一个小女孩过河似乎“小题大做”了,况且河水又是这么浅;其次,今天战士在此驻训,恰遏此景伸出援助之手,明天呢?明年呢?这样的题材也只是好人好事“级别”的,并不是新闻,再次是摄影语言过于平铺直叙。河水浅咱们表现河道宽行不?战士们的姿态也缺乏动感.  相似文献   

16.
北京电视台7月8日在《透明度》栏目中所播的“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由是,新闻行业在“新闻报道失实”的词语中,又流行一个“新闻造假”。什么是新闻报道失实,什么又是新闻造假呢?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写好新闻照片的“文学说明”呢?联系自己近年来的办报实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数党报纷纷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版,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党报“门面”的要闻版,却由于种种原因,仍是亟待突破的难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规定动作”多,要刊登的重要会议和领导活动多;另一方面,面对形形色色的“清规戒律”,一些党报工作者满足于应付式、一般传声筒式的报道,缺乏创新动力,缺少自主策划的“自选动作”,报纸对读者缺乏吸引力。那么,党报要闻版是不是注定不会“好看”、要被文山会海淹没呢?是不是只能充当传声筒、不能有所创新呢?  相似文献   

19.
不求甚解.好还是不好?嘿嘿.这可叫我怎么说呢?“不求甚解”语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20.
赵春秋 《新闻传播》2006,(4):49-49,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那么用什么手法给新闻的“眼睛”进行不同的“美饰”,使乏产生动人心怀的美感呢?笔者总结了几条“美容”小窍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