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琳 《培训与研究》2002,19(1):23-26
本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通过对男女关系的不断追问,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破坏,也对女性自身的弱点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并尝试建构新的女性自我认同。这种对女性本体地位和女性本体特征的寻求和自省。是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在她早期的小说创作中,高举“女性意识”的大旗,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七巧板》等一系列小说中,执著于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对真正爱情的深情呼唤,对独立女性的礼赞和同情,对庸俗女性和低俗男人的嘲讽,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对沦陷区特定环境下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女性自身弱点的探讨,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我们可以从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本体的审视三方面分析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4.
中国90年代小说反映了中国当代女性意识正处地过渡时期,本文称其为后女性意识,这种意识首先即为传统女性意识影响下的依附性较强的女性,其次为另一个极端的意识的女性,即对传统一切都反叛的女性。本文对当代女性过渡时期意识的这种存在的现象作出尝试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女性写作研究领域,对女性意识的探讨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也是对女性意识的挖掘。作为生物性的“人”,我们都有各种生物性需求和欲望本能,传统的作品大多凸现出男性的这种生命本体的意识,而女性被置于纯洁、唯美的位置,她们只能含蓄地表达朦胧的内心活动,她们生命本体的意识被压抑,被描述为不合理的。事实上,女性意识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除了社会意识层面外,还包括灵和肉的内容,所以说对女性自身的发现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对男权化的一种反抗。虽然这种觉醒是人的一种生物本能,但是在敢于表达敢于言说时便赋予了其强大的精神内涵。徐坤的小说在展现女性生命本体意识同时,也对女性意识进行着出人意料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6.
身体美:我国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4、17和20岁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是多维度的,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理想身体,女性更喜欢性感和相貌因素,男性更看重力量因素;对于女性理想身体,男性更重视性感因素,女性更重视相貌因素。随年龄增长.青少年越来越看重性感因素,对男性身体越来越强调力量因素和一般魅力因素,对女性身体越来越强调相貌因素。体型指数BMI对青少年女性理想身体偏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历代中西方文学作品都曾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观照对象,文章对女性形象表现物质属性的美学意义,所反映出的社会善恶观念和女性形象具有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纵观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促进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研究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对于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创作,通过一系列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塑造,思考了解放区女性的人生道路和妇女解放问题。这种思考,既延续了她早期形成的女性主义意识,又融入了她参加革命后对女性与社会革命关系的认识,视野有所拓展,审美兴奋点也由对女性个体的关注转向了对女性群体命运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苏青涉过女性生活长河,把笔触深入到了女性生活的各个角落,书写女性人生,书写现代女性面对物质现实的尴尬,消解女性神话,认同世俗欲望。女性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留下了她的思考印记,流露着强烈的女性意识。苏青为女性争取着书写自己的权利,有意识地揭开对女性的那些歪曲书写。坦荡地将女性身体和精神欲望表达出来,把女性自我意识苏醒后而又无路可走的现代性悲剧精神有机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对女性世界给予了特别的观照,他的女性观表现在从社会学意义上呼呈在社会生活中应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位置和权力,从而使女性具有独立的人格;他对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反对女性的独身主义,认为女性的身心结构决定了女性应将爱情与婚姻作为情感的最终归宿和生活的牢靠依托。林语堂理想女性的品质包括拥有自然快乐的天性,超人的智慧与勇气,他所提出的是一种具有新理性精神及审美精神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评欧茨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茨的小说以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女性形象抨击美国社会对妇女的重压,指出当代美国妇女面临的困境,并对否定女性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和抗议。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学翻译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它的出现和繁荣是对父权化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父权化的扰乱和瓦解,表达了女性要求政治独立、性别独立及化独立的愿望,实现了女性生存的社会价值。女性翻译理论的建立使女性翻译走向理论化,正规化,有序化。女权运动的化性质决定了女性翻译理论的研究是跨性别、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工作场所,加入社会生产,找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其卓越的工作绩效已经成为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但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并且不得不承担着特有的社会性别文化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这些特殊性,都需要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时,对女性采取区别性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管理措施,以便更充分的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潜力,并更好的实现女性员工的自我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女性员工的优势及特点,并就组织对女性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相关举措,希望能够为女性员工的管理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女性诗歌在其繁荣时期,呈现出对男权话语中心文化的大胆而勇敢的挑战和拆解,并试图建立属于女性自己的诗歌话语模式,在女性诗歌处于几乎“失语”的历史状态下,树起了一面独特的大旗。女性诗歌话语模式主要表现为躯体写作、自白倾诉和语词写作,但最终,女性诗歌仍然陷入到了语言迷失的困境之中,本文从这一角度,对当代女性诗歌的话语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仁杰剧作女性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形象是王仁杰剧作中最主要也是最鲜活动人的艺术形象。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对王仁杰剧作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和为王仁杰通过女性形象的创造,艺术地独特地表达了他关注人生、关注女性的人主义精神,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我国传统女性的人生价值和化意义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自父权制代替母系社会以后,女性就以第二性生存,经过多次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优秀女性脱颖而出,但她们的背后都有比男性更多的辛酸和汗水,大多数女性还处于弱势群体。本文从女性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女性进步对全社会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21世纪女性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的女性小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取向与美学尺度,女性小说的内涵,是女性作家的困惑与彷徨的心路历程的外化,是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对传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吴群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95-96,105
女性主题是曼斯菲尔德小说的一大特色。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阶层女性生活的描写,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受到的屈辱和苦难,批判了男权社会压迫女性的本质,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文化学》以文化学的视角切入中国当代社会,在审视中国女性社会的历史、镀亮民族文化精神和发掘本土化的女性文化资源的同时,对纷繁的当代社会及中国女性的文化处境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评判标准,使我们在对男权文化、商业大潮和女性自身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考察过程中,对当代女性文化的现实生存状态、未来发展前景及其陷阱也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五四以来女作家走进了历史女性叙事的行列,打破了男性独霸历史叙事的局面,女性对自身历史的叙述,不仅使女性群体获得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权力,而且也构成了对男权话语的挑战、修正、颠覆、补充。在这百年中,女作家对历史女性的叙述与阐释也受社会风潮、时代话语的规约,但是,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自我主体的探索始终是女作家历史叙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