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  张奕 《新闻前哨》2008,(7):77-78
电视在我国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广泛、最为群体所接受的信息传播形式。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01年82.2%的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2003年为93.1%,2005年仍高达91.0%。可见。近些年来,通过收看电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建立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中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只有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同一份调查还显示,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电视成为首选,占到82.8%,这说明电视科技新闻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视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着严重问题,显而易见.的有:  相似文献   

3.
参考与博览     
河北省广电厅、农业厅联合实施农业科技电波入户计划近日,河北省广播电视厅、农业厅共同研究决定,在全省实施“农业科技电波入户”计划,1997年开始在各级广播电视台开办以农业科技、农业指导、市场信息、农民致富经验为内容的农业科技固定栏目,利用现代声像技术,通过电视的广泛传播,把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各地增产增收致富经验和农业市场信息及有关农业政策,迅速而直观地传递给广大农民,使之成为农民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农业市场,掌握农业政策的重要渠道。农村电波入户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由广电部门与农业部门在各级广播电视台开…  相似文献   

4.
戴洁心 《视听界》2012,(6):119-120
跟农民朋友聊天,问他们平时看些什么节目。好多农民朋友说,喜欢看农业节目,希望通过电视了解农业致富信息,学习人家的致富经验。相对于9亿农民,我国的农业电视节目少得可怜。地方台特别是县级台的农业节目,应着重在服务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农节目往往与农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新时期下的对农节目不仅可以让人了解新时代下的“农文化”,还可以让农民学习到很多的新时期农知识,以及获得有关农民发展进步的信息资源。由于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一般都来源于电视,要想为农民的生活带来科学的便利与支持。新时期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与发展,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只有使新时期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发展起到显著的效果,才可以得到长期高效的发展。本文为探索这一显著效果,针对新时期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发展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看电视、听广播是我国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学习科技知识、了解外面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休闲方式。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民群众获取的信息95%以上来自广播电视,农民群众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在2—3小时。说明广播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线务员是广电系统与农村用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作为基层线务员,关注农村广电用户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8.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打破商业出版商对科学研究信息的垄断和暴利经营,而采取的推动科研成果通过因特网免费、自由地利用的运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高科学研究的劳动生产率。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将对科学出版、科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乃至科研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平等、有效地利用人类的科技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拥有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可以从媒体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然而,在喧闹的媒体世界里,占我国56%人口的广大的农民却逐渐沦为媒介的失语者。本文意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探寻我国农民形象在电视中的缺失与重构问题,以及如何拓展农民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观点     
《视听界》2008,(3)
电视是农村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2008年第2期的《国际新闻界》上,马九杰、赵永华、徐雪高在《农户传媒使用与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倾向研究》一文中指出,电视、朋友和村领导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服务与趣味:电视对农节目的两个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对农民的意义,是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学习技术的窗口,是活跃生活的工具。按理说,以“三农”题材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对农节目应该很红火.在各级电视台中应该拥有相当的地位。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电视对农栏目在一些省生机勃勃,出现了诸如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湖南电视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2年8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6个城市的居民调查显示,半年内接触过国际信息类媒体的人群占调查总体的48.8%。6城市居民接触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是电视,80.3%的居民通过电视来了解国际社会发生的一切动向;报纸也是居民获得国际时政信息的重要渠道,45.9%的居民是从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来接受相关的信息;互联网是仅次于报纸的传播国际时政信息的渠道,约有32.5%的居民通过上网来获知这方面的信息;18.5%的居民选择听广播了解国际时事。国际时政类信息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三农”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而如何引导农民科学致富一直是广播人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随着全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通过广播学习科技知识、了解科技信息。河北农村广播自开播以来,一直本着“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的宗旨为广大农民服务。为了达到帮助农民更快、更好走向富裕的目标,农村广播从2008年1月起隆重推出了《农博士来咱村》节目。这档节目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走到田间地头,解答农民朋友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探索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农村的信息贫困问题严重,这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民个人和涉农部门的调研显示广大农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获取能力低下;政府对农业信息普及推广工作监管不够,涉农信息缺乏科学有效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据《南方周末》报道:目前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分别是:通过电视了解的有66.1%;报纸、杂志 56.7%;广播 11.9%;图书 7.9%,但现有科技节目不到电视播出总量的1%。我国电视科技节目不到播出总量的1%  相似文献   

16.
电视台做好农村节目,满足农民这个特殊而庞大收视群体的需求是提高收视率的必然选择。铁岭是位于辽北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与全国大体一致,约为62%。铁岭电视台基于这个现实,长期坚持把农村报道放在电视宣传工作的重要位置,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农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农民作为独立自由的生产经营者,需要随时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把握市场信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在农村组织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竿子插到底”,农民从我们的报道中耳闻目睹了周围的变化,领悟党的…  相似文献   

17.
农副业科技知识本身很具体.有的还很复杂.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通过广播把这些知识直接介绍给广大农民很方便。但是.广播全靠“听”.它和报纸的“看”以及电视的又”听”又“看”很不~样的。广播一听就过去了.如果听错.生产上还会受到损失。这个问题在农村科技广播宣传中格外突出.也是科技编辑遇到的最大难题。同时.农村科技广播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农民是农业科研成果的实践和应用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总人口的809%.小学文化程度占3222%.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而高中和中专程度分别占931%和183%.大专及以上仅占048%。这样的科技文化素质结构,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并且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使留在农业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低.从而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更加困难。据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市35个农业现代化试点村的统计.全部3992个常年务农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竞达到91%。0这样低智能的劳力结构.对农村科技广播宣传通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科技编辑要下苦功改变编稿方法.变“写文”为“写话”.写农民的话.写农民听得懂的话。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5,(2):F003-F003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打破商业出版商对科学研究信息的垄断和暴利经营,而采取的推动科研成果通过因特网免费、自由地利用的运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高科学研究的劳动生产率。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获取将对科学出版、科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乃至科研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平等、有效地利用人类的科技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农村经济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出现了新气象。然而与自然经济伴生、受计划经济束缚过久的农民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 ,很多人茫然无措 ,无所适从。散兵游勇的生活状态 ,普遍较低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得多数农民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而更新观念 ,获取知识已经成为新世纪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引导他们走向富裕,是我们这些从事农村电视科教节目制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这种…  相似文献   

20.
熊梦龙 《声屏世界》2010,(10):57-57
当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利用地缘优势。通过直观、快捷的电视媒介,以本土农民为目标受众,以对农科技服务节目为知识信息载体,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为探索和完善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对加快本土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