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文  富燕 《新闻三昧》2004,(6):54-56
具有东方艺术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取向与隋感的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作品是华夏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研究、弘扬这笔化遗产,是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古往今来,披肝沥胆,孜孜以求,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的学史不绝书,他们为中国古代书画的代代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仁恺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段伟 《图书馆学刊》2014,(1):121-122,131
[中国古代书画著录书目是一种目录性的书籍,它内容丰富,体例详备,清晰地记载了有关中国书画发展的状况,对中国古书画的鉴定、考证以及作品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官方书画著录、私人藏品著录和著者所见的作品著录3个方面入手,对中国古代书画著录的书目进行了认真梳理,期待为中国书画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在虹口区瑞康里居住着多位名人,如新民晚报的老社长赵超构,住在139号的名画家谢稚柳先生等。谢老是中国书画鉴定界的泰斗人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担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副组长、组长,去国内许多博物馆考察鉴定他们收藏的古书画,鉴定出一些国宝级书画。这位集书画鉴定家、书画家、美学理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还是敦煌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巨著《敦煌艺术叙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档案鉴定还不是一项非常明确的工作,在奴隶社会还没有出现档案鉴定,但在当时的档案工作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档案鉴定的意识,到封建社会出现了比较细致的档案鉴定法规,并形成了独有的古代档案鉴定理论.  相似文献   

5.
运用科技发展新成果来弥补传统目测鉴定的不足,是以启功为首的一批前辈书画鉴定专家多年的希望。新媒体虽然目前还不能直接用以测定书画作品的年代与真伪,但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使书画鉴定摆脱以往鉴定活动囿于一地某一位或若干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范围之内的情况;微信中特有的远程"微会审"或"微会诊"讨论的方式,使地理空间上分处各处的众多书画鉴定工作者用"异步通信"的方式参与到某一件书画,实现文物的鉴真辨伪,有利于书画鉴定水平的提升。文章还对远程书画文物鉴定中的影像拍摄之技术要求和数字时代书画制伪的若干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外国档案鉴定工作产生的历史较早,古代就出现了档案鉴定工作的萌芽。到了近代和现代,不少国家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档案鉴定工作制度。迈入新世纪,研究与探讨外国档案鉴定的发展与演变,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是有益的。这就是恩格斯所重视和提倡的一个工作方法,要学会从“历史的启迪”中创新。(一)古代外国的档案鉴定工作早在公元前2500多年以前,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已经有了繁荣的档案事业,并且已经认识到,对于重要性不同的档案文件,应当区别对待。他们把重要的文件写在又重又厚的大块泥板上,放在窑内烘烤,使泥板变为陶板,坚固耐久,…  相似文献   

7.
傅大卣先生河北三河人,年逾六旬,现在北京市文物局从事古代文物鉴定工作。精鉴别金石书画,尤擅治印、刻砚及传拓古器物。收集金石拓本,无虑万千,其中颇多罕  相似文献   

8.
书画著录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资料,对于传世书画作品的考据、赏析和鉴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兴起,在新技术条件下依托人文数据基础设施开展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实践,将为古代书画作品的时空分析与历史传承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书画著录的时空语义描述与概念分层注释方法,提出面向书画著录的文献循证与时空关联构建过程,并以《石渠宝笈》书画著录为例开展案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文献循证过程模型能够满足书画著录时空关联构建的需求,有助于为专业人士与社会公众提供多场景的书画著录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9.
徐邦达,祖籍浙江海宁,字孚尹,号李庵,别号心远生,晚号蠖叟,著名书画家、诗人、书画鉴定家和收藏家,有“华夏辨画第一人”与“徐半尺”之称。1911年7月出生于上海。历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业务秘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作为实施宏观鉴定战略的"第一人",其经验被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所借鉴,而中国则是处于引进介绍的阶段.本文以加拿大宏观鉴定战略为例,分析得出该战略的成功实施有其现实需要的推动、鉴定理论的铺垫、多方协作的助力和鉴定框架的奠基四个必要条件,并针对宏观鉴定战略的适用性问题,分析其在中国运用的障碍因素,发现中国目前并不适合实施宏观鉴定战略.  相似文献   

11.
获奖名单 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1种)书名 著作责任者 责任编辑 出版者李大钊全集 《李大创全集》编委会编 邓子乎 等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 符昂扬 等 文物出版社中华本草《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应小雄 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2.
殷墟所在地的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早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前就把刻有商代文字的甲骨,卖给古董商,但古董商却不认识。1898年,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到天津向王襄、孟定生等宿儒请教,他们判断可能是古代的简策,1899年范寿轩将购回的甲骨请王襄、孟定生等鉴定,始确定为古代文物与古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和鉴定的。当时北京大官僚王懿荣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搜求甲骨文,甲骨文于是为世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3.
某县档案馆曾对部分馆藏短期卷档案进行了尝试性的鉴定,结果发现,124卷档案中,有72卷因无保存价值而当销毁,销毁量占鉴定总量的58%(见《浙江档案》1996年第4期20页).又有某市级档案馆不久前也曾对占其馆藏总量为22%的短期档案进行了鉴定,鉴定量为25572卷,鉴定结果,剔除了其中的21328卷,竟占鉴定总量的83%强(见《中国档案》2000年第3期33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目前,馆藏的芜杂问题,在档案管理部门,确实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由此可见,在馆藏日增的今天,我们不必太过沾沾自喜,我们理应清醒地认识到:日益膨大的库存档案,期待着鉴定;档案鉴定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实录是我国传统的编年体官修史籍的一种 ,同时又是一种档案文献汇编 ,专门用来记载每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的言行以及全国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是关于某一皇朝的历史记录。关于实录的编纂 ,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实录与中国传统文化史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家。作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个重要现象的实录 ,其所以能够坚持连续编纂达数千年之久 ,并倍受包括封建皇帝在内的历代封建最高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这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着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论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中国档案鉴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档案室的归档阶段及档案鉴定理论研究苍白的这一实际 ,提出本位原则的鉴定理论 ,探讨了本位原则的内涵、根据及运用标准 ,并呼吁对中国档案鉴定进行总结建立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  相似文献   

16.
档案鉴定标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外档案鉴定标准相对成熟、完善,由鉴定的基本标准和内容标准构成。借鉴国外档案鉴定的标准,根据国内档案管理实践加以改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微观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古代图书的药物防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古代图书文献的药物防蠹技术有药物染纸、涂布和使用药浆等。这一古代科技成果,不仅可以为今天的图书防蠹服务。而且可以为某些纸质文物的鉴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档案鉴定标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外档案鉴定标准相对成熟、完善,由鉴定的基本标准和内容标准构成。我国应借鉴国外档案鉴定的标准,根据国内档案管理实践加以改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微观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域外汉籍是指古代中国周边受汉文化深刻影响的几个国家以汉文(主要是汉语文言文)撰写、 刊行的书籍。这类古籍流布颇广,而国内相关研究尚不系统,讨论其版本鉴定方法的论著亦较少见。本文 以朝鲜、日本、越南三国古代刊印的汉籍为中心,对域外汉籍的定义分类、刊印历史、刊本价值及其基本的鉴 别方法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锦 《新闻世界》2012,(11):133-134
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自上世纪后期复兴以来,可谓是热闹非凡、精彩纷呈。2010年,书画拍卖场“涨声一片”,据不完全统计,其总成交额达502亿余元人民币,10余件拍品跨过亿元门槛,其中以书画类拍品居多。2011年收藏市场虽有所降温,但在中国嘉德春拍上,齐白石《山水册》仍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这是齐白石作品的最高拍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