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校风,主要是指一所学校的氛围.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集体体现,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校风的好与坏,直接涉及到一所学校的文化与性格、气息与气质、品味与格调,精神与灵魂.加强校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应深入地分析校风的理论内涵,研究当前校风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首,以关怀为先”,设计建设良好校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每一所学校都有它自己的校风和学风。良好校风和学风,反映着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优良的传统,反映着一所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貌。良好的学风是无形的强大力量,影响着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高师函授教育是以书面语言为主要媒体塑造品德、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远距离教育。“自学”这一高师函授本身所固有特  相似文献   

3.
<正>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一所学校的声誉所在,也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而班风又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班风好坏就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校风优良的重要标尺。任何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稳定、积淀下来的,所以,校风工作重在建设,从方方面面进行建设,从点点滴滴进行建设。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所以,校风建设的落脚点就应该放到班级中。班风好了,校风建设也  相似文献   

4.
校风不仅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高度概况,是高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界定校风的概念,理解校风的内涵和外延,校风具有全局性、内隐性、外显性和渐进性特征;校风还具有陶冶、教化、凝聚、调节、激励等功能。良好的校风所形成的校园环境是师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优良的校风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种良好的、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或是一种精神状态的选择应是校风的具体体现。有了符合于社会潮流的校风,则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一所学校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命脉之所在。但在当今的学界对于校风方面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仅从此入手,对校风、育人和社会各方面关系进行初步探过,并通过这样的探讨进一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校风建设及其对学校生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孔虹 《教育导刊》2011,(9):43-44
广州市越秀区桂花岗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广东省一级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有一支团结向上的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以德育和科技教育为学校发展的两翼,围绕科技教育、德育过程模式、少先队工作,促进学校发展的腾飞。  相似文献   

7.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所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是一所学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认真学习名校的办学经验,笔者发现,良好的校风有其显著的特征:它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基础,以理性化的制度为保证,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宗旨。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神圣的育人殿堂。加强规范教育,培养文明学生,是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校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我们重点从校风校纪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下功夫。一、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依托良好校风的规范,严格校风的约束。为了加强我校校风校纪建设,我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以培养人为根本任务的学校,不但要创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的物质环境,而且要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良好的校风就是一种精神环境。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尤其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仅使其在校期间受到积极影响,而且毕业走向社会后仍将起着健康发展继往开来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校风,就没有良好的教育质量。校风的好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反映。培养良好的校风,使它成为学校承前启后的传统,应该是学校建设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兰少莲 《文教资料》2014,(29):182-183
如果良好的校风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那么良好的班风则是筑成良好校风的基石;如果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那么良好的学风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要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首先要提高各个班级的综合素质,而要提高班级综合素质,首先就要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和载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全校师生精神面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制度性的行为准则,也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谈谈笔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2.
校风建设浅论李极洙在我国,校风是学校的全体师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体现,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良好校风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关...  相似文献   

13.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在学校工作中,通常谈到的校风指的是: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用以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所指的校风和我们工作中谈到的校风有着概念上的不同。人们较为普遍地认为:一所学校校风如何主要是看学生在社会、家庭和学校时的外在表现。如:学生的言谈举止、发型服饰、文明程度;是否吸烟、喝酒、打架斗殴;上、放学期间是否在学校门前、附近及大街上扎堆聊天、旁若无人地大声调侃、男女学生无所顾忌地在一起厮混;有无良好的教学秩序、浓厚的学习风气、有序的课间纪律;校内各项设施的爱…  相似文献   

14.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集体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校风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三种要素组成的。三者的关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其中领导作风是建设良好校风的关键,学风、教风是校风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和造就良好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良好的学校精神,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润全 《广东教育》2007,(12):17-17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的集中反映.校风是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行为表现.校风的状况如何能体现出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建设一所学校的良好校风,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文化以教师文化为核心。教师文化内隐于教师心灵,外显为学校的校风、教风。良好的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而且能使学校得以持续、稳定、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所好学校不仅需要有一个好校长当家,而且需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良好的校风不仅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更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成才来说,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教学设施固然很重要。但是,这些只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条件,真正能够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却是一所学校许多年来所形成的校风。校风是学校的灵魂,优良校风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环境从广义上讲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与教学方法直接相关的学校环境因素。如学校的校风、校容、校貌;学校的物质条件(教室、实验室及教学仪器等);以及班级的组成规模等,所有这些因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都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一、校容、校貌、校风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和校风对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良好的校容、校貌可以给师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陶冶师生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