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当地秋天有哪些果实,了解其他地方秋天的果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清晰地呈现秋天丰收的景象,激发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2)通过实物的观察、交流,了解果实的外部特征及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收获的情景,使学生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热爱秋天之情.(2)初步懂得果实是由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换来的,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良好的听说习惯,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2.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这样的活动,感受秋天的美景,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激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与转变。(2)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2.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关粲夯罾舌动,使学生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活动过程一、观察了解感受阶段引导学生(或个体或小组或全班)观察秋天 ,找秋天的特点。观察大自然、校园、庭院景色的变化 ,马路上树木的变化 ,农田的变化 ,以及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果实。如果有条件的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区田野去感受秋天的气息和美丽。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体验 ,可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秋天里的细微变化。让孩子们一边观察 ,一边搜集一些能代表秋天特点的花、草、树和各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进而体会秋天不但是个美丽的季节 ,还是个收获的季节。二、汇报交流展示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建立专制集权统治,理解和记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了解焚书坑儒。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秦始皇资料的过程,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措施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4)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热学内容部分有以下基本要求:(1)能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4)了解热量的概念;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3.找秋天     
3.找秋天陈梅华(余江县教研室)[活动要求]1.通过找秋天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通过找秋天的活动,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绘制"秋景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学习完课文《...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光学内容部分有四条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4)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对活动建议部分有两条要求:(1)阅读投影仪或照相机的说明书,通过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2)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延安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延安市十所中学的体育老师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关于中学体育开展情况的文献资料十多篇。 (2)访问法:走访部分教师,主要了解他们对实施体育课教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0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小熊和松树之间“友好——吵架——和好”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课标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具体要求:1.(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川滇桤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川滇桤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0.19~0.95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1.0826C+0.049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09%(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川滇桤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孟亚玲 《物理教师》2009,30(3):22-2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深化对电阻的认识.(2)理解和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有关.(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4)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设计背景1.面向群体:学生2.学科:传统文化3.课时:l课时4.年级:五年级5.课前准备:幼儿搜集春联,教师制作课件(对联的由来、发展,对联的故事,对联的妙对等)。课堂目标I.知识与能力:通过搜集对联,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道对联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徐爱梅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1,(10):65-65,F000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难点);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认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3)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常识,进而了解科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功能。(2)了解并概括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结构。(3)欣赏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科普文的语言要求。①体会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②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考模式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一、人教版教材与鲁科版、苏教版的相对不足 1.内容不足。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导致教材内容的明显差异。如新课标中:(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