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往死亡的漫漫长路——奥尼尔的悲剧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世界文化》2010,(2):25-26
在英语戏剧史上,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通常被称作继莎士比亚和肖伯纳之后的第三代英语剧作家代表,在美国文学史上,他又被公认为美国戏剧之父。奥尼尔一生致力于悲剧创作,是一位著名的悲剧大师,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总的倾向是悲观的。“我们本身就是悲剧,是已经写成和尚未写成的悲剧中最令人震惊的悲剧”,这种思想植根于他个人的坎坷生活,  相似文献   

2.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一位作家,他度过了艰苦的一生。他这艰苦的一生是和这个国家在1920—1930年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他曾被指控“有错误”、“有反抗情绪”和“误解共产主义”。在生前,他始终未能享受到目睹自己的作品在苏联出版的乐趣。研究布尔加科夫生平与作品的语言学博士玛丽埃塔·丘达科娃说:“布尔加科夫向我们大家表明他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坚定忠诚的典范。他提醒我们,意志自由确实存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天赋,因而,人们可以随意行善或作恶。但无论如何他是从不作恶的。”多亏佩雷斯特罗伊卡和格拉斯诺斯特,我们今天才能有机会读到这位世界闻名的作家的主要作品,并且能在我们的剧院舞台上看到他的剧作。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的婚姻商新编译托尔斯泰曾公开说道,他和妻子索尼娅“像两个相互仇视的敌人被铁链拴在一起,互相残杀,却竭力不去正视这个事实。我认为99%的已婚者都不会像我一样生活在地狱里”。他还胸有成竹地说,尽管他的婚姻是个悲剧,其他人的婚姻也各有各的不幸。托尔...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之不得“圣人级待遇”,并非因为他是“刑余之人”,而是《史记》本身的原因。《史记》在汉代就曾遭禁锢,受到官方的公开指责、严厉批评和内容删削。汉代及汉代以后,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不仅仅是司马迁个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彝家山寨     
假如你一生没有去过那彝家山寨,那就是你一生的遗憾了。我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一起去彝寨。他对我说:“你这个孩子,怎么会相信那胡编乱造的《云南大不同》。不要过于相信那民风民俗,那是作者编的”,一路上,父亲给我“洗脑子”——上思想课。  相似文献   

6.
有言道:人有品,文有品,文品如人品。我说:人有品,云有品,云品识人品。自我懂事以来,我对云一直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对云,我有比一般人充满更多的向往。每当我独自一人在田野里漫步的时候,我都会慢慢地抬起头望望天上那多变的云,这个精灵之子,涵藏着无比的光辉和灵气,因此能成为无数诗人的宠儿,成为大自然的宠儿。  相似文献   

7.
著名画家毕加索(1881-1973)一生都在追求女人,没有女人就无法生活,同时他也害苦了这些与他相爱过的人。他说:“每次当我要换女人时,就要让前一个女人死了心,这样就可以摆脱她们,就不会再给我找麻烦。”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7个女人(包括妻子、情人)中有两人精神分裂,有两人自杀。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是本世纪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以文化问题为切入点,终生致力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探讨,欲替中华民族开辟一条新出路,其钩玄决疑的理论探索、一代直声的人格风范,成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文化理论在二十世纪学术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不朽的地位,我们认为,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忧国忧民的文化心态梁漱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从青少年时代起,民族意识和忧患情结就深深扎根在他的心底。他曾说:“我省思再四,我自己认识我,我实在不是学问中人,我可算是‘问题中人’”,而中华民族的出路问题始终是他思考的核心所在。他认为,只…  相似文献   

9.
从因《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到推出大规模纯艺术展,叶锦添的“转型”不免令大众惊讶。他自己却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问到这个艺术展的酝酿期,可以说是从出生到现在,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做。”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这篇记实文学主人公的王承福,是作者笔端把捉到的一个具有典型性的真实人物。作者介绍王承福是生于唐开元盛世的一个京近郊的农民。天宝之乱中,他被抓去当了十三年的兵。本来他可以因战功混个小军官当当,但他宁愿解甲归田。不过因土地丧失,他已无田可归了。于是,他选择了当圬者———泥水匠的行业。这个行业,用作者的话说是“贱且劳者也。”别人干这一行,觉得抬不起头来,但王承福却“其色若自得者”。因为他有自己的择业,因而乐业的理论,做为精神支柱。他说:“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  相似文献   

11.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就其本人而言,他早年精通学问,学作圣贤,后从戎理政,位居高官。在学问方面,他对于历史、古文、书法、理学、典章制度方面都有造诣。曾国藩一生中令人可圈可点的还有他的用人之道。曾国藩的用人之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看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提拔和培养。曾国藩对其弟曾国荃说:“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守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义,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可见,曾国藩对人才十分重视。如果一时找不到最合适的人才,曾国藩认为可以通过培养、雕琢,造就有用之才。他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李白者多将他入永王幕一事作为他晚年悲剧的原因。或指责他不明君臣之体,或以为他有心投机。今人多认为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如果我们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一件事,而是将之与盛唐文化的构成与走向相联系,就可以看出他个人的命运是随着盛唐文化的中落而走向痛苦与悲凉。受永王之累是李白一生中最大的不幸,而其悲剧的命运在当时欲已是必然的。这是  相似文献   

13.
正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所以对这个捷克作家情有独钟,是因为早在中学时代读了他的死囚手记——《绞刑架下的报告》,字里行间闪烁的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人性光芒,如阳光般穿透了我的心灵。从此,伏契克与《绞刑架下的报告》,成为我用一生去阅读的书。歌德评价莎士比亚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于我而言,借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对伏契克的钟情,再恰当不过了。如此,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世长辞了。在他临终的前一天,他对妻子说:“……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做什么,也不要放弃学习。不学习便不能进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一段话,是对他妻子的劝勉,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俄国伟大诗人米哈依尔·莱蒙托夫,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走完了短短的26年。但他的生平和作品给学者和诗歌爱好者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的源泉。诗人许多永恒的秘密和他的人品引起了许多互相矛盾的解释。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一部有关莱蒙托夫的电影正由尼古拉·巴列耶夫执导并由他领衔主演。对这位导演来说,这是他首次独立拍片。他选拍关于莱蒙托夫这个主题的影片,并非偶然。有一次,人们问他,诗人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回答说:“诗人就是我的命运。”10年前他得到过一次扮演莱蒙托夫的机会,两年后他便利用现成的剧本,准备筹拍电影。于是实  相似文献   

16.
杨雷 《世界文化》2013,(12):10-11
“我渴望默默无闻,因默默无闻而享有宁静,因宁静而成为我自己。”这是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一句诗。这仿佛是一句谶语,印证着诗人孤独而平静的一生。他生前经历简单,默默无闻,死后才声名大振,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写作者”。  相似文献   

17.
“光彩照人”的本义是纪念一个人诞辰时常用的套语。当评说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功绩时,我也想用这个词,因为它的基本涵义正合我意。帕斯捷尔纳克的一生光彩照人,帕斯捷尔纳克的业绩光辉夺目,即使是他照射在我们心灵上的余光,也显示出其强大的能力。他不喜欢用“才能”一词,每当我们称之为有“才能”时,他总是用“能力”取而代之,他本人正是这种“能力”的最高表现——天才。  相似文献   

18.
伦勃朗的画作几乎能激起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波澜。他那精湛的技艺以及对他人充满同情心的理解,使他在艺术史上享有殊荣。伦勃朗本人的经历非常坎坷,也许这正是他善于理解他人的原因。他的一生时而荣华富贵,时而贫困潦倒。十年幸福美满的婚姻最终也以悲剧告终。起初他的作品赢得人们的赞誉,后来却遭到猛烈的抨击,最后则备受冷落。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沙普利斯分别于2001年与2022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一生做过很多重要的演讲,但下面这场演讲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次——他说这是对他数十年科研工作最精华的总结和自述。而这场汇报并不是关于化学,而是关于科研方法和科研创新的思考。如何发现新事物经常有人问我:“您如何找到新的反应?您是从哪里得到那些新的想法的?”我认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必须非常热情且充满好奇。同时,他若想成功,野心也必不可少。然而,  相似文献   

20.
正杰克·伦敦(1876—1916)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卡辛有一句常常被引用的关于杰克·伦敦的话,他说:在回顾他的生平事迹时人们深深地感到,"杰克·伦敦最伟大的作品是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这句话首先强调伦敦一生的经历非同寻常,具有故事性。杰克·伦敦的生平与他的创作之间有如此难以隔断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伦敦的许多小说素材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自己的经历,而且他的经历本身确实富有传奇色彩。杰克·伦敦的一生是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博弈的一生;他的一生又是内心激烈斗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有作为的一生,而成为著名作家并不是他生活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