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良好的语言功力是新闻发言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新闻发言人的语言功力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发言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其言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发言人的政治素养与政策水平为其言论起着导向和制衡作用;发言人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决定其言论内容的质量和分量;发言人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情感气质构成其独特的个性风格和人格魅力。对新闻发言人语言功力的研究,是当前党和政府执政公开化、民主化的需要,新闻发言人语言功力的提高,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2.
如今,代表政府或其所供职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如何及时、准确、科学、有效地发布信息,已成为倍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新闻发言人是架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语言是新闻发言人跟媒体和有关的人沟通的重要载体.语言不仅是发言人及时、准确地向媒体和公众介绍政府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等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反映发言人的个性与人格、综合素质与才华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起步、发展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快,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中央、省部级和地方三级新闻发言人体制.虽然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王威 《大观周刊》2012,(49):28-29
新闻发言人的形象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语言是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和公众沟通的重要载体。非语言因素的建构,可以影响发言人的沟通效果。非语言因素包含副语言、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和气场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发生,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进入"试水"阶段.继广东省工商局首次设立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后,昆明市、成都市、贵阳市、陕西省等一些地方政府相继设立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从现实运作来看,首批设立网络发言人的单位初步形成了与网友经常性、制度化的网上沟通机制.但是,各地设立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作用、职责各异,不利于促进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本文从网络信息、网络舆论、网络矛盾的产生规律、特点等方面,来探讨研究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中旬,一位新闻发言人的离职引起网上热议.在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是最独特的一个,每次公开表态,均引发公众关注.任职5年来,王旭明经历了100多场新闻发布会和上千次记者采访,持续与一些媒体及评论人唇枪舌剑,"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名校生养猪论",是媒体对其表态之浓缩.  相似文献   

7.
美国有学者把新闻发言人称为"和谣言赛跑的人".新闻发言人要想和谣言赛跑,跑的不光是快速反应能力,还有如何赛跑的技巧和跑得起来的实力.现实的"赛场"中,新闻发言人被谣言所败,甚至被谣言所蚌倒的,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两会的新闻发布始于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的"元年",一直是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发展的风向标和指示器,也是我们研究新闻发布工作最好的案例.去年我们已经关注到两会新上任的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和李肇星成了"最抢眼的人物",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以两位发言人的表现为案例,进一步研究发言人所需要掌握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李璇 《今传媒》2011,(12):121-122
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不仅表明政府对媒体的重视和合作,更体现政府对于公众知情权、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尊重。权威信息的缺失是流言和小道消息诞生的根源,政府向公众发布明晰度较高的信息,从而使政府处于新闻"第一定义者"的优势地位,对舆论进行引导。网络普及下单媒介新环境给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带来了挑战。网络新闻发言人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面临新考验。本文旨在用实例对当前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旭明不再"发言"了.原为教育部发言人的他转任语文出版社社长,这天<中国青年报>用很大的篇幅作了报道.王旭明个性率直,优缺点明显,所以在5年任上饱受争议.常由新闻发言人变成新闻当事人.  相似文献   

11.
某报曾经刊出过一条"本报记者"撰写的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强调未批准国外公司在国内投资办烟厂>.而消息中报道的主要内容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今天郑重宣布,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办烟厂."显然,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所使用的"中国境内"是准确、严谨的,消息标题中编辑所采用的"国内"是不准确、不严谨,存在着政治性纰漏的.  相似文献   

12.
周剑 《青年记者》2011,(17):89-90
网络发言人与政府形象建构 "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制度."①网络发言人也是一种制度,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网络新闻发言人,综合了传统的新闻发布、信访、投诉、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社会治理、信息咨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而功能上要求反应灵敏、权威发布、及时答复.②新闻发言人制度其实就是政府公共关系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得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已经成为现代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式.③而在信息公开和对网友答疑解惑的过程中,网络发言人也在无声地建构着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介绍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①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故、故宫"N重门"等事件和此后相关部门新闻发布会上数位官员的不断雷语,引起了公众对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广泛质疑和讨论,新闻发言人究竟该如何作为成为关注焦点.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心工作之一.在这个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拐点上,新闻发言人自身更应迅速把握当下形势、拓展业务素养,走上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人员:李宇明(李)蔡长虹(蔡)王笑艳(王)张洋(张) 王:李司长,您好。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交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传播形象、机制及策略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8BXW021),您既是新闻发言人又是语言学家,所以特意来听听您对我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开局之际,2011年1月11日上午10点,陕西省委外宣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及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出席.向媒体集体亮相并公布联系方式,标志着陕西省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近40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6.
黎力 《新闻爱好者》2012,(16):39-40
在新近发生的公共事件中,"新闻发言人"这一职业角色备受争议,本文试从社会表演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发言人"角色定位的重要性。主要从个人形象与理想角色的差距、"面具"技巧的使用等方面来试图呼吁对"新闻发言人"职业角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全面入世的今天,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仅如它建立之初衷,主要担负着外宣的任务,而且在政府职能转变,构建"阳光政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近几年来有关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课题项目成果、学术论文、文章和言论,以期进一步拓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视野,增强研究深度,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进做出理论上的贡献。二、关于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3日,在一则奥一网友反映韶关工商局"涉嫌滥用职权"的网帖后面,广东省工商局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名义给予了回复.2009年9月1日,贵阳市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2009年11月18日,南京市政府网站推出"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全市90家部委局与区县网络发言人一一亮相.您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推出或将要推出网络发言人怎么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记者在采访客观新闻时在面对企业发言人制度的时候,首先要灵活处理报道中的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要在新闻发言人发言之后深入采访,确保新闻的真实有效性,要能够架起广大受众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大都是工作节奏飞快,而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恐怕尤其如此.他不仅身兼党委、政府的重要职务,半年主持了40多场新闻发布会,今年还利用业余时间与他人合作并出版了名为<政府新闻发布>的学术专著.抓住他作为专家来京参加"国家形象和城市文化创新"研讨会的机会,记者终于"逮"到了这位大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