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体罚或变相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已大幅度减少,但教师“语言暴力”的“软体罚”造成学生伤害的事件却剧增。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语言暴力比体罚要“文明”得多,但它给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危害却不能等闲视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校园的人际关系都造成消极影响。要消除教师语言暴力,必须从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立法保护、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  相似文献   

3.
教师使用“语言暴力”是目前校园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4.
一、“语言暴力”剖析所谓“语言暴力”,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近期结果看,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压抑学生的心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其和教师的对立情绪,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  相似文献   

5.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语言暴力在教师和学生中屡见不鲜,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校园语言暴力看起来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校园语言暴力源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要医治校园语言暴力应让师生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语言暴力;让受害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教育学生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能一味忍让;完善心理辅导机构,上好心理辅导课,聘请心理教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体罚现象越来越少的今天,心理惩罚现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暴力,二是冷面伤人。“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日前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实质上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美国罗斯福医疗中心小儿科主任沃金斯说:“心灵施暴的情况是普遍的,后果是灾难的。它对儿童的成长造成的危害比一顿野蛮的殴打还要大得多。”在过去的2004年里,与“语言伤害”相关的不良事件在公…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当下,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教师体罚学生等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而另一种以写检讨、罚抄写、语言讥讽等为方式的校园"软暴力"的现象却又有抬头的迹象。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冷眼相待;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讽刺挖苦。"哀莫大于心死",教师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给学生自尊、人格和灵魂造成的危害远甚于形体摧  相似文献   

10.
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教育与职业》2008,(8):191-192
近年来,由于教师的伤害性语言造成学生极端行为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语言暴力"比体罚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更大,后果更严重。文章试就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少数班主任在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对学生“十艮铁不成钢”,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语言暴力偷袭学生,而且所使用的语言暴力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连成年人都很难入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因为这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本文认为语言暴力这种伤害甚至远远大于体罚,因为它伤害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很难修复。  相似文献   

12.
罗实 《中学文科》2009,(9):143-143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少数班主任在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对学生“十艮铁不成钢”,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语言暴力偷袭学生,而且所使用的语言暴力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连成年人都很难入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因为这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本文认为语言暴力这种伤害甚至远远大于体罚,因为它伤害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很难修复。  相似文献   

13.
一、"语言暴力"剖析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表面上看,语言伤害比体罚要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比体罚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近期结果看,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压抑学生的心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其和教师的对立情绪,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造成学生孤闭、冷漠、不合群的畸形心理,成为孩子一生无法消除的痛.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这不仅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暴力”是指授课教师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使用伤害性的语言,是一种精神伤害。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随着学科师德渗透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对学生采用讥讽、挖苦、揭短等手段,实行“语言暴力”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校园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治校园语言暴力则需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多方配合,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校园"软伤害"却有所抬头.这里所说的"软伤害"区别于直接的身体暴力伤害,主要是指教师以恶毒阴险的语言、冷若冰霜的神情、粗暴恶劣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自信、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等问接的施以精神伤害的行为.其中,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软伤害"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极少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暴力行为遭到了公众的强烈谴责,但有一种暴力行为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那就是“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暴力”是指授课教师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使用伤害性的语言,是一种精神伤害。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随着学科师德渗透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对学生采用讥讽、挖苦、揭短等手段,实行“语言暴力”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为此,本人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暴力”作了初步探讨。一、语言暴力的分类“语言暴力”泛指一切对他人产生某种支配力和影响力的言语,是诉诸语言的暴力行为,具有伤及他人情感、自尊,侮辱心灵的能量。经过调查发现,就数…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校园“软伤害”却有所抬头。这里所说的“软伤害”区别于直接的身体暴力伤害,主要是指教师以恶毒阴险的语言、冷若冰霜的神情、粗暴恶劣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自信、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等间接的施以精神伤害的行为。其中,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软伤害”所占比例最大。归纳起来,校园“软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1.把学生比作动物,取笑学生身体缺陷。如:“你真是头笨驴啊!给你讲过多少多遍了?就是跟驴讲了这么多遍它也会了呀!”“怎么?不服气啊?看你圆头大鼻,不是猪是什么?”这种语言不…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中有另一种暴力,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与家长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这就是“软暴力”。与真正的体罚式暴力不同,软暴力使用的手段“新颖别致”,有的情况是,老师非但不要“动手动脚”,甚至不需要“亲自动口”。浙江某媒体刊发了一则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