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培训》2005,(9):61-61
旷红忠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证书编号:200412202340802441991年开始从事职业培训工作,主要担任《机械制图》、《企业信息化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被评为湖南省技工学校优秀教师。郭世艳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证书编号:200412202340802451998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曾负责组织全厂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工厂被北京市教委评为“2002年北京市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2004年参加了国家级项目《创建学习型企业课题研究》,并承担了《企业员工培训学习方法》子课题的研究。朱彩霞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证书编号:20041220234…  相似文献   

2.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引起了国企职工的普遍关注.如何消除这些辅业改制职工的顾虑.让他们从忧虑、观望者成为改革的拥护者、急先锋,我想要在“帮”字上很下功夫。一、讲政策.理论帮,解开员工的思想疙瘩。讲背景,明确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势在必行。企业办“三产”办社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曾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企业负担和压力越来越重。早在九十年代初中央就提出要逐步转移国有企业承担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培训》2005,(9):17-17
2005年8月10日至13日,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所属19家企业选送的75名选手,分别参加了维修电工和电焊工两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技能操作、理论知识和加赛第二技能考试的三轮比赛,决出了优胜者,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罗斌夺得维修电工第一名,中国南车集团洛阳机车厂张景夺得电焊工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工教育》2005,(3):F002-F002
中国南车集团武汉江岸车辆厂是隶属于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的国家大型综合骨干企业.是华中地区铁路货车修理基地.南方铁路散装货物罐车和敞车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培训》2005,(10):62-62
周征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培训学院证书编号:200412202340802551982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在《职业技能开发》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三篇。李良银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证书编号:200412202340802561981年开始从事职业培训工作,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内江市论文发布会上获二、三等奖,曾独立编制过资阳《机械基础》中专、技校毕业班统考试卷。杨玲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培训学院证书编号:200412202340802571986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目前主要从事职工培训教学工作。陈向东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证书编号:200412202340802581976年至今,…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企业造就金牌蓝领的竞技场。2003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南车集团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在南京隆重举行,从集团所属21个企业层层选拔出来的78名选手参加了激烈的角逐。作为拥有职工10余万,专业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的中央直属大型企业,该集团公司从2000年伊始,便将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列入集团人才战略加以积极推进。2001年,中国南车集团举办首届职业技能竞赛;2002年,集团被列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榜单。目前全集团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的人数总和已占到技术工人总数的22%以上。而职业技能竞赛也…  相似文献   

7.
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开展“校园文化年”活动的背景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7月由原国家重点中专株洲铁路电机学校和铁道部工业职工大学合并而成,至今已有55年(含前身)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于2000年9月组建成立.目前已是下辖21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0多亿元的大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由创办于1958年的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常州铁路机械学校升格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学校,隶属于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南车集团”)。建校50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坚持立足企业、面向社会的办学方向,校企合作,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六结合、六促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关爱学  邓勇 《湖北教育》2009,(10):64-64,F0003
襄樊市襄阳区第四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其前身为中国南车集团襄樊内燃机车厂子弟学校。创办于1971年。2006年企业改制后移交给襄阳区政府办学。2008年,学校被列入襄樊市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并作为该区十大民心工程之一。政府先后投入3259万元实施该校的治薄改薄工程.一期工程于2008年底完工,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改扩建后的学校占地87亩,  相似文献   

10.
一、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构建“主业精干、主辅协调发展”的职工培训新体制我们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工教育,不能以自身独立的存在为目的,要为企业而存在,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构建“主业精干、主辅协调发展”的职工培训新体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而服务。1.改革发展是企业职工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抚顺石油化工公司是中国炼油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最早诞生的石油炼化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铸就公司直属企业遍布扶顺市四个行政区,由于企业分散,各企业结合实际分别办起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11.
电力辅业公司行业门类多,专业跨度大,承担了安排主业冗员的重担,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大多职工学非所用。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挑战,更需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的真正实力,以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需求。本文结合火电企业辅业公司的现状,对辅业公司的培训方式进行了多方位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企业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施“主辅分离”、“减员增效”、“改组改制”的企业改革方案,致使过去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形成的企业内部的职教办学形式、结构、布局和规模已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整合、利用石油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和健全石油企业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建立并完善石油企业规范化、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I0011-I0011
点评:作品巧妙地借助自然先和人物、工具本色.既做到了主体明、辅体暗,又让背景虚实相间.突出了劳动者专注的眼神和谨慎的手部动作.在紧凑的画面里表现出强烈的动感.反映工艺美术职业场景的背景和辅体.既衬托了主体.又是“雕球”不可缺少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全面展开、实质推进的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干部培训的效能,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将职能履行到位。  相似文献   

15.
秦汉关中主要水利填图内容1.填出泾水、渭水、洛水。2.填出郑国渠、六辅渠、白渠。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投资乃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我国教育投资长期短缺的重要原因为:1.国家投资主渠道不到位;2.企业缺乏投资教育的意愿;3.个人对教育投资太少。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投资体制:1.要根据中国国情并参照他国经验,确定我国教育投资的比例;2.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辅之以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湖北钢铁产业的地位,提出了湖北钢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加速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三大基地;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企业战略联盟,构建战略供应链;面向国际市场,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步伐,积极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8.
一是推行“城校互动、资源共享”模式。通过调整职业院校在城市主轴和辅轴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二是推行“园校互动、校企融合”模式。各区县将工业园区与职业院校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工业园区与职业学校互动.推进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八融合”.即学校与工厂融合,教室与车间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全国电教产品十佳品牌评选活动”入选企业推荐产品~辅教、资源软件专版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国家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资源配置,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实现“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矛盾因素错综复杂.做好改制企业的稳定工作,事关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改制企业的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事关改制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对改制企业保持平衡健康发展的探索,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