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中文     
学拼音我登上了长城大卫:小云,你这件衣服上印的是什么字?小云:“我登上了长城“。这件衣服是在长城上买的。长城可长啦,一眼望不到头。大卫:长城有多长?小云:叔叔告诉我,长城有六千七百公里长,从远处看,像一条巨龙。大卫:小云,你登上了长城,我真羡慕你。读短文从前有个孩子叫王小三,赶了七头牛在路上走。他怕丢了,一面赶一面数:“一、二、三、四、五、六、七。”走呀走,王小三走累了。他骑上一头牛,又数着:“一、二、三、四、五、六。”啊,少了一头。王小三连忙跳下来,再数:“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所谓音乐电视,就是歌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荧屏上显现出歌词中的画面情境,歌在境中唱,情从境中生。这样听者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引导下也进入了歌曲中的境界,倍受感染,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近来音乐电视在我国蓬勃兴起的原因。1993年“春兰杯”MTV大赛时,歌星董文华深情地唱着《氏城长》:“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可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连着大漠边关的冷月,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里扬。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那一身身绿军装,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就在动人的乐曲、优美的歌词诉诸于听觉的同时,荧屏上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崇山峻岭,  相似文献   

3.
短发酷女孩     
我有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许多女孩都很羡慕。可是我不喜欢这样的话:“女孩子就应该留长发,这样看上去才文静。”我要把它剪了,那样看起来更酷。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中国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因此,我早就想去爬长城。今天,我总算如愿以偿了。在我的想像中,长城的路是蜿蜒曲折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但不变的是它的路一直铺向远方。虽然你看不见它,可它仍然在你看不到的远方存在,在我去长城之前,长城在我心中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条神秘的,曲折的路。到了长城,我突估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不到长非好汉。就冲这句诗,我也一定要爬到最高峰。开始爬长城了,现在我眼中的长城,仍然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条曲折的路,惟一不同的是我不再认为它是一条神秘的路,而是条孕育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路。站在长城上,放眼望去,是一  相似文献   

5.
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来谈一谈如何巧用简笔画激学引趣。 简笔画具有简单易懂、形象逼真的特点。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构思简单,勾画简洁;说它易懂,是因为它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所画的事物,不像抽象的图画那样不可琢磨。这样,就使得它能够很快地传达所描述的信息,让学生心领神会。例如在教《长城》一课时,由于我已游览过八达岭长城,对长城的结构较了解,而学生大多没去过长城,虽然看过幻灯片,但对长城上的“望口”和“垛口”的位置、结构、作用还是有疑问,我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段长城图,再结合课文加以说明,这时学生恍然大悟,高兴地说:“老师真有办法,让我们也游了一回长城,领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此后,我常用简笔画介绍一些建筑物、名胜古迹给学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的见识,熏陶了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6.
心愿     
毛主席在一首词中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可不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气势磅礴 ,宛如一条巨龙在祖国北方的大地上逶迤起伏。有多少人 ,梦牵长城 ;又有多少人 ,情系长城。打我懂事以后 ,在我心底就埋下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要亲自到长城去瞧一瞧 ,走一走 ,饱览一下长城的雄姿 ,领略一下长城的气魄。小时候常听妈妈说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长城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时的我便有了要去看一看长城的想法。前几年 ,有同学上北京旅游 ,回来后 ,她叙述着长城的壮观雄伟 ,我的心也为之牵动 ,她告诉我 :“长城真是名副其实的长 ,可谓是‘世界第…  相似文献   

7.
奇石与想象     
我们到一个风景区游览,坐上竹排顺水漂流。渐渐地,两岸的奇石从前面不断出现,不知不觉,让我们的想象长出翅膀……“快看!一只大乌龟要渡河。”有人惊叫。只见前面两块连在一起的巨石,真的像乌龟头和身子。由于竹排在动,这只乌龟也有了动感,如同真的在走。“这是不是一头狮子?”有人在问。前面的岩石上长满了绿草,好像狮子浓浓的头发。撑竹排的叔叔说:“这是一头卧狮,它沉睡了千年。你们一来,它就醒了,正在欢迎你们呢!”我发现前面有块岩石特别像恐龙,就喊起来:“灭绝的恐龙出现了!”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看,有的说是条龙,…  相似文献   

8.
甘为人梯     
甘为人梯●胡玉宴“不到长城非好汉”,正是这名言佳句,曾引来无数游客竞折腰。在外国人眼里,不登长城就算没到过中国,足见长城在世人心目中的位置。当我立足于长城脚下的时候,我为它如此的高耸险峻而惊叹;当我登上箭楼向东西方遥望,看到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无尽的...  相似文献   

9.
6月9日 星期四 阴 我的家住在八楼,从一楼走到八楼,要爬好高好高的楼梯,我把它称为“登长城”。 放学回家,我刚走到楼下,望著高高的“长城”,我一下子就变得有气无力:“妈妈,八楼好高呀!我真不想爬呀!”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听奶奶讲,秦始皇用铁链拴着人的脚修长城,累死的人就扔到下面打地基,长城脚下垫的全是白花花的人骨。奶奶当然没有忘记用情悲意怨表明对秦始皇的愤恨,只是讲到“孟姜女哭长城,哭倒长城三百里”时,脸上的皱纹才舒展开来,我也跟着出了一口长气。  相似文献   

11.
小小的我     
我留着一头黑黑的短发,粗粗的眉毛下长着两颗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鼻梁又挺又直,一说话,就会露出雪白发亮的牙齿。好多人叫我“帅哥”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提起牛,总会想起两个故事。 一是韩国的。韩国有位官员曾微服私访来到乡间,见一农夫正在用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好?”不料农夫没有回答,等到了地头,才小声附在官员的耳边说一句:“左边的那头更好。”官员挺费解,问:“你刚才为什么不大声告诉我?”农夫回答:“另一头就能从我的表情动作猜出我对它的评价,它虽然尽了全力但没得到好评,心里头准会难过……”那位官员听了,恍然大悟,愧极。  相似文献   

13.
长城之旅     
常听说:“一叶知春”、“一斑而知全豹”,直到登上长城,我才有切身体会,从长城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慕名前往举世无双、闻名天下的长城。一览它那雄伟挺拔、气势恢宏的威武身姿。  相似文献   

14.
《教参》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的,我以为它是告别恋情的。教材认为“彩虹似的梦”是“暗指作者昔日的愿望和理想”,我以为是指昔日的恋情。“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何要到康河畔“青草更青处”去寻梦呢?由此,我想起了汉代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中  相似文献   

15.
这就是我     
刘济闻  王侠 《辅导员》2014,(17):51-51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又调皮的男孩,今年九岁了。 我长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红扑扑的小脸蛋看上去像熟透了的苹果。我笑起来像灿烂的花朵,生气的时候脸上“乌云密布”,脑门就像要冒出火。  相似文献   

16.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了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住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拖着身体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的臀部,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说:“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呢?”主人只得住手。  相似文献   

17.
我从小就十分想去登长城,就连做梦也梦到过我登上长城,亲手摸到城墙上的石砖。去年国庆节,爸妈终于让我实现了这个登长城的愿望。 国庆节那天,我和爸妈来到长城脚下。抬头一看,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卧伏在群山之中。爸爸笑着对我说:“轩,你能登上这长城吗?”我满怀信心地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要做女好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犀牛的眼泪     
我是一头犀牛,一头非洲草原上头顶着“黄金”的巨兽。 这一对“黄金”,它让我荣耀过,但也许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一生悲惨的命运。 我来自大草原,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给了我力量、纯真和梦想。我在家人的关爱与亲友的信任中长大,逐渐成为一头美丽而强壮的犀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头世界一流的长发。我的生活也因为它变得“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