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当许多家长为孩子不能挤入“前十名”而苦恼万分的时候 ,正当许多教师把全部精力盯着“尖子生”的时候 ,正当许多学校为出过几个“高考状元”沾沾自喜的时候。浙江一位小学教师在长期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 ,发现一个“第十名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十名现象”提醒我们 :该反省一下我们相沿已久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考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育人的因素包括方方面面,但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学生接触到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有点类似于什么样的父母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学校,学生接触、沟通、交流最多的老师应是学生工作者,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及专职学生工作领导者。江泽民同志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育人是世间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这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的基本素养应是优良的,笔者认为这里的基本素养指的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做人的素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品牌的特性与校长的品牌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学校品牌”频频见诸书刊报网。“品牌”,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能否适用于教育领域?如何理解学校品牌?学校品牌有什么特性?校长应具有什么样的品牌意识?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种人的养成活动,其关乎人的生命成长和美好人生。作为教育的一种空间形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在谈及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主题时,实际上指涉了我们对于教育的美好期许。教育关涉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为己之学的活动。我们期待着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使得自己由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更好的状态,显现出生命的应有气象和本真样态,达至生命的妥帖地安顿。而在现实中,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人的培养,是人们对于教育的一种不满和抱怨。为此,对于教育中人的培养问题,无疑需要我们重新回到教育的永恒话题——教育是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同时,随着人们对优质学校教育的现实欲求日渐提升,回到学校教育自身,思考“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如何在学校生活中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通常,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安排、实施教与学,而漠视学生的诉求。现在,随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合作开展的“爱生学校”项目的实施,一种新的理念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阿基米德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就要找准这个“支点”,而这个“支点”,笔者认为,应该是“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学生。一、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效果。江苏洋思中学原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学校,之所以有…  相似文献   

7.
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取向。教育要“适合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属性和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独立主体、能动主体、发展主体等方面的属性,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个性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为主导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办好学校,首先要解决学校领导骨干问题”(毛泽东语)。学校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的有效性,因而学校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立足实际,放眼未来,抓好小学干训工作,为普教的发展培养骨干人才。一、规范管理体系,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一语中的。小学校长是基础教育工程的领队,是教师的教师,具有多重角色的地位。这不仅是对小学校长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我们从事干训工作的人的高要求。学员们从基层管理第一线…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中国急需创造性人才。现代教育是一种为社会创造“新人”的活动。如何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人格,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们知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每一个正常人身上都具有创造的潜力。创造潜力的开发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下面就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一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堂上,教师仍在“满堂灌”,“满堂灌”可以说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顽症,它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探索、发现、创造的精神和独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掌握陈旧知识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而现在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能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善于钻研、富有首创精神的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  相似文献   

11.
一、开设活动课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纪之交的位置,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我们的课程和学科体系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变化和调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料: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21世纪需要的不仅仅是“会读书”的好学生,更需要的是“创造型”、“能力型”、“个性型”、“国际型”的公民。21世纪人们的活动时间增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活动的空间增大,需要也能够让人们充分的自由创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立足于世界。随…  相似文献   

12.
<正>自制度化的教育出现以来,学校教育表现出以知识为本的特征。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人的生命特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性社会活动场所,置身其中的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今天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校长应该带领教师们一起来探索并回答,创造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一种现象往往会打破校园惬意的氛围,那就是学生中出现的脏话甚至是谩骂。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校园。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应对这种现象,能否联系语文教学来改变这一状况?一、学生“出口成脏”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尴尬当你在校园中听到脏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或许是惊讶,继而产生反感。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说脏话简直成了一种习惯,可以说是“出口成脏”。学生谩骂“自如”,不知羞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好学生”观念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中阐述了传统的“好学生”观念带来的危害,及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好学生”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复 《教书育人》2005,(8):10-11
高校育人的因素包括方方面面,但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学生接触到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有点类似于什么样的父母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学校,学生接触、沟通、交流最多的老师应是学生工作者,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及专职学生工作领导者。江泽民同志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育人是世间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这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的基本素养应是优良的,笔者认为这里的基本素养指的是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说得更明确一点,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当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有些学校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把学生奉为“上帝”,把工作着眼点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提出了“学校就是服务”的口号,这样就把教师放在了从属于学生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可是,这一切要靠我们的教师去完成。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这没有错,但是把学生和教师两者放在…  相似文献   

17.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献君教授在他的专著《人类之治》一书中运用了一个精彩的类比: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学校育人氛围与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这就是著名的“泡菜理论”。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外,还需要环境育人。校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如果学校在酿造“泡菜汁”时注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泡菜”的味道一定不错。那么我们应怎样酿造“泡菜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使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的最显明特点就是能根据已知的去探索未知的。在自然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注重实际操作,掌握创造性的技能技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我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一些做法: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积极地组织学生加强想象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开展“假如——会怎样”的讨论。运用假想性推测是培养训练学生想象力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教“地球引力”这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如果地球引力消失,大地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通过讨论,可以使  相似文献   

19.
曾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当课堂改革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浪潮时,作为一名小学语教师,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值得我们深深思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痼疾几乎没有改变的迹象.这些问题包括:音乐课在中小学各科中地位过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认识不明确以及音乐课教学时数过少等。这些现象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这些现象对学校的美育目的的完成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即学生的音乐素养究竟怎样?学生对音乐课感不感兴趣?我们的“教”究竟对“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