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何谓“体验学习”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 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 ,这是间接学习 ;而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称一称、算一算等实践体验 1千米、1吨 ,这便是体验学习 ,两种学习的效果 ,后者肯定优于前者。“体验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去应用实践 ,从而发现知识 ,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 ,解决问题。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提出“再创造”的教学原则外 ,还提出了“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创设情境,探 究千米 师:课前我们一起体验了- 下100米,下面我们来回顾- 下。(播放百米体验录像)你们能 根据走100米的经验来估一估 走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步 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完成,填 好记录单。 组:我们走100米用了1分 43秒,走了160步左右,走1千 米大概要用十几分钟,1600步。 师:那1千米究竟有多远 呢?请同学们和张老师一起坐车 体验一下。(课件演示)这是哪 儿?谁来猜一猜,沿着迎泽大街 走,走到哪儿是1千米?那么我 们究竟猜得准不准呢?一会儿就 知道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制第五册P74“吨”的认识。教学目的1.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使学生感受、想象、推算,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2.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简单的换算。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一、课前调查,让学生感受“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由于“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教学时无法把一吨重的物体搬到教室里来让学生体验、感受,所以在课前可组织…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体验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老师问我们想不想知道-千米有多长,并说让我们在体育课上亲自体验一下-千米到底有多长。  相似文献   

5.
场。【故事】张冬梅《一米的认识》 时间:2009年11月。 地点:浙江大学“千课万人”活动现场。 课堂主要事件:四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米有多长的基础上。为了丰富学生对l米有多长的认识,让学生量一量自己身上哪里离地面足1米:在讲清合作要求后,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学习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新教材第五册第64页"认识'千米'"后,让学生亲自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使这个概念不再抽象、空洞;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品质;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7.
10月31日星期五,天气晴好,早上第二节课,我走进三(3)班教室,对大家说:“今天,项老师将带你们到操场上去上数学课、”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发出了一声声惊叹,继而窃窃私语:“到操场上上数学课?”大家感到非常意外,非常惊奇,等我往下说。“今天,我们到操场上去上数学活动课.我们将去感受100米、1千米有多长之后,请大家写出感受来。”  相似文献   

8.
结合学校"学在雨花台"的校本课程,笔者开设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1千米有多长"。从备课到磨课,再到正式开课,这个过程让笔者对数学实践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促进学生由"经历"形成"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需要依据现状,选择恰当的数学问题;联系生活,感受熟悉的数学情境;尊重主体,开展充分的合作交流;注重体验,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反思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9.
“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千米”是学生在认识了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其进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长度单位。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  相似文献   

10.
一、情境导入1.估一估、量一量。老师手中这根高年级同学使用的跳绳大约有多长?这根低年级同学使用的跳绳呢?估后请学生实际测量。感受: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  相似文献   

11.
较大计量单位的量感形成需要“经验”支持。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1千米有多长”的教学为基础,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确立“1千米”的量感表现。结合案例,提出“真实体验,建立‘量的表象’”“多维感知,丰富‘量的体验’”“先估后测,重视‘量的估计’”等量感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认识千克”这一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先让学生掂一掂,再称一称,直观感知“千克”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实际拎一拎1千克的水果有多重。有了这些感知,学生对“1千克”物体的实际重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中发现一些学生脸上露出成功后的得意神情:这节课内容真是太简单了。于是,我便随机提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认识千克"这一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先让学生掂一掂,再称一称,直观感知"千克"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实际拎一拎1千克的水果有多重。有了这些感知,学生对"1千克"物体的实际重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中发现一些学生脸上露出成功后的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学习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新教材第五册第64页“认识‘千米’”后,让学生亲自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使这个概念不再抽象、空洞;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品质;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请大家用手比划出1厘米、1分米、1米的长。穴生比划雪你能比划出1千米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因为1千米好长,用手没法比划的。师:对了!千米是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时常用的单位。【评析:…  相似文献   

16.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面学生学…  相似文献   

17.
[在体验中享受数学]"时、分的认识"一课,在学生初步认识时、分后,我便以"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干些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体验活动。我先让学生分组做一分钟口算或写字,学生那认真劲儿就别提了。  相似文献   

18.
《课标》中描述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时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体验”是指学生在某种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  相似文献   

19.
蒋守彬 《辽宁教育》2002,(7):113-1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认识‘千米""后,让学生亲自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使这个概念不再抽象、空洞;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品质;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认识‘千米’”后,让学生亲自感知1千米有多长。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使这个概念不再抽象、空洞;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品质;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