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崔雪梅 《甘肃教育》2014,(23):96-96
正有教育专家指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笔者认为,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解决问题就要弄清以下几点。一、什么是提问、什么是质疑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提出问  相似文献   

2.
从当今学生学习面临的问题及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思考入手,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内和课外阅读进行提问,以提高学生质疑、提问、创新意识、学以致用等生物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王守智 《考试周刊》2012,(75):123-12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论观点缜密、有些抽象的学科,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接受一反思一辩证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打破古板说教、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还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打造创新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一、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强化质疑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传统提问在两个方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是提出的问题太难,使学生无法思考或者未能为学生提供思考时间或信息引导,忽视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条件:二是提出的问题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不思考,或者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或者过于简单,学生难以产生思考的动力。学生不想思考,不开展思考活动,就无法提高思考的水平和能力。两个方面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使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不能发挥。而且难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难以有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转变提问观念,改进提问方式,转换提问功能,使学生想思考、能思考、善思考、乐思考,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因思。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究,能思考、善思考夯实基础。“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把提问作为教师“质疑”的工具,只注重问题的深度、难度,而忽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做法。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把提问由“质疑”工具变为“促进思考”的手段。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原理设“疑”,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重点难点之所在的。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思维的发散。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让人探究数学规律的根本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适合学生提问的氛围,创设开放的、学生可自由提问的情境;要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诞生路径思考,站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提问;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传授恰当的提问技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明白何时质疑、怎么质疑。  相似文献   

5.
一、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教师也要努力创设质疑情景,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善于发现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对学生萌发的创新精神及认识,教师要多加保护和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全体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质疑式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始,以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的问题为终,围绕学生的提问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质疑式课堂教学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质疑为主要形式来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质疑——解疑——再质疑"的活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团结合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问题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教师的提问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质疑的开始,是思维的源头,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的具体表现.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功能,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不断启发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精心设置提问,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满腔热情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更要有意识地巧设提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满腔热情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更要有意识地巧设提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梁婵 《广西教育》2023,(4):112-114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建议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充分激活思维,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在这当中,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并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是有效地实施教学引导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了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可通过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宽松环境、给予学生思考和质疑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们平等回答的机会、给予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这四个方面来提高提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思考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难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激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创新的纽带.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孕育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教师需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课堂内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  相似文献   

13.
杜祥刚 《成才之路》2013,(36):60-61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有效提问,这也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前提,可以提升物理课堂的效率。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提问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成才。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呢?  相似文献   

14.
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本文谈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还有另一层意思,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有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质疑。在语文课中恰当地组织开展提问,既能集思广益,使问题迎刃而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现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重视向学生提问,满足于“师问生答”的传统范式,忽视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普遍较弱,出现路不拾“疑”的尴尬状况.有疑问,才会有思考与探索;有思考与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开始.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  相似文献   

18.
李谟武 《新疆教育》2013,(16):91-92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功能。尤其在学习之初,提问在物理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质疑的开始,是思维的源头,是学生主体的具体实现。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可以启发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启发思维、挖掘潜能,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  相似文献   

19.
提问,对于激发求知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必须从几种认识的误区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质疑、求异的心理,进一步走向创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李喜婷 《考试周刊》2012,(21):107-108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高中政治课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质疑"。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发展主体性与独立思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