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因此,公允价值即为公平市场的交易价格,其实质是市场对计量客体价值的确定;但在现实情况中,公允价值是很难准确无误地确定的。本文《企业会计准则》为背景,通过对国际公允价值的计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当前有效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六大会计要素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表明我国财务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论文指出我国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公允价值的运用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和渊源,但是公允价值从某种角度上看是包含其它计量属性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本文拟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市场环境、制度和技术层面上等对公允价值在目前我国能否单独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纳入了各项资产的核算当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一直居于传统计量的主导地位。随着会计外部环境的变化,却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公允价值是按照市场情况或者预计现金流量确定的,但市场环境是复杂性的,预计的准确性又掺合主观判断,这给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是带来不可摆脱的缺陷。但是,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虽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实际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核算中,为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设定了严格的核算条件,体现了我国还是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开展会计核算,这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实际情况。要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经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大力倡导运用面向现在和未来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允价值属性进行会计计量。我国自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为了跟国际接轨也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就导致相关准则中出现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存的现象。结合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和财务人员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用的困惑,特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谈谈双重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问题,从而消除财务人员在这一问题上的疑惑。  相似文献   

7.
尽管学界对公允价值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其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由于资本市场和专业准则制订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公允价值审计实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提高我国公允价值审计执行效果,必须加快制订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相关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在公允价值审计准则中增加有关公允价值披露的审计,在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中明确公允价值评价标准,积极探索提高公允价值审计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扩大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和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的运用更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新准则执行以来,公允价值的应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国引进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和公允性在我国应用的局限以及今后如何更充分地全面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它可以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本定价和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公允价值是近年来一直倡导的会计方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趋同,意味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备受人们的争议。如何有效地发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计量中的作用,已成为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作为一种新的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及计量属性,浅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实施已有三年多.准则中明确了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体现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是公允价值的计量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具有的优越性入手.在会计计量的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适用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会计处理上,采用了更能反映经济实质的处理方式,并适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首次以计量属性的方式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5种计量属性。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其他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探讨。通过比较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并有利于多种计量属性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会计又称市值会计,主要是在进行资产与负债的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时,以市场价值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标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就需要发挥市场作用、优化企业并购重组,从而使得我国企业能够不断地升级优化,适应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效率,就需要发挥公允价值会计的作用。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在并购重组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将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产生重要影响。但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尽善尽美的,公允价值也不例外。通过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完善公允价值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的变化之一是重新提出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的计量上运用了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似。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适应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我国应采取完善市场条件,活跃市场信息,提高可操作性和注重成本—效益原则等措施使得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得以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下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经济正在向世界一体化发展,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质量标;隹既是对公允价值最合理的定位,也是对会计概念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是指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就是资产和负债的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中通过对公允价值的本质和定义的论述,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点,同时论述了公允价值和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20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质疑。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完善过程中,仍将公允价值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计量手段大力推广,且运用越来越广。本文旨在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深入认识及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便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其更好地适合我国的会计实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决策相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会计计量模式面临着挑战,于是财政部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此次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计量的众多领域,势必对独立审计工作带来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基于这一变化,就公允价值计量对独立审计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概括和辨析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以我国公允价值的内在风险和估价风险为切入点,指出我国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及风险规避的制度约束,并在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方面,就如何进行公允价值的审计,提出审计人员在进行公允价值审计之前,应当对审计风险做出评价,应当仔细考虑不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因素,并对进行公允价值评量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进行评估,以确定重大错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