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阳 《高中生》2011,(28):29
一个文明社会最重要的产品是什么?是人。一个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是有素质、有气质、有教养的人,还是脑满肠肥、腰缠万贯却非常粗鲁的人,这是问题的关键。单纯的富裕并不足以使一个文明社会受到尊重,尤其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对国人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崛起,必然要求文化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文明     
正汽车不顾行人呼啸而过,是不文明的,而司机看到行人主动停车礼让,是文明的。不文明的行为让人觉得自己的某种权益受到侵犯,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怒火中烧,而文明的行为让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内心得到滋润,心情愉快。"文明"一词有很多的学术含义,但在普通人话语中,它是一种内心感受,是人是否得到尊重的内心感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意味着对人的尊重程度越高,内心感受越幸福。我们渴望一个文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渴望彼此得到理解,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和爱护。文明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是人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10,(2):40-42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本期介绍11个文明礼仪方面的经典小故事,旨在引导小读者朋友们能讲文明、懂礼貌,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知书达理、有文明修养的人。 —编者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一个与自然相关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解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早期卢卡奇把自然规定为一个社会范畴是错误的,施密特把社会说成是一个自然范畴也并非科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引领和规范人的实践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它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内涵主要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必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学根 《广西教育》2012,(18):29-30,39
“文明素养”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文明”侧重于对人的语言、行为的衡量,外显的成分多一些。“素养”包含的则是人的精神品格、自身修养,反映的是人的思想境界。具体来讲指人与人之间有爱心,对待大自然与各类社会现象有理性,对待身边的事物和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文明素养”既是“高素养”的前提,也是“高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礼让、文明的社会秩序,但仅仅只是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就会损害大多数人的感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从每个人做起,人人做到自律,制度才能有效,秩序才能井然。为人立德要善于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不辞小流成大河,不辞小善成大德,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本基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现代社会,一个基本的文明举止都不具备,基本的文明规范都不遵守的学生,只能是一个落伍于文明社会而不受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小学学校厕所中不仅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有许多的隐患。这一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社会文明的问题。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厕所建设管理成宽敞、清洁、文明、重视人的尊严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作“礼仪之邦”、“文明的摇篮”……由此可见,古人尤其注重学“礼”和行“礼”,并把这一传统延续了下来。文明礼仪,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就个人而言,谦让有礼,落落大方,表明这个人是文明的,有教养的。反之,蛮横无礼,粗野鄙俗,只能说明一个人的愚昧落后,缺少教养。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随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动接受、初步探索、过度征服到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迈入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可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生态文明教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发展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任;学科教学更应主动承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转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自然学科.更具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必然需要在这场绿色文明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育又有了创造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互动共进的过程,是时代赋予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钟琳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6):106-107,126
如同人的一生,文明也存在着生老病死.它的进化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经历着一个曲折的轨迹.换言之,社会文明的进化有兴衰变化,文明地带并不永远是文明地带,文明的中心是可以发生转移的.从最初的文明中心转移影响科学发展到科学发展直接导致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消费,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离不开文明消费。文明消费是一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好运作,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长大了依然如此。有一次,我对一位师长说,我这辈子什么事情都不怕,就怕读书。 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可能有很多,不知有多少人同意我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想在这个文明社会里出人头地,他就需要熟悉,并能够一定程度上驾驭这个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关于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在理论著述里容量更大。为此,我强迫自己读书,尤其是那些经典的书籍。  相似文献   

15.
德育观念:道德知情权和道德使用权——道德为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转型与观念和人的某种断裂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时代处于什么样的文明之中:中国社会当下正在经验着历史上最大的文明冰河的转型初期——从农耕文明(河流文明,即内河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文明转型,这个文明转型需要以世纪来论的时光。这个文明转型应该是人种、气质、道德、文化、精神、生活方式、社会、民族、国家和政府诸意义的全盘转型,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修修补补,  相似文献   

16.
校长的职责与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明社会中,校长是一个体面的、受人尊敬的、重要的社会角色。这首先因为学校是作为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机构和奠定幸福人生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场所。其次因为校长作为社会精英,应该而且有能力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做出反映,提供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以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在富强、民主、文明的后面增加了和谐,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程,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阶段,也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了更明确完整的表述。富强属物质文明建设,民主属政治文明建设,文明属精神文明建设,但和谐是社会文明建设对前三项文明的整合和升华。党的路线和政策是根据人的需要而制定的,最终是为了推动人的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承担着创新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荣使命。校园文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前哨阵地,它既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现实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它又高于现实社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理想、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高校的文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和熏陶作用。高校要以创建文明学校为载体,深人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9.
福柯曾言,人的身体是一个表达空间,承载着历史的积淀。社会的文明在人类的身体上实现时空凝缩,有什么样的文明进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表达方式。我们的身体成了社会的肉身,社会将其记忆刻画在我们的身体上,并通过我们的身体加以传递。因此,幼儿的身体既是一个生理的身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身体,社会的一切规范都体现在幼儿的身体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