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亮 《中国钓鱼》2005,(6):55-55
近几年,随着垂钓活动的发展,使用拉饵的钓法在广大钓友中越来越盛行。拉饵已经不是竞技塘中钓鲫的专利了,在一些水库、野塘等自然水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人使用拉饵钓鱼。有一些钓传统钓的钓友感到在野水域使用拉饵挺困难,其实你只要在钓组配备和饵的状态上稍微注意一下,你也一样能成为拉饵高手。  相似文献   

2.
郁文生 《钓鱼》2008,(1):33-33
冬季钓鲫在我们苏北这里通常是采用定点打窝钓与走动钓相结合的方法。在自然水域水环境较复杂处垂钓时,原则上用单钩钓底,因双钩或多钩垂钓,若遇障碍物极易挂底,给你带来麻烦。单钩钓底以“小钩”为宜,最好是钩坠分离式的。  相似文献   

3.
多数钓者在天然水域钓鲫均为单钩,而不用双钩。其中主要原因是担心在天然水域钓鲫容易造成鱼钩挂底。但笔者经多年在天然水域钓鲫认为:双钩钓鲫要优于单钧,而且可以避免挂底现象。1.如何避免双钧挂底?在天然水域钓鲫,水底较为复杂,水草和杂物较多。初次到某一天然水域垂钓,在没有掌握水情的情况下,要采取“一看、二试、三清底”的作法,清除杂物,为钓鲫做好准备。所谓“一看”就是不要盲目下钧垂钓,先在岸边看好钓点,在此基础上,用钓竿空钩试钓点水域深浅。假若钓钩沉不到水底时,将一小锚钩拴在绳上,用钓竿将锚钩沉入钓点进…  相似文献   

4.
三会鸭鹭     
赵玉堂 《垂钓》2004,(4):26-29
鸭鹭是“白鲦家族”里有名的游泳健将。在自然水域垂钓鸭鹭,通常有独钩跑钓,双钩拉钓和串钩截钓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竿钓使用双钩钓组,是已经流行多年的绝大多数钓友垂钓使用的钓组方法。双钩钓确有优势,尤其是垂钓养殖坑;但也有弊端,特别是野外垂钓的情况下,单是在较为挂底的情况下有时会影响上鱼,还真不如单钩!  相似文献   

6.
使用多钩垂钓,最烦脑线和脑线、脑线和主线互相缠绕。下面介绍一种拴法,不论是拴台钓用的双钩,拴上钩钓浮、下钩钓底的双钩,还是拴串钩,都可防止互相缠绕。  相似文献   

7.
胡浩 《中国钓鱼》2003,(6):33-33
在自然水域垂钓中,我喜欢用双钩垂钓,但在垂钓过程中,双钩经常绞在一起,有时很难解开而影响情绪。我就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了一个分线器,很好用,愿将制作方法介  相似文献   

8.
春光明媚,绿草如茵,大地生机盎然,新的一年钓鱼的黄金季节又已来临。我是个老年垂钓爱好者,每年暮春结伴去赣州市郊溪潭钓鳊鱼,常常获得好的钓绩,并摸到了一些窍门。一、钓组配灵敏钓什么鱼,配什么钓组,才能得心应手。鳊鱼体形侧扁,头小吻尖,腹部银白色,生活在库塘、溪河等自然水域中,属小型鱼类。我采用3.6米长的碳素手竿3根,各竿安装2号优质尼龙线绑2号有倒刺双钩、小漂、轻坠为钓组。  相似文献   

9.
褚孝渭 《垂钓》2007,7(5):31-31
在野塘垂钓有许多技巧,如不能掌握科学钓法,时常令人失望连连。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实钓经验,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野塘钓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使用台湾钓法钓鲫鱼的过程中,连结双钩的两根细胞线是很容易绞缠到一起的,这种现象对垂钓的操作和效果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钓友就采用了各种办法,研制出分钩器,把一根金属丝变成倒丫字形,或者在绑有双钩的脑线中间穿上一小段细塑料管,再与主线连接,垂钓时就可以把两根脑线分开一定的距离,就像一条扁担挑着两只鱼钩一样,大家把它叫“扁担钩”。其实台钓是不用分构器的,“扁担钩”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去采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台钓的钓组中,脑线与主线的连结,一般都要使用能够自由转动的连接环。不使用连接环时…  相似文献   

11.
使用手竿在水流湍急的松花江中垂钓,钓友们都采用无漂落底坠钓法。松花江中的野生鱼吃饵凶猛,咬钩吞饵后急速游走,鱼就把竿头拽得闷了下去,所以我地钓友把这种垂钓方法叫"钓闷头"。"钓闷头"既解决了在急流水域手竿垂钓  相似文献   

12.
胡怀民 《钓鱼》2008,(1):32-32
台钓:台钓,即台湾钓法,是我国台湾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完善得出的一种钓鱼技巧。它从钓鱼的配置、组合一直到垂钓的各种操作技巧,都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钓鱼技巧。它一般是由双钩、铅皮、铅皮座、漂座、台钓浮漂等钓具组成。台钓特点是悬坠、灵敏度可以调节、钓饵松软、不用打窝等。  相似文献   

13.
风云悬坠钓     
不知从何时起,某个东瀛哥儿为钓琵琶鲫,即我们所说的高背鲫,因此鲫习性似鲢,居半水而泳层不定,故悬坠双钩索钓之,此乃悬坠钓法之雏形。尔后传至台湾,又经诸多玩家改进完善,得以演化成今日之悬坠钓法,主要是悬坠钓底层鱼,并规范其动作,装备及配组力求精致,特别是在垂钓理论上大有突破,一改过去静态守鱼为动态引钓,以此钓鱼技法施于淡水手竿垂钓,即大显霸王征兆,所向披靡。80年代末,又由台湾钓人引人推广,悬坠钓法在大陆迅速发展(故俗称为“台湾钓法”),普及之广,传播之快,一如江浪,更似春潮,一时间,中华钓坛沸沸扬…  相似文献   

14.
据我观察,手竿钓者使用双钩和使用单钩的都有,似乎采用双钩者居多。那么究竟采用双钩好,还是单钩好?我经过反复实验,并观察其他钓友的实践,得出这样几点看法: 首先考虑的是上鱼率问题。有人以为两个钩比一个钩上鱼的机遇多,上鱼率高。我以为不尽然。经在池塘使用颗粒垂钓试验,在水底鱼儿密度相同(包括打好窝子与没打窝子)的情况下,使用单钩  相似文献   

15.
野塘钓大鲫     
关新铭 《钓鱼》2013,(6):32-32
从事传统钓的人,都喜欢到自然水域垂钓,并期盼能多钓点大鲫鱼。但野坑、野塘及河道等自然水域的普遍现象是小鲫鱼多又傻、大鲫鱼少且猾,因此往往难如人愿。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尽量多钓大鲫鱼呢?笔者认为,如果垂钓者有一定的野钓经验,选择钓点得当,完全可以做到。传统老钓手都知道,夏秋季节在野塘  相似文献   

16.
要把问题说清楚,还得从三年前说起。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喜欢到野塘和沟渠等自然水域中垂钓。台湾钓法固然先进,但是在自然水域中,尤其是在有水草的地方似乎不太适用,一般采用长竿短线传统钓法。1995年初夏,为了提高约组的灵敏度,我借鉴了台湾钓法中的小钩、细线、悬坠和活动漂座太空豆以及长脑线等。除了仍采用长竿短线之外,还有两点与台湾钓法不相同,一是单钩,二是在钩尾部增加了一个小坠(或制成朝天钩),原因是在自然水域中垂钓,我喜欢用蚯蚓和蝇蛆做饵料,这些钓饵比重小,而台钓中有以饵代坠的问题,为了补足台钓饵的重量…  相似文献   

17.
我家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我偏爱到嫩江边野钓。尽管南方的朝天钩、星漂钓简洁、灵敏、有效,但在我处几乎无人问津。以灵敏著称的台钓,在大江大河中也无一点优势可言。究其原因,就是不符合当地垂钓水域的实际情况。 野钓的特点之一是水阔鱼稀、鱼类繁杂。野钓者使用双钩居多,除中鱼概率大以外,又可一荤一素、一诱  相似文献   

18.
三工 《钓鱼》2010,(4):30-31
所谓浅水,是指水深在30厘米以内的水域。众所周知,在浅水中垂钓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如不采取措施,仍用常规钓法是很难钓到鱼的。钓者只有针对浅水的水情、鱼情,采用适当的钓具和钓法才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话说脑线     
双钩钓鱼是为了提高上鱼率。用双钩并不鲜见,在传统钓中也常有人用双钩,而采用两钩一上一下的配置并由此派生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和“双饵触底”两种不同钓法,才是台钓区别于传统钓的独到之处。台钓使用的是长脑线,曾有人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铅坠的隐蔽性。固然脑线长隐蔽性好,但实际上台钓用长脑线不是要  相似文献   

20.
陈中春 《垂钓》2004,(11):19-22
在既不是江河自然水域。又不是城郊专业钓池的养殖堰塘里垂钓,在钓法上。笔者以为应根据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来考虑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