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介绍家庭"冷暴力"这一概念入手,列举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些家庭"冷暴力"现象,同时列举出由此带给家庭甚至社会的影响,并浅要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社会措施以及法律措施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徽商兴起,这与商人妇给予徽商以莫大的支持不无关系,本文将着重列举商人妇在充当人母、人妻、人妾等部分社会角色时对徽商及整个徽州社会的作用,而发达后的徽商及整个徽州社会回报给她们的最高“荣誉”莫过于贞节牌坊,为了获得这份殊荣,商人妇只能更加束缚于封建纲常礼教。 一、母亲——教子 常言道:“女子虽弱,为母则强”,换句话说,在女子独处的时候,可能弱不禁风,然而在她为母的时候,可能发挥  相似文献   

3.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家庭”两个字,人们莫不感到十分熟悉、亲切,因为任何人的生长、生活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解体,逐渐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私有制小家庭。家庭按婚姻关系把群居群婚的人类分成一个个小的单位,其乃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传宗接代活动的最小集体,因而,被人文学者称为“社会的细胞”。  相似文献   

5.
住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勐宋哈尼族的住屋文化,也集人的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于一体,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家庭制度和社会制度,可析出其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呈现。这一呈现仍旧延续到现代勐宋哈尼族住屋文化之中,对其女性地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这延续的过程中,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一种“文化堕距”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只要你是有心人,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中有好多新鲜事儿涌入你的眼帘,令老一代人为之惊异和深思。 情感“加密” 社会文明的进步调整了人们的认识准则,“各自有个小秘密”反而成了形成家庭民主气氛,维护家庭稳定,保障家庭和睦温馨的必要条件。对夫妻恩爱的内涵有了真正理解的夫妻们,如今十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与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先秦时代 ,儒家就指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 ,强调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并提出儒家伦理思想的总纲领 ,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家齐而后  相似文献   

8.
唐代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自西周以来在家庭内部提倡同财共居 ,反对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在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后都走向了分户析财的道路 ,分家析财成为成为必然的趋势。唐代社会沿用了两汉以来“诸子均分”家庭财产的传统 ,并有所变化。唐代法典及正史文献对唐代财产继承的情况记载极为简略 ,敦煌文书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真实资料。  相似文献   

9.
铁婴 《文化交流》2001,(3):16-19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综观中国近代婚姻家庭的变迁,几乎是与社会的重大变革相伴。自从“六礼”在周朝形成以后,传统的婚姻关系和仪式几千年来较为完整的承袭着,中国的婚姻家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婚姻家庭才开始出现变革,但到了20世纪下半叶以至目前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更具有划时代的发展。如离婚率上升、婚外恋、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外语教师的多语言意识对家庭语言管理的中介作用,作为家庭语言政策研究领域的最微观层面,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了促进家庭语言交流的和谐发展,家庭语言管理的研究则更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该文对山西省高校外语教师家庭语言管理的多语言意识水平现状做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SPSS数据统计分析和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Spolsky (2004年)“语言政策三要素”为理论基础,分析“语言政策三要素”的组成机制及多语言意识的中介作用,为国家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家庭、社会语言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地位是妇女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封建宗法社会里 ,妇女的家庭地位除了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外 ,还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社会习俗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制约。为此 ,本文运用社会学“角色”理论 ,并与多种文献资料相结合 ,分析和探讨唐代女性一生不同时期家庭角色的转换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唐国胜  刘国普 《职业圈》2007,(8S):22-23
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弱势群体,是存在“心理贫困”问题的高危人群,他们当中一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贫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找到出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使这些学生摆脱心理贫困的困扰,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这是节选自《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一篇文章。该文列举了西方媒体在过去一年里对中国的种种误读,并分析了中国屡被误读的原因,发人深思。尽管西方对中国并不乏“正常的解读”,但这样的声音还是太小了。随着西方希望了解中国的兴趣日益增长,“如何避免中国被误读”是对外传播人士需要积极应对的长期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推动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式,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解决家庭困难学生学习问题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和“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建设“资助育人”十项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主要论述了怎样灵活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充分阐述了资助工作在育人中的重要性。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并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及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重点围绕新时期怎样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讨论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君 《职业圈》2013,(36):73-73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都在经受着社会和人性的考验与洗礼。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做为人类文明的实践者,作为救死扶伤的工作载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我们的工作,精益求精,无私的奉献,把我们的爱心,把我们的服务,切切实实的送到每一个患者中去,送到每一个家庭中去,让社会充满和谐,让医院充满爱,让我们的形象变的更加强大,这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共同的努力和创造,尤其在这个“多面”的社会里,是对我们的行为和道德,对我们的责任与良心的考验,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从而构建廉政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先导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则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在社区建设中,首先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利用校园、家庭等教育载体。把社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要以创办“市民学校”、“夜校”和“家庭辅导站”等形式,将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教师为社区教育园丁,青少年为教育主体,德育教育从孩子抓起,文明道德规范从青少年做起。以师德高尚的教师来教育品学兼优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陈友平 《职业圈》2007,(11X):165-166
“双差生”指品学皆劣的学生。现阶段教育的盲区——偏远农村学校留守着为数不少的品学皆劣的“双差生”。文章以多年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经验就农村学校“双差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其现象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做好“双差生”转化工作这个值得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注的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张金峰 《职业圈》2008,(31):32-33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细胞单元之一,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符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之间和谐、稳定、有序的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公司外部及内部的和谐,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达到企业的“外顺内和”呢?  相似文献   

19.
木兔之冤     
常毅 《生态文化》2010,(3):29-31
木兔——猫头鹰,之所以常常被世人误解,缘于人们对它太缺乏了解。这里列举的实例,仅仅是众多“冤案”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群居     
田夫 《生态文化》2002,(3):62-62
人类普遍以家庭为单位,以社会为群体,生活在一个区域里。动物们则要么独居,要么群居。独居或群居是以它们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比如虎,虎是动物种群里典型的独居,虎独居,自有它的道理..虎是“山林之王”,如果一山居几虎,即使它们自己不打得死伤殆尽,也得把满山的动物们吃光,这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