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山学院学报》2016,(5):76-82
哈尼语垤玛话等比句的典型结构模式有"比较主体+比较客体+na42+比较结果""比较主体+比较客体+sηa42dy33le33"及"比较主体+比较客体+?a42dv22le33"三种,其结构模式各有特点。哈尼语垤玛话等比句按照语义范畴又可以分为"肯定式""否定式"及"疑问式"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法和词汇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部分,但一些新的理论提出了词的组合模式(句型结构)显示了词汇和语法两者可以进行有益的结合,所有的词都有它的句型结构,且有相同句型结构的词,有相似的词义。学习者在学习中应注意词汇与语法学习的不可分割性,并在学习中注意语言学习的四个重要方面:理解、准确、流畅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邵阳话中,反素词“来回”除了可以用作动词、名词、情状副词外,还具有情态义和篇章义,这在汉语方言中较有特色。其表示情态意义的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与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其他反素副词具有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但不一定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而可能是通过隐喻途径直接产生的词义引申现象。“来回”在语气副词用法形成后发生了语法化,还产生了话语标记等用法。由反义对立式动词性语素组合起来表达情态义,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述补结构是哈尼语的重要句法结构之一,哈尼语述补结构具有能产性强、语法化高、存在反响型补语和无标记性的特点。从结构上可以把哈尼语述补结构分为粘合式和组合式两种。本文从共时角度对哈尼语和汉语述补结构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揭示其述补结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英山话的“NP1 让 NP2 VP 它”这个特殊句式表达的是对未然性事件的使然性处理,强调某种结果的实现,传达一种不满、责备的意味。这个句式中的“它”既可以复指NP1,也可以复指NP2;“它”既是一个语义成分,又是一个语法成分:作为语义成分,“它”帮助表示使役义,没有复指的这个“它”则表示非使役义;作为语法成分,“它”有成句功能,不能替换,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6.
郭莹 《海外英语》2012,(21):224-226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汉语被动句语法化进行比较。从语法化和语法结构体两大层面入手,分析英汉语被动句在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相似、相异、相关的语法现象背后的特征,发现:英语被动句的语法化程度要高于汉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则由于动词没有形态的变化,需要借助其他形式来帮助展现其句型特征。尽管英汉语被动句在句法形式上虽然有差异,但是在表达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上机理还是可以相通的。  相似文献   

7.
拉祜语有被动范畴。被动句是拉祜语语法系统中的一种独立句型,它与主动句在语义及句法结构上存在本质性差异。由于拉祜语是SOV型语言,因而宾语话题句与被动句有时重合,但二者并不等同。拉祜语以受事者前置的语序和结构助词τηα21作为其语法标记。τηα21是一个多功能的结构助词。拉祜语的被动句属分析型、不发达型。  相似文献   

8.
句型从根本上是模仿、套用和活用的典型造句套路。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常有把句型只作为语法例句。在教学中,句型是独立的,它和语法规则,例句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语法规则是知识性的,语法例句是为描述语法规则服务的,句型是模式性的,是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服务的。语法规则首先要求认识,句型首先要求模仿。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能把句型材  相似文献   

9.
“吃”字被动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吃”字句是一种以“吃”字来表被动义的被动句。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消亡于清代,是汉语史上特定阶段的特殊句式。考察其发展过程及语法化机制,对于汉语被动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英语教学中,句型是独立的。它和语法规则、例句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语法规则是知识性的,浯法例句是为描述语法规则服务的。句型是模式性的,是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服务的。语法规则首先要求认识,句型首先要求模仿。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能把句型材料完全当成语法材料对待。那样,学生识辨和构成句子的基本功就不会过硬,以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