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上,乘火车去济南。 天上,乘飞机去上海。 地上,租汽车去天津。 海里,坐大船去大连。 国安,我们与你形影相伴。 1995年10月8日,’95甲A联赛第16轮的大连、北京之战,是本轮最让北京球迷关心的一场比赛。 如果北京国安队能在客场战胜大连万达队,那么他们还有望问鼎甲A冠军。 输球,则有可能被挤出前三名。 北京国安队在1995年联赛和多场国际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让狂热的北京球迷已不满足于只是在主场的呐喊助威,大家更希望让国安将士在客场也能看到国安旗帜和北京球迷的身影。所以,这才有了李劭、王文、李罡等热心球迷出面与当地旅行社组织了这次跨海登陆活动。  相似文献   

2.
4月14日。1200名大连人在18000个天津人的“包围”中无所畏惧地“兴风作浪”…… 这就是1200名大连球迷包船赴津为大连万达队首战天津三星队助阵的现场即景。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一直在全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深圳人眼里的外地人都是穷人,在上海人眼里的外地人都是乡把佬,在北京人眼里的外地人都是自己的下级。如今似乎可以添上一句话:在大连人眼里的外地人都不会踢球。不能怪大连球迷牛气,在牵动全国球迷8年的职业联赛中,大连居然拿了6次冠军,他们就是中国的曼联和拜仁慕尼黑。这还不算,有人统计,建国后的第一支国家队中,竞有三分之一来自大连。五十年来,大连为国家队输送了超过百名国脚。于是,大连选择足球作为城市的名片,大连选择足球显示自己的强者地位。曾有大连人提出,大连必须有追赶北京、上海的雄心,但时任市长的薄熙来说,这不可能,小弟弟就是小弟弟。但大连至少在足球上弥补了不能当最大最好的缺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矗立着一座巨型足球,这是大连人的骄傲和梦想。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北京球迷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北京球迷热情、文明、懂球,但又稍显急躁,惊天动地的京骂遭到了全国媒体的口诛笔伐,也几乎毁掉了北京球迷的全部优点。新年伊始,在国安俱乐部球迷协会会长王文的协助下,记者采访了数个铁杆球迷。昔日“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球迷还会一往情深地爱着国安吗?他们眼中的国安到底如何呢? 教练某甲:去年国安队取得第三名的成绩,沈祥福教练功不可没。他比较会用队员,队伍凝聚力强,教练、队员、球迷都融合到一块儿了。只是,什么时候才能拿第一,不能只提口号。我  相似文献   

5.
王文,原北京公交公司的一名团干部,几年前辞去了公职,开起了“球迷餐厅”。1995年他与北京球迷远征军领袖李劭共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陆海空助威团,轰动了华夏。 1996年3月,他又参加赴马来西亚远征团。 这位著名球迷说:只有到了国外,你才能体会到输球意味着什么。 这位球迷还说:中国球迷的热忱与执著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球迷抗衡,但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亟待……且听五文自述  相似文献   

6.
王文,原北京公交公司的一名团干部,几年前辞去了公职,开起了“球迷餐厅”。1995年他与北京球迷李劭共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陆海空助威团,轰动了华夏。1996年3月,他又参加了赴马来西亚远征团。  相似文献   

7.
再论球迷     
李:上次跟您聊起球迷这个话题,总觉得言犹未尽。听您分析了中国球迷的地域色彩,很是精辟。不过,我总觉得中国球迷的整体特征——也可以说整体意识吧,从一开始就盖过了其地方色彩。比如说,中国球迷四大天王罗西、“小平头”、“小地主”、“小皮球”,你不能把他们区分成川味或鲁味、粤味什么的,他们亮的是一面旗帜,而对面看台也似乎永远找不到自己的“敌人”。  相似文献   

8.
球迷的家     
在北京市体委附近,有这样一家与众不同的餐厅——球迷餐厅。这里聚集着全国各地的铁杆球迷,其中当属北京的球迷为最。球迷餐厅开办于1992年,老板名叫王文,职业有两个:一个北京社会科学院的一名管理人员,二则是个“称职”的球迷。近日,记者专门走访了这位好心肠的老板。谈及怎么想起办这样一家餐厅时,王文娓娓道来。“我办这个餐厅就是想为广大球迷朋友搭桥,让球迷朋友进行语言交流、感情传递有个地方,让他们无论在国家队或国安队赢了球或是输球后都能得到内心的宣泄,畅所欲言的抒发自己的体会,还有一点就是往往球迷只能在运动场上看到球员,而他们更希望能和球员们面对面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天,我为球迷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场所。当然,作为球迷,这也是我本人的由衷之言,所以就办起了  相似文献   

9.
7月23日,北京国安队在’95飞利浦足协杯半决赛第一回合的比赛中,以2比1力克来势凶猛的山东济南泰山队。这一结果,也使准备组团赴济南观战的组织者长出了一口气。然而,济南球迷江涛的跳楼自杀,又好似火上浇油,给这次本来很有意义的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国安队在近期一系列比赛中的出色表现,狂热的北京球迷已不满足于只在主场的呐喊助威,更希望让国安队员在客场也能看到国安的球迷和旗帜。所以,这才有了丹侬集团  相似文献   

10.
足球已是大连的一张名片,而大连的球迷则是这张名片上的一行闪亮的文字,了解大连球迷的人都知道,大连球迷能成为文明的大连人,其间凝聚着大连球迷协会的心血,为了重塑大连球迷的形象,会长于辉等一批热心协会工作的同志,抛家舍业,以极大的热情,把协会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记得前年,记者曾随北京国安队到过大连,那时的大连球迷实在是难以称其为球迷,比赛中一阵阵带着海  相似文献   

11.
球迷信箱     
方言 《篮球》1995,(10)
(邮编100013)北京和平街一中金鑫:我是一位狂热篮球迷,已有5年球龄。我发现篮球已进入我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方言主持人,我非常支持黑龙江球迷陈慧峰、北京球迷殷宇平等人的建议,举办一些球迷活动。要知道,真正的球迷将篮球视为己业,融入生活。足球已有了“喜乐百队杯”、“PUMA街头足球赛”,可见企业还是愿赞助体育赛事的。建议与NIKE(耐克)这样的公司联手搞一些活动。最后献上一首诗以表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3日,从五湖四海云集北京的各地球迷最早体验的感情便是五雷轰顶。当他们满怀希望来到首都时,才发现他们多年维系起来的“关系网”在这一天全部断线了,他们在北京的球迷朋友、记者朋友、足球界朋友统统爱莫能助。他们太不容易了!与那些焦急无票的北京球迷不一样,他们已经做了巨大的经济和感情投资,一旦看不上这场球,白搭进去几百元不说,他们怎么向各自的球迷协会交待?几个月来,他们眼巴巴地等着看这场球,其中最早预约这场球的  相似文献   

13.
郝海东的勇猛只是在足球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下了球场之后,他就是一个温和的人,一个很容易亲近的人。见到郝海东,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球场上那个锐不可挡的郝海东。 在龙潭湖国家队训练基地,郝海东被一大群球迷围着签名。他坐在石阶上,很认真地给每一个球迷签名。每一个得到签名的球迷脸上都显示着心花怒放。 问他为什么对球迷这么好,他说:“比我成绩好的运动员多的是,我只是选择的项目比人家好罢了。而足球没有球迷的支  相似文献   

14.
球迷论坛     
中国男队兵败吉隆坡引起了全国球迷的巨大反响。短短一个月,编辑部已收到了近千封读者来信,对中国队的失利,大多数球迷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与宽容,还有一些球迷。则对中国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为中国队献计献策,尽管这些观点是见仁见智,但球迷的热情却令我们感动,再此我们摘发了几位读者朋友的来信,希望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出广大球迷的看法。蔡振华排阵胜一筹瑞典队准备更充分从排阵名单来看,蔡振华胜出一筹:刘国梁抓瓦尔德内尔,孔令辉逮佩尔森,刘国正收拾卡尔松,正中中国队的下怀。但瓦尔德内尔、佩尔…  相似文献   

15.
6月4日,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杯上亮相的日子。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队之战,国内上万名球迷赴韩现场助威。中国队以0比2失利后,记者见到一位球迷,他有点担心地说:“听说中国队在西归浦的驻地有好几家赌场,希望他们不会因为一场失利而去借赌浇愁。”  相似文献   

16.
北京球迷终于完成了中国足球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往返跋涉逾万里、海陆空立体赴客场助威。他们带着家乡无数球迷的嘱托,带去对家乡球队近似疯狂的挚爱,带回了他们疲惫不堪的身躯与嘶哑的声音,还带回了客场球迷可以理解的恨……在球迷的眼中,这的确是一次浩浩荡荡、气势磅薄的举动,在另一些人眼中,却认为是球迷间流血互殴的先兆。站在不同角度乃至职业观察,双方的结论也许都有道理。在迈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域球迷的文化特性很值得我们研究,从一个城市对足球的钟情,也能观照出该地域的人的文化品位、消闲与生活方式、传统与现代的变革。北京是个很独特的球市,曾有人预言,别指望国内比赛能在北京火起来。北京人见世面多,什么高水平球队、重大比赛,北京人都不愁看不见,也绝没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心态。职业联赛后,球市发生了转机。当然,这个转机来源于球队发生的巨大变化,北京国安队以“抢快灵”的鲜明风格在职业联赛初期的足坛上独树一帜。久已对进足球场看球兴趣不浓的北京球迷一下被“挑动”起来。而“国安永远争第一”符合了北京人的首都意识,北京人坐在看台上也不想低人一等。北京人在球场寻找着这座城市的凝聚力,也在寻找着某种失落。由于首都多年来一直享受着优惠政策,50年代各地的很多体育精英留在了北京,直到70年代末,北京的体育仍是全圆前两名,但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北京体育退到第二集团,北京的体育迷不满足于这种状况。北京国安队曾如一匹黑马杀出,且不时露出点儿冠军相,北京的球迷也就更来劲儿了。1996、1997年足协杯北京连拿两届冠军,不少在场的球迷就像家中遇到了什么喜事,有的甚至在看台上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18.
谁算球迷     
李央(以下简称李):听说你们作家圈里很有几位属于铁杆球迷,似乎你这位兼干体育记者的难入此列。 肖复兴(以下简称肖):球迷这个概念其实很难界定。有人很少去球场,讲起贝肯鲍尔、马拉多纳好比谈论邻居家的小孩;有人去了球场,不见得懂得越位、角球,单图在看台上随大流跺跺脚练练嗓来点儿发泄,至于我…… 李:你好象属于另外的第三种或第四种球迷。  相似文献   

19.
北京沙龙网球公开赛主办者费心拉球迷顾矾中国的网球虽远不如足球迷多.可网球热正在年青学生中逐步升浊.10月的北京沙龙网球公开赛又在球迷中添了把火。参赛的选手中颇有几位球星。比赛中全力以赴。而半决赛和决赛的门票,才分别是20和30元一张。比起来,花上百十...  相似文献   

20.
球迷轶事     
出国之前,我不是球迷。出国以后,我不自觉地变成了球迷.因为我生活在意大利米兰——AC米兰的故乡。意大利球迷的特点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火车上、飞机b、办公室、宾馆,甚至公共厕所里,到处是操共同“球语”的球迷。不分男女老少,无不显出对足球的钟爱,几乎是到了全国皆“谈”的地步了。意大利球迷也是拉帮结派、各立山头的,什么米兰球迷、Imter球迷、Juve球迷……五花八门,凡有其队就有其“迷”。这“迷”那“迷”,到了1998年世界杯一举行,都“迷”到一起,一致对外了。AC先生米兰神力无边’98世界杯在法国举行之前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