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邹静蓉 《时代教育》2012,(21):171+177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才能保持课程的活力,才能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生机。《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学中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实验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出了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是道路与桥梁类专业的一门实践基础课程。针对本科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有限教学资源的支撑下,从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措施。课改思路突出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  相似文献   

3.
对改进后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最佳沥青用量、动稳定度等指标与传统沥青混合料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改进AC-25型、改进AC-20型、改进AC-13型比传统型沥青混合料AC-25I、AC-20I、AC-13I的沥青用量分别节约8.5%、8.2%、14.3%;改进型混合料动稳定度分别有相应提高;路面芯样图片显示改进型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形成了更好的骨架嵌挤型结构.足见改进型沥青混合料比传统沥青混合料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根据社会对工程人才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要求,结合目前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引入项目教学法、实施现场教学法、加强教师的工程素质及改进课程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提高结构力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计划,以提高我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培养目标,针对《工程力学》课程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特点,我们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到编制适合"卓越工程师"的教材,以及工程实例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中作者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中所要承担的新任务作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立足卓越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整课程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整合并共享课程资源等多方面着手进行了课程建设。实践证明,课程建设的相关措施丰富了工程实践教学的内涵,拓展了工程实践教学的外延,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能力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对于培养未来真正卓越工程师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入手,通过对"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解读,介绍了笔者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程考评体系等方面的探索,总结上百位研究生反馈的教学建议,为"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培养中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及其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班是长江大学秉承"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设置的特色班级,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石油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质量工程师"为目标.《钻井工程》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分析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钻井工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钻井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三个方法,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完善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9.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对于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乳化沥青的工程性质,进行了乳化沥青-水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通过击实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密度试验、劈裂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结果表明:各项路用性能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手工拌合方式的干密度要小于通过机械拌和方式合料的干密度。因此建议室内拌和混合料时,宜采用机械拌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特种加工课程是高校本科教学阶段培养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文章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满足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探讨了特种加工课程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一项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本文以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为例,以现有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为基础,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探讨适合"土建类"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新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方式,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此项教学改革适用于所有土建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班。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选择、矿料级配、配合比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据生产实践,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比例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电热鼓风加热、微波加热)和不同搅拌方式(振动搅拌、传统搅拌)制备再生沥青混合料,并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通过浸水汉堡车辙试验、半圆弯曲(semi-circular bending,SCB)试验、overlay test (OT)试验、动态模量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CT扫描对RAP掺量为5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宏微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和振动搅拌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反射开裂和抗疲劳性能,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动态模量有所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仍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改变加热方式和搅拌方式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搅拌方式相较于加热方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微波加热和振动搅拌均能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孔隙分布状况,降低混合料内部的孔径;为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性能,可采用微波加热和振动搅拌生产再生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4.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是培养卓越机械工程师的核心课程。针对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和网站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案,保证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谈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阳离子乳化沥青的特点及其拌制沥青混合料与热沥青拌制混合料的不同,阐述了修正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的要点及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过程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对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对过程控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突出实践能力等措施,提高过程控制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以"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案例,论述了CDIO的教学理念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高度融合性,介绍该课程设置和布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CDIO全过程等,从而达到在卓越工程师订单班中实现CDIO教育模式的目的,以期对其它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并进一步提升卓越工程师订单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原材料质量控制分为进场质量检测和原材贮存质量管理两部分。沥青、集料、填料作为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是影响混合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才能实现原材料到优质沥青混合料的良好转化。  相似文献   

19.
乳化沥青是一种含有水的沥青粘结材料,具有不同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成型机理,采用传统的标准马歇尔设计方法不能适应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因此,在试验方法中要考虑乳化沥青的特性,采取相应的试验方法、成型和养生措施,尽可能模拟现场实际情况,使室内试验结果具有指导现场施工的意义。论文对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法中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用初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成型再修正马歇尔试验进行混合料设计,并提出混合料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采用SBS改性沥青、对四种不同掺量添加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开裂能力及水稳定性的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Duroflex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低温抗裂能力,水稳定性也有很大改善.使用该添加剂增强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力,解决路面早期损坏问题,改善公路路面技术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