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老家的含义     
把过年很当回事的人,多半是有老家的。有老家的人过年可以有一个大动作——预定车票、机票,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相似文献   

2.
老家     
把过年很当回事儿的人,多半是有老家的。 有老家的人过年可以有一个大动作——预订车票机票,购买各式礼品,将手头的一切事情暂告一段落——回老家。 回老家的意义要等踏上了老家的土地才能真切体味,它是一次检阅与被检阅。首先你要接受老家所有的亲人及乡亲们的检阅,你学习成绩优异,你赚回了很多钱,你带回去俊俏媳妇,你升了一官半职……你是乡亲们的荣耀,你不能有负他们的期望。同时你也要看看老家的变化,村里新修了水泥路,村办企业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家在常德。我们一家不在长沙过年,就回常德老家过年。到底到哪过年更有意思,我和奶奶的意见很不一致。奶奶认为到常德老家过年才有味道,家家户户又是杀猪  相似文献   

4.
<正>沈从文一个人游荡在山水风物间,我曾以为铁定是孤独的,可合上《湘行散记》,我却莫名有些心安。曾几何时,我不懂为什么我们在富阳已经有了一个家,爸爸还会有一个"老家"?大人的解释很简单——那是爸爸以前的家。爸爸的老家在福建莆田,离我们居住的地方很远,自打买车以后,每逢过年,爸爸就盼着回老家。  相似文献   

5.
回老家过年     
邱玥煐 《红领巾》2014,(6):48-48
今年,爸爸早早就对我说要回老家过年。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有两年都没回老家过年了吧!以前在老家过年的情景一下子浮现在我眼前——孩子们在一起尽情地做游戏、放鞭炮,叔叔伯伯们舞狮子、赛花灯,每样活动都让我记忆犹新。我想,这下子可有我玩的了,不像在县城,就我们一家子,也没人陪我玩。  相似文献   

6.
挖地菜     
刘乐萱 《新作文》2011,(6):16-16
今年春节,我随爸爸、妈妈一起回信阳老家过年。回到老家我发现老家与城里不一样,这里的路没有城里的平、没有城里的宽,也没有高楼林立。但是,我却觉得老家有老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家在山东肥城,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肥城老家过年。  相似文献   

8.
打糍粑     
回乡下过年可热闹啦,有许多城里人无法体会到的乐趣。你看,快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蒸甜酒,杀年猪,做年糕,新年的喜气日益浓烈。我们一家三口也像往常一样赶回老家过年。奶奶见儿  相似文献   

9.
年猪往事     
黄家双 《家长》2015,(2):50-51
人在孩提时代的很多经历,时隔多年后仍然清晰地停留在记忆里。要过年了,思绪的触角时时伸向那久已尘封的往事。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由,当初幼小的心灵才装满了对过年的独特情愫。我的老家在农村,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境殷实的人家都要宰头大肥猪过年,一半过年吃,一半腌起来留到打谷子的时候吃。农村里的孩子没什么好玩的,到了年底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紧跟在杀猪人的屁股后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女儿: 今天是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音节,在这个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按中国传统民俗,春节这天应当全家人团聚.咱家过年一向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此前,我们既有与你爷爷奶奶一起过年的时候,也有和你姥姥姥爷一起过年的经历.近两年,因爷爷、姥爷都已辞世,情况有所改变:奶奶平时与在老家工作的爸爸生活在一起,入冬就会被在外地的叔叔接去过年:姥姥平时会来我们这里长住,到了春节,还是喜欢按旧风俗与你舅舅家团聚.  相似文献   

11.
老家     
过年的时候,我跟着爸爸妈妈回了趟老家。临行前,爸爸买了很多水果、生活用品等东西。我觉得很奇怪,在老家买不到这些吗?  相似文献   

12.
山里风俗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到老家千岛湖过年,别提有多兴奋了。山村里过年,与城里真不一样呢! 丰盛的年夜饭,许多菜肴与城里的不同,好多是山里的特色菜,别有一番风味。吃过年夜饭,大家就围坐在火盆边,边烤火边看电视。  相似文献   

13.
没有充分准备就带着孩子回乡过年如果您打算带孩子回家乡过年,应该在行程、行李乃至心理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去年我带着6岁的女儿从武汉回河南老家过年,春运时的拥挤是我始料未及的,尽管我们买到了卧铺禀,可是拥挤的人流还是让女儿受了惊吓,再加上河南比武汉冷,她一到老家就生病了。生病以后的她特别“作”,晚上睡觉时一  相似文献   

14.
过年     
在北京过年,年年基本上相同。1996年年关将近,我想换个环境,过一个有新鲜感的、有意思的春节。于是,我去了山西平遥县——我的老家过春节。腊月28日,我与奶奶、姑姑一起回到了平遥。在这过年确实与在  相似文献   

15.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八岁那一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  相似文献   

16.
过年过节,同伴们最常叨念的就是回“老家”。印象里他人所谓的“老家”,多美的地方:宁静的池塘,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老实忠厚的乡亲们,泥泞而古朴的小道。还有个美丽的名字:故乡。户口簿上说,我也有“老家”的,爷爷的爷爷在那里种过地,还是上海的某个挺不错的县  相似文献   

17.
在乡下过年     
1964年,捱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老家开始复苏,变得稍稍有些富裕,父母决定让11岁的我回乡下过年。一踏上乡里的土地,年味立时扑面而来——家家都在打糍粑,做豆皮,炒花生,户户飘出来的香味诱得我跑了东家奔西家。每到一家,好客的乡亲们就会亲热地摸着我的头,问问我父母的情况,然后端上刚烙好的豆皮,或是往我的衣袋里装满热乎乎的花生。入夜,在煤油灯下,许多人家都在自制一种小拉炮,供孩子们过年时放。我也学做了几十个,第二天试着一拉,居然炸响了。我兴奋地蹦了起来——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快活呢!  相似文献   

18.
老家的春节     
<正>我的老家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与湖北省、江西省交界,是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猪肉,二十七杀鸡鸭,二十八过年啦!”你知道这首民谣说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吗?没错,是春节。我老家过年比较特别,尽管大年三十也会庆祝,最隆重的却是腊月二十八这天。据说之前村子里的大户人家都会请一些长工干活,会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感谢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请大家吃顿饭,然后回家过年。因此,我们这里就有了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习俗。  相似文献   

19.
过年记事     
赵凯宁 《作文》2023,(2):42-45
<正>进入腊月,过年便成了中国人挂在嘴边的话题。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打算。过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光。可也有让他们头疼的事儿——语文老师很可能让写“过年记事”的作文。看清楚,“过年记事”,写记叙文,那你知道怎么写吗?有个小孩子很可爱,他连珠炮似的问我:什么是“过年”?年该怎么过才好?“过年”这个词是名词还是动词?……这,还真需要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20.
母亲·年     
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母亲在哪里,就到哪里过年。因此,这些年来,我总是回故乡过年,让漂泊的心回归温馨的港湾,在母亲的身边团聚,欢欢喜喜,感受亲情。而这也正是母亲最幸福最开心的日子,她说,只要我们都回家,她干什么都痛快,吃什么都香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