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墀德祖赞时期是吐蕃王室主动和有意识提倡佛教的一个开端,佛教真正对吐番社会发生影响也始于这—时期.墀德祖赞时代正处于吐番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与转折的时期.噶尔家族专权对吐蕃王室的冲击与震荡,王室与大臣的紧张关系,以及吐番对外扩张大获成功而导致其社会的极端世俗化发展等,导致墀德祖赞为了寻求社会安定、维护统治权力的需要而提倡佛教.  相似文献   

2.
吐蕃统治敦煌期间,在敦煌大兴弘佛之举,举措之一便是赞普墀祖德赞发起的大规模的抄经活动。为了完成赞普的弘佛意愿,僧相钵阐布贝吉云丹和墀祖德赞的王妃贝吉昂楚亲赴敦煌指导并亲自参与了佛经校对工作。在吐蕃官方政令的强力支持下,吐蕃在敦煌的抄经制度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本文将就吐蕃敦煌抄经事业中的惩治举措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赞普赤德祖赞年少继位,由祖母没禄氏辅政。为稳定局势,吐蕃于景龙元年(707年)向唐请婚。中宗封宗女为金城公主许嫁吐蕃。景龙三年吐蕃遣大臣赞咄赴长安迎亲。次年,唐朝命左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着数万段锦帛和大量的工匠入吐蕃……开元十九年(731年),唐应金城公主之请,赐《毛诗》、《礼记》、《春秋》等书。  相似文献   

4.
在吐蕃历史上,聂赤赞普被称为"藏地最初之王"。从聂赤赞普起到达玛乌冬赞,吐蕃赞普共传了四十三代。其传承方式有父子传承,也有兄弟传承。对吐蕃赞普究竟实行何种方式的传承制度,前人的研究未有专门涉及者。本文就这一问题,以藏汉文史料为主要依据,将吐蕃王朝时期赞普王位的更迭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吐蕃王朝的赞普王位继承制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西藏山南隆子县卓卡寺保存的吐蕃时期专供赞普御用的<喇蚌经>,与敦煌藏经洞所出藏文写经<十万般若颂>内容和形式完全一致,部分抄经生与校经师的姓名也相吻合,又据相关的背景资料,可知这批经页为吐蕃统治时期在敦煌抄写并运送至吐蕃本土供奉于赞普的.<喇蚌经>是西藏地区保存下来的写经,它反映了敦煌在吐蕃历史特别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吐蕃王朝由藏族祖先吐蕃人于7世纪的唐王朝时期所建。该王朝与唐朝结成了"和同为一家"的关系。它的建立者是吐蕃的杰出赞普(吐蕃人对王的称呼)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生于617年,死于650年。他的父亲是西藏高原吐蕃雅隆部落的赞普。据说,少年的松赞干布曾经剽杀狂  相似文献   

7.
李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11):45-47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对佛教的扶植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当前关于吐蕃联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吐蕃赞普娶妻方面,对吐蕃公主外嫁则研究甚少.文章试图从吐蕃公主外嫁的史实、联姻引起双方关系的变化和其特点三个方面对吐蕃公主外嫁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0.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李其琼敦煌唐称沙州,于建中二年(781年)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回河西十一州,恢复唐制前的67年间,瓜沙诸州均在吐蕃势力控制下,因此称唐代中叶的敦煌艺术为吐蕃时期。吐蕃世居西南边疆,在赞普松赞干布的治理下...  相似文献   

11.
传世史籍简略地记载了康太和于733年随幽州节度副使乌知义参加对契丹的战争;敦煌文献P.3885抄有一篇《前大斗军使将军康太和书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及相关文献,记录了唐与吐蕃在河陇的战争,可与传世史籍、敦煌藏文文书P.t.1288相印证;新刊布的《唐康太和墓志铭并序》提供了关于康太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前贤时彦对这些敦煌文献和墓志研究甚夥,但错讹疏漏仍有不少.本文在前人基础上重新校录文本,并对凉州磻和粟特人、诸卫和率府官的阶官化及内供奉射生、河陇使职与唐蕃交争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全面抉发唐代粟特军将康太和史料的学术价值,揭示其跌宕起伏的生平经历,并窥察粟特人在唐朝边防中的作用及宫廷宿卫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敦煌文书P.3568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的译者吐蕃沙门无分别进行了考证,认为他就是汉藏传世史籍记载的赞普赤松德赞和赤德松赞在位时期的吐蕃著名僧人朗巴弥垛巴(rnam par mi rtog ba),又称为南拨特计波.<普贤菩萨行愿经>在吐蕃、汉地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敦煌文书中保存有多件汉、藏文译本,对研究吐蕃佛教史、唐蕃交流史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晚唐直相周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东 《天中学刊》2002,17(1):85-89
牛李党争左右着晚唐政局,几乎每个官员都有党派背景,周墀是牛党中的重要人物。然而周墀并不热衷于朋党之争,他是人比较务实的人。担任地方官,他做了不少有益于百姓的善政;作为宰相,他敢于直言进谏,勇于抵制官场上的不正之风,善于识别和提拔人才,当然,他也称不上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宰相,因为他当政期间并没有对晚唐腐败的政治局面进行刷新。总体而言,周墀是以正直爱才而称誉晚唐的一位名相。  相似文献   

14.
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瓜州节度使是吐蕃占领瓜沙地区后将其本部的军事部落联盟组织与唐代的节度使制度相结合、在瓜沙地区设置的一种吐蕃域外军政机构 ,隶属于吐蕃东道节度使 ,其辖区为瓜沙二州 ;又是吐蕃统治敦煌的最高官员 ,把持着瓜沙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宗教各方面的大权 ,是吐蕃赞普在该地区的最高代言人 ,在唐蕃争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达玛禁佛运动的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王朝最后一位赞普达玛在位期间发动了第二次禁佛运动,标志着吐蕃王国的佛苯之争达到最高潮。本文试通过分析佛苯之争和吐蕃王国的统治基础,探究达玛禁佛运动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成为俄罗斯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俄罗斯利益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主体,对俄罗斯的政治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双重影响。其积极影响有:对政治参与扩大和政治社会化进程的促进;对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制约;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和探索;推进俄罗斯外交决策的转变;其消极影响有:消解中央政府的权威,形成寡头政治;利益集团的游说和俘获成为俄官员腐败的重要外因之一;地方利益集团的兴起造成地方分离主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寡头政治参与使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局更加动荡;阻扰俄罗斯的立法公正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双重影响,对于积极治理利益集团,处理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很早就在我国青藏高原过着农耕和游牧的生活,原为羌族的一支,唐朝时称为吐蕃。西藏人民同祖国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迟在公元7世纪唐朝的时候,唐蕃之间就有了友好往来。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  相似文献   

18.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征服了周围各部落,完成了统一西藏高原的事业,使吐蕃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和强盛改变了西部各民族的历史,生活在我国西部的其它民族,如羌族各部、吐谷浑、突厥等,有的因吐蕃的兴起受到威胁,有的因吐蕃的扩张被吞并,在青海生活达三百年之久的吐谷浑即是一例。吐谷浑一度称雄于西部诸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9.
张燕 《甘肃教育》2008,(3):59-60
唐朝时期.西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成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它不仅对拱卫关中、牵制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丝绸之路三道的安全与畅通。另外.河西、陇右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一地区的军事策略是否得当.政局是否稳定.不仅关系着整个西北地区的命运.同时也关平着大唐王朝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一、线索与特征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461年,包括五代、辽、宋、夏、金、元的历史。这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1.从政治上看。(1)政局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时期经历了五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