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组诗学论文结集为《论新诗现代化》出版。这些论文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最高水平,其指归是中国新诗现代化。袁可嘉构建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诗的特质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指明现代诗是“包含的诗”,是“新的综合传统”,现代诗必须“返回本体”,戏剧化是中国新诗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3.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4.
学界普遍忽略中国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因素——哲学要素.新诗哲学精神的理想愈来愈倾向于探究这个世界背后的神秘,追求宇宙真理.这与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人间表达区别开来,表现了新诗现代性的最核心要素.在理论上,王国维最先提出这一诗歌理想,以为诗歌与哲学一样,目的是求真理——天下万世之真理.这是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标志.王国维的首倡之功功不可没.“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摩罗诗力说》涉及到现代诗学转型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被李震先生认为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型的开端与标志,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真正起点.但李震先生标出的《摩罗诗力说》为现代诗学转型标志的几个要素在王国维的诗学著作中几乎都存在,而《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学著作,哲学性并不是它突出的特色,也不是最根本的要素.李震先生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尚存严重错误,完全忽略了王国维早期的诗学著作.  相似文献   

5.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于2006年6月18日下午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新诗研究所是我国第一家研究新诗的专门机构,第一家培养现代诗学研究人才的教育机构。20年来,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新诗所还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海外专家来访近百人次,所内专家出访近50人次,出版《中外诗歌研究)65期、《中国诗歌年鉴》5卷。  相似文献   

6.
译介学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而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其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翻译展开迥异于传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重点探讨文学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不同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等。中国现代诗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轫于中国新诗诞生之前,译诗与中国新诗的“姻缘”决定了其与中国现代诗学之间的特殊关系,而译介学的兴起又为二者的联系提供了学理性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诗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7.
康白情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杰出的早期白话诗人.也是一位颇具诗学理论修养的诗论家。他的诗论文章《新诗底我见》以其理论的开创性和系统性在新诗史上独树一帜。这篇文章不仅集中体现了康白情独到的新诗理论.而且也是新诗早期仅有的几篇出色的诗论之一.对早期新诗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新诗诞生以后,经过无数诗人、诗论家长期的创作实践和艰辛的理论探索,无论是诗作,还是诗论,都为继续探索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新诗的研究,仅局现在诗作研究方面,对于诗论的研究还很少涉足。人们总有这样的遗憾:与新诗创作并列的、属于现代文学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的新诗理论,其研究还没有专著出现。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潘颂德同志的《中国现代诗论40家》(以下简称《40家》,重庆出版社出版),在1991年1月问世了。这是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第一次较完整的研究新诗理论的著作,是中国现代诗论研究的硕果。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六个诗学核心观念,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新诗的历史分期和审美品格。这六大诗学核心观念的提出、发展和消亡,自然地造成中国现代诗学的更迭嬗变,贯穿起来构成百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的完整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理解“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消除对“革命论”的敏感与担心,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后革命”时期,“诗界革命”与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的辩证关系;第二,不能任由新诗自然进化,中国现代诗学对促进新诗的发展已经而且还将产生巨大影响;第三.根据中国现代化与新诗发展模式的要求,现代诗学必须以辩证否定的方式才能促成新诗的复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11.
谢应光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4):32-35,80
中国现代诗学在语言构成上与现代汉语的形成是一致的,它主要由古汉语中的经典概念和术语、现代白话和西方诗学话语及其言说方式构成。在性质上既不同于中国古代诗论,也不同于西方诗学。从语言学角度看,中国现代诗学存在二元对抗思维、诗学概念边界模糊、具有泛意识形态色彩等局限。  相似文献   

12.
受儒学“秩序意志“的深刻规定,中国古典诗学奉行“文以载道“的核心原则,由此形成既具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意味的文质编码程序.在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等多维参照中,可探求出世纪转换关头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基本路径,以期在开放性的现代对话中达成体系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具有浓厚的西方特征,与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谱系,其术语、概念、范畴主要是从西方输入的。在如何对待中国古代诗学话语和当代先锋诗论话语方面,中国现代诗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中国现代诗学不应该只是新诗理论,还应该包容古典诗学;不应该只是“现代”诗学,还应该包容“当代”诗学,特别是当代先锋诗歌理论。重建中国现代诗学,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和当代诗论思想,使它既能够有效地言说古代诗歌现象,又能够有效地言说当代先锋诗歌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新诗名家,大都有着深厚的古典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这些新诗名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身说法,坦承自己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另一种是虽未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古典诗学的纵向师承,但其新诗创作得力于古典诗学之处仍斑斑可见。关注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承传关系,对于打通中国诗歌史、提升新诗创作和理论批评水准、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学体系均有补益。  相似文献   

15.
本期“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发表四篇论文,分别对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现代诗学的三维结构、现代诗学的内涵和古今诗学对话发表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作者都是专门研究现代诗学或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不少思考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所进行的一切古代诗学研究都是一种现代诠释,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个命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把这个命题置于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论域之中来审视,以了解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之关键在于变化了的时代之中涌入了西学的洪流,正是西学的涌入才使得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能够成立。立足于这种现代语境来对古代中国诗学进行诠释,便只能是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这是我们对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之性质、对象与范围的理解和限定。真正的诠释,其实正应该以超越对中“体”或西“体”的偏执为前提,而代之以一种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远阔、方法更加丰赡、学理更加稳固的对话诗学。这种对话诗学,在现阶段必然是比较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必然要以西方诗学的运用或参照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如何评价西方诗学便成为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诗学之现代诠释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现代汉字部分教学时间少,内容缺乏系统性,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将这部分内容从现代汉语课程中分离出来,开设现代汉字学课程选修课,在高师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突出其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实践性,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汉字教学和现代汉字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中心,辅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新文学图志》以及《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等著作,杨义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范式和系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系统和范式,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视角来切入整个中国现代小说史的。  相似文献   

19.
八股文是在综合古代众多文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一种非常讲究文章技巧的文体,可谓集古代文章学之大成。它的一些技法并没有随着八股文的消亡而消亡,而是潜移默化地进入现代文章,为现代文章提供技法的支持,因而成为现代文章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