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它不仅反封建,而且对“独尊自我”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度反思。从“他者”视角探讨《伤逝》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以看出,真正对启蒙者的“自我”构成挑战的是子君。因为子君和涓生一样把发挥个性作为最高道德,并且相信“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包括亲密爱人也不行。涓生爱子君,但无法与觉醒的子君共同生活。无论是改造子君还是驱逐子君,本质上都是不承认不接受对方的“自我”。正是在这里,鲁迅深刻地揭示出潜藏在涓生灵魂深处的男权思想和专制暴虐。透过涓生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想有深刻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2.
一在《伤逝》中,鲁迅通过展示涓生与子君的这幕裂人心脾的爱情悲剧,旨在对他曾长期信仰过、当时许多青年正狂热崇拜的个性主义思想进行深刻的否定与反思,并决心抛弃它而寻求新的思想武装,探索新的出路. 《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都是在五四新潮激荡下开始觉醒的知识青年.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口号曾给他们的灵魂以强烈的震撼.正是在“谈  相似文献   

3.
柳晓颖 《新读写》2008,(1):13-13
《伤逝》为何会成为爱情的悲剧? 我以为子君与涓生一开始就没有做好生活在一起的准备。他们如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好奇与新鲜感。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文学并决定生活在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4.
《伤逝》只写了两个人物——子君和涓生。他们都是在“五四”新思潮的感召下觉醒起来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勇敢地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并且胜利地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但社会是个无形的罗网,根本不容许青年们扇动双翅自由翱翔,它不断纠集力量来扼杀这一对年轻的情侣。可见,《伤逝》的主要矛盾是子君和涓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悲剧的基本冲突。鲁迅在《伤逝》中对此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描写。当他们在自由交往、热烈相恋时,受到“老东西”和“小东西”的卑污嘴脸的玷污;当他们在路上同行时,“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他们同居了,更大的压力也随之而至。子君和她叔叔早已闹翻,“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作侄  相似文献   

5.
伤逝的爱情     
涓生和子君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的主人公,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但他们的爱情慢慢变淡,最终走向失败,本文将探究其失败原因并结合现实对爱情主题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6.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有追求婚姻自由解放自我的思想和大胆的行动,但是又不自觉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面对涓生要求她独立的呼声没有回应,最终酿出一场自由恋爱的悲剧。对此,在倡导个性解放的背景下对涓生不应苛责。鲁迅洞察到女性解放的道路还很漫长,对子君们投身爱情提出了质疑,对女性解放的现状表现出悲观情绪,凸显了对女性的关爱和直面真实的文艺态度。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 ,子君之死是鲁迅的小说《伤逝》情节发展的关键 ,即《伤逝》的整个情节内容 ,都是围绕着这一个“死”字展开的 ,而这也正好体现了鲁迅短篇小说的特点“借一斑略知全豹 ,以一目尽传精神”。子君、涓生所生活的 2 0世纪 2 0年代的中国社会 ,虽然已从封建帝制中解放出来而成了“民主”的社会 ,但封建思想 ,封建礼教还在深深地有形或无形地统治和禁锢着广大人民 ,作为刚刚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思想和行动的资产阶级的新女性子君来说也不例外。子君和涓生交往后 ,每当涓生送子君出门时 ,他们俩“照例是相离十…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冲破封建的樊篱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但脱离整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革命而单纯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以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个人利己主义思想意识及其爱情观念的恶性膨胀是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爱情悲剧中得到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虞珍 《考试周刊》2013,(27):19-19
《伤逝》写的是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在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议思想的影响下,勇敢地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个人的婚姻自由。经过斗争,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但是这场自由婚姻的胜利,却成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开始。他们不仅分离,  相似文献   

10.
《伤逝》是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也是鲁迅小说中唯—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它通过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一方面歌颂了他们争取婚姻自主,要求个性自由的反封建精神,一方面又批判了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反以“出走”为最终目的的短浅目光;深刻地揭示了青年男女要获得自由解放,首先  相似文献   

11.
涓生和子君热衷于个性解放,单纯地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从而导致爱情悲剧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生之艰辛,死之悲苦的悲剧结局,能够转化为人们对美的呼唤。本从刘划人物、描写心理、表达思想方面分析了悲剧产生的美感价值——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从而表现了爱情悲剧所具有悲剧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杨德洲 《文教资料》2007,(10):91-92
子君悲剧有着多重的原因,但主要是她的那种特殊的传统思想与现代意识互相纠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性格本身所造成的。子君从涓生那里接受了现代启蒙思想,不顾一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爱情,毅然与封建旧家庭决裂,却仅把婚姻自由作为最高理想,她根本不知道生活有其他内容,忘却追求,更没有追求经济的自主,此时,传统的主内的依附思想制约着她,终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子君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交接之时,身上就打上了那特殊时代中的传统思想与现代意识的共同的烙印。传统思想是依附涓生,“甘为男性奴隶”,现代意识是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但是现代性受制于传统,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纠结的性格造成了其悲剧。  相似文献   

13.
《伤逝》中的主人公涓生、子君的爱情是悲剧性的,在这悲剧性的爱情中融入了鲁迅对“五四”时期个性解放运动的深入思考:爱情模式、家庭模式和双方的主观不足是造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从而,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4.
《伤逝》所讲述的是两个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从相知、相爱、出走、结合,最终却分离毁灭的爱情悲剧。他们在沉滞的黑暗社会中经过自己的勇敢抗争,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婚姻自由,可是,这场自主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在黑暗社会的重重重压下,以及他们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还有接踵而来的经济上的困窘,就像三股强劲的飓风顷刻间把他们这叶爱的小舟颠覆了.  相似文献   

15.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小说描写了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的一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勇敢地同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进行的斗争。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恋爱后二人就同居,可是同居不到一年,他们的感情就破裂了。结果,子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威严和冷眼的家,涓生回到了原先那充满寂寞和空虚的会馆。最后,子君被吃人的旧社会毁灭了,涓生却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跨出那新生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发生有一定个人主观因素,即涓生的懦弱、不切实际使他们的爱情失去了经济基础;子君的不彻底使他们的爱情失去了思想基础,涓生的冷酷、自私使他们的感情出现了无法修复的裂痕。  相似文献   

17.
《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 ,有其外在的社会原因 ,更有其内在的个性因素。子君婚后的不思进取、传统世俗的爱情观、人生观 ,有目共睹。涓生易冲动 ,沉醉于爱情时忽略了爱情的要义 ;过分注重自我感受 ,钟情于个人奋斗 ,不谙世事 ,所以不能正视现实 ,在困难面前一味推卸责任 ;性格的怯弱 ,良心的谴责 ,使得他面对子君的死痛不欲生。涓生的个性弱点更是不容忽视的悲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有其外在的社会原因。更有其内在的个性因素。子君婚后的不思进取、传统世俗的爱情观、人生观。有目共睹。涓生易冲动,沉醉于爱情时忽略了爱情的要义;过分注重自我感受,钟情于个人奋斗。不谙世事。所以不能正视现实。在困难面前一味推卸责任;性格的怯弱,良心的谴责,使得他面对子君的死痛不欲生。涓生的个性弱点更是不容忽视的悲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史涓生”——“旧我”已死,“新我”方生——主人公命名本意悬揣《伤逝》主人公命名为“史涓生”。这与该篇主题有关,绝非无意为之,而是匠心独运。“伤逝”者,本意为感念已故之人;然而鲁迅《伤逝》篇,主人公不独感念那曾挚爱过而又逝去了的子君,亦是对“旧我”的悲回和痛悔。主人公开首即明言:“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诚然,该篇是涓生对子君的悼亡诗,但这只是形式,若是将此作为小说之主旨,实属皮相之议。骸里之意乃是那个“为自己”——对“旧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伤逝》中使用不同的叙事策略营造出一个忏悔的涓生形象。涓生通过内心的独白表达他的罪过,却又通过回忆“事实”展示自己的无辜。这种混乱的叙事方式像是借助“忏悔”的外衣来求得“道德”的宽恕,从而为他抛弃子君的行为找到合理性,这就使得涓生的“忏悔者”形象有了讨论的空间。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分析涓生的心理,从涓生的叙述语言中体会其爱情观,同时对子君的叙事空白进行合理填补,从而对涓生的“忏悔者”形象再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