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政府重奖‘高考状元’不合适” 重奖高考“状元”,凸显出政府厚此薄彼,客观上会给“差生”们带来更多的社会压力。政府带头重奖高考“状元”,还会引发炒作“状元秀”,形成不好的社会导向。 ——读者评说四川乐山重奖高考状元“我们不同意”中央音乐学院人事任免,引  相似文献   

2.
我的建议     
要办好刊物,离不开好文章。我认为对最佳文章应“重奖”,“重奖”才会出好稿。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黄家小学邹大庆希望《辅导员》杂志开设一个“心里话  相似文献   

3.
本刊北京2月6日讯“从未有过的光荣,从未有过的责任感,从未感受到的希望。”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技师汪贵全今天下午在接受李鹏总理接见后的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共同心声,更表达了千万技术工人在政府重奖技能高手后的真切感受。 在中南海举行的1997年度“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当10名获奖者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重50克的纯金金牌及万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     
国家教委负责人肯定湖南省教委不同意重奖“高考状元”的态度和做法国家教委负责人最近指出:湖南省教委不同意重奖“高考状元”的态度,并坚持不提供“状元”名单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是他们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尽的责任。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对于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尊师重教,进行捐助和奖励活动,我们一直是欢迎、赞扬和感谢的,但是不赞成重奖“高考状元”。因为社会上存在的那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潮流已经十分严重地干扰着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更为严重的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现在已转化为“片面追求高分数”,激烈的分数竞争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我们应当设法缓解  相似文献   

5.
“重奖毕业班教师”异议熊建设随着重奖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惯于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教育界,也开始更新观念,奖励有突出贡献者。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始终将奖励的重点故在毕业班教师身上。其原因挺简单:毕业班是学校质量的窗口,成果出自毕业班教师之...  相似文献   

6.
教育述评     
《教育》2006,(7):12-13
“教育乱收费”收税是乱中加乱;政府重奖高考状元应于法有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7岁上学,第一篇课文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于是, “北京”成了我心中遥远又美丽的地方,是我想象中非常神秘的地方。潜意识里,觉得它应该在很北很北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时候,非常羡慕班上的林小雨,隔三岔五就能收到北京寄来的礼物。有糖  相似文献   

8.
笑业 美国有一家电台,专播笑语和幽默,深受听众欢迎,电台收入颇丰。巴西企业家布拉活创办了一家“笑话出口公司”。在伦敦有一家狂笑俱乐部,东京出现了一所专门培养讲笑语的人才学校,美国威斯康辛州竟设重奖举办首届“笑比哭好运动会”。  相似文献   

9.
2007年教师节,江津区开展首届“十佳校长”“十佳教师”“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活动,投入经费45.5万元,给予优秀干部教师2000元至10000元的奖励。2008年,我区投入160万元重奖高中学校和师生:今年8月,我区隆重举行高考表彰座谈会,投入经费270万元,给予高考先进学校8万元至200万元的重奖。  相似文献   

10.
偶翻《报刊精萃)2009年第9期,有一篇《我们共有一种忧伤》,作者主要是写自己的父亲,文中说:“父亲是江浙人,大学考到了北京。”我觉得“父亲是江浙人”这一说法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进 《科技文萃》2013,(8):44-47
6月中旬的一天,我去昌平参加北京手表厂建厂55周年的庆典活动。北表为来宾准备的礼物中有一份当天的北京晚报,上边介绍了北京手表厂的历史以及由我设计的“印象北京”系列。而在这份报纸的头版,刊登的是习近平主席发表的关于整冶“旧股歪风”的讲话内容。我注意到,“四股歪风”中有一股是“奢靡之风”——不是奢侈,不是奢华,而是奢靡,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很讲究,用得有学问。  相似文献   

12.
文题设计一三人外出打猎,一个人发现了一只野兔,另一个人打死了这只野兔,第三个人捡回了这只野兔。请问若重奖贡献最大者,奖当属谁。请以“重奖当属谁”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13.
朱文敏 《语文天地》2010,(10):45-47
《胡同文化》中,作者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事了,只是再读其文,却又很难信服。体会《胡同文化》中的记述,觉得“和”到能肩负北京胡同文化精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时下,社会兴起一股“重奖高考状元”之风,有的奖其金钱,有的奖其空调;有的奖其家庭以房子……面对这种现象,一时众说纷纭:有人拍手称赞,也有人摇头否定。那么,重奖高考状元,是该,还是不该?我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15.
报纸     
奥运会不仅仅只有比赛;“抓职教就是谋发展”;重奖社会实践不如培养服务意识;复读怪圈加剧高考惨烈度;公共财政要多向“穷人教育学”倾斜  相似文献   

16.
京发现“非典”疫情以来,各高校都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控制“非典”的传播与扩散。由于疫情的严重性,各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面对“非典”的威胁,一些大学生选择离开学校、离开北京,回家躲避疫情。按理说,远离危险、远离灾难是人之本能,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所以,面对“非典”疫情大有蔓延的危险,大学生们选择回家的方式躲避,本无可厚非。用一位选择回家的大学生的话说:“回家至少可以保证营养,增强免疫力。”但往细里想想,还是觉得选择回家的办法躲避“非典”不足取。首先,北京毕竟是重灾区,选择离开北京,很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海淀区培英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参加了“东方文化与东方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后,有很多收获和感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北京城的“老物”大部分已经在地图上消失了,不免让人觉得可惜。但北京依旧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即使拆光了厚重的城墙,也拆不掉历史为它铸造的独特光芒。(三·3班肖尧)专家讲授了北京城的结构、老北京的模样以及北京几大水点的故事。这些事情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完全被故事情节吸引了。(三·2班赵梓伊)  相似文献   

18.
时下,生源大战已然成为各个学校的生死大战。为了取得较好的生源,各类学校使出了浑身解数,抢夺市场。有的学校以组成实验班、特长班吸引家长的眼球;有的学校对中考排名位于当地前列的“尖子生”给予重奖吸引优秀的学生等等。“高中生源大战”大有愈演愈烈的架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高校以重奖来吸引考生,这在近几年屡见不鲜,而且奖金数额也水涨船高,有人说这是高校想提高其办学质量的举措,可喜可贺;有人说那是高校“显名”、抢占生源市场的新招,弊大利微;也有人对此不置可否……究竟此举可取还是该弃?为此,教育部在今年的招生工作文件中明确规定:各高校不要以高额奖金来招揽学生。本文也正是从另一角度剖析了“重奖招贤”不好的一面,就笔者的观点希望能引起高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妈妈,你知道北京有哪些区县吗?”一天放学回家,可欣见到妈妈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说了几个,怎么也说不完整。“妈妈,还是我来告诉你吧!”聪明活泼的可欣自豪地给妈妈背诵起来:“东西崇宣,朝海丰石, 通顺平怀密,房门大昌延。”妈妈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可欣给妈妈解释:“东就是东城区, 西就是西城区……延就是延庆县。”孩子解释得一字不差。妈妈觉得很惊讶,这是什么课教了孩子这么多北京地理的知识呢?北京这么多区县,就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说得这么清楚呀。可欣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