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39-139,141
本文以M.A.K.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个纯理功能为依据,以英汉诗歌翻译为分析素材,从重合主位理论的角度透视英汉诗歌翻译中重合主位体现手法的文化差异及其语义理据。将讨论重合主位在英汉诗歌中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互动机制,分析原诗歌的重合主位所承载的双重功能在译文中表现形式,从诸多方面再现原诗歌的行、韵、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英汉两首诗歌的译文的分析,所分析的英语和汉语诗歌都是属于同一诗歌类型,即意象主义诗歌。通过对英汉诗歌译文的对比和分析,找出此类诗歌翻译的特点。这对我们诗歌翻译,无论是汉语诗歌英译,还是英语诗歌汉译,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人类在语言上的艺术体现。精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节奏,栩栩如生的意象美等分别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对我们的感官进行刺激。基于不同文化背景,语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诗歌从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但二者又互有借鉴价值。因此,从音韵与节奏上对英汉诗歌翻译进行美学比较能使更多诗歌爱好者从更加宽广的视角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5.
意象的传译是汉诗英译中传达“意美”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之美的可译性、再现,以及意象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发展进化的精炼,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不断发展凝成的结晶。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诗歌采用的意象各不相同,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自然也各不相同,因此诗歌译者往往很难在译文读者的接受习惯与保留诗歌原文的风貌之间兼顾两全。论文以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汉诗歌互译为研究对象,在论文中将分别从英诗汉译和汉诗英译两个角度进行举例分析,以探讨英汉诗歌互译的不同策略。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仍然是应竭尽所能保留原文的韵味,以求在准确向读者传达原诗旨意的同时,也能实现诗歌领域里中西方文化跨语际传播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英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造成了英汉诗歌互译时的不可译性,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语言丰富了该民族诗歌的意象及韵味,本文亦将从英汉诗歌所特有的意境、表现形式、音韵三个方面浅析英汉诗歌互译时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8.
英汉诗歌中颜色词的翻译异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诗歌中,颜色词并不多,但是诗歌的色彩本质上是诗人的情绪色彩.因此,研究诗歌颜色词的翻译,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诗歌的内容,作者及其文化背景.本文仅就中英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和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中颜色词翻译的异同做简略陈述和对比.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以词语为载体的一种修辞艺术,是诗人情感与世间万物的融合体。在探讨英汉诗歌中景物意象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诗歌意象的对比研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意象是日常语言的审美变异,其语义具有多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从英汉诗歌景物意象的语义特征及其对比研究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特征、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中文诗歌中的意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英译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现象。结合翻译个案,按照意象的变形、缺失、扩增分析提出汉诗英译中意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韩琳 《海外英语》2014,(19):123-124
该文以中文诗歌中的意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英译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现象。结合翻译个案,按照意象的变形、缺失、扩增分析提出汉诗英译中意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诗歌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语音重复和节奏等方面对英汉诗歌的语音意象进行比较,分析二者所采用的方法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从而提高英语诗歌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意象派和漩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在诗歌翻译上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建树,庞德的汉诗英译又以意象的成功转换见长。运用例证的方法,从意象的忠实再现和叛逆性创造两个方面对庞德汉诗英译的意象再造策略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张毅 《海外英语》2012,(2):181-182
李白诗歌特色鲜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该文从认知模式理论角度来探讨李白诗歌的鉴赏和翻译。通过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下的汉诗英译,探讨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语法的差异影响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主语的隐形与显形对英汉诗歌表达视角的影响;无屈折变化和有屈折变化对英汉诗歌中时空概念的影响;意合和形合的不同对意象并置的自由及想象空间的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汪苹芳 《考试周刊》2010,(43):31-32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在汉诗英译过程中用英语进行再创造,重现原诗的意象美是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不懈追求,本文探讨了诗歌意象的涵义和美学特征,再从构成审美心理三要素的角度来分析意象的传译问题,旨在为诗歌翻译批评提供可资借鉴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诗歌堪称隐喻的宝库,在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中都存在大量的隐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中西方文化迥异、社会风俗各异、语言风格不同等诸多因素,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通过列举、剖析英汉诗歌中的隐喻现象,本文对英汉诗歌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分析了英语诗歌中隐喻的取向特点和汉语诗歌中的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18.
探讨汉语诗词中并置意象的翻译,分析借用汉语意合手法在英语本中再现原语诗歌意象和风格的重要意义,笔认为这种手法应视为汉诗英译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9.
晏虎 《文教资料》2006,(28):162-165
本文主要讨论了英汉诗歌翻译中的节律制约。众所周知,无论英诗还是汉诗都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都十分注重节律和音韵。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如果能将音系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到诗歌翻译中,就有可能达到最贴切的对等。作者通过比较不同译者在诗歌翻译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指出诗歌翻译中有可能也有必要考虑到节律制约,运用韵式、音步与平仄、格律互译。通过分析无韵体译格律诗的缺陷,指出了音节对应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夜莺和杜鹃意象是英汉诗歌中被高频使用的修辞原型,两者在英汉诗歌中的象征义同中有异。一方面,两个修辞原型均与古老的神话有关,神话中菲洛墨拉的不幸和望帝杜宇的悲剧使夜莺和杜鹃意象具有一种深厚的悲情意蕴,成为诗人表达悲情哀怨的显性符号,夜莺意象多表达“哀”和“怨”的象征义,杜鹃意象多表达“冤”和“归”的象征义。另一方面,两种鸟儿生理属性不同,夜莺的歌喉优美动听,在诗歌中也常象征美好欢乐;杜鹃因鸣叫的声音和时节,在诗歌中与“报春”、“催耕”的意思相关联,含有积极欢乐的意味,但此类诗歌数量不多,没有成为杜鹃意象应用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