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档案缩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80年代初出现的全息存贮技术和80年代中引进的光盘存贮技术曾给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档案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通过这场讨论,不但加深了对新技术的了解,而且也提高了人们在选择某种应用技术中的决策能力。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已得到我国档案界的肯定,传统的缩微技术与电子影像技术的相互融合已成为未来之发展趋势。今后,缩微技术依然是档案文献复制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侯健 《图书馆学刊》1993,15(1):57-58
缩微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两大标志。缩微文献发展速度极快,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书店,出现在图书馆,出现在读者面前。那么,缩微文献有哪些特点,如何去开发利用它呢:笔者试图就此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一、缩微文献的产生缩微文献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知识的记录、存贮与传播手段中的结果。缩微技术从1930年,美国柯达公司与纽约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同发行  相似文献   

3.
马平 《档案管理》2005,(1):48-48
缩微技术是以胶片为介质的高密度光学影像信息存贮技术,可大量存贮档案的原稿与复杂图形,记录影像真实,还原手段简单,用缩微胶片存贮档案安全可靠。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光盘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对缩微技术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人产生了缩微技术是否将被光盘技术所替  相似文献   

4.
一、缩微工作的重心,应由抢救古籍文献,逐渐转移到开发利用缩微技术方面来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这些独特而庞大的文史古籍体系,不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值得自豪的瑰宝,也是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早在198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就已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开始了利用缩微摄影技术,抢救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据有关统计,到1991年底,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先后建立了十六个缩微拍摄点,各拍摄点都装备了配套的缩微设备。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共同团结协作下,完成了解放前的1845种报纸、2446种期刊、13218种善本书的拍摄工作,这项巨大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也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目前,缩微摄影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已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存贮密度大、保存期限长、传递迅速的新的重要的存贮管理文献的手段。从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工作的情况来看,尽管有些拍摄点,对解放前大量的珍贵图书文献还没有拍完,但大部分图书馆已接近尾声。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中心,同时由电子交换技术、数字化光纤传输和缩微复制存贮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视频技术等构成的.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带动了档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个层面,对该馆在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码扫描和数据库建设等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1986年6月,沈阳市档案馆购置了日本缩微摄影系统(以下简称“缩微系统”)一套,1990年12月,又购置了计算机光盘系统一套.我们对这两种设备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工作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光盘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主要特点是存贮容量大,可进行图象及全文存贮.缩微技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主要特点是根据照相工作原理,获得高倍缩小的档案文件影像.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情报;图书及档案部门,而光盘技术在我国图书、情报、档案部门则刚刚开始应用.但光盘技术作为提供档案全文复制(包括图象)的一种新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馆成功地开发研制了“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二)”,简称SAAS-Ⅱ——“光盘档案管理系统”.SAAS-Ⅱ的主要内容是,用光盘进行档案全文存贮,在计算机上实现档案全文检索,改变了以往计算机只能进行目录检索的方式.从光盘技术与缩微技术在我馆档案工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数字化光纤传输和缩微复制存贮技术,其快捷、高效、准确、便利的优势正深刻地影响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著名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强调指出:“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档案工作也由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数字化光纤传输和缩微复制存贮技术,其快捷、高效、准确、便利的优势正深刻地影响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著名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强调指出:“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档案工作也由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与实体管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今最具操作性的文献复制保存方法,文献缩微技术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论述了文献缩微工作的一般流程及具体事项,让更多的人了解缩微工作。  相似文献   

11.
档案缩微存贮与光盘存贮沈环光盘技术的问世,给缩微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档案缩微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即光盘系统运用于档案管理后,能否淘汰我们现已建立的档案缩微系统。对此,笔者通过对比使用后发现:光盘存贮与缩微存贮是一个并列发展的关系,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一、利用缩微品的方法对于查阅档案的利用者,我们首先将利用者提供的线索输入计算机进行查询。如果利用者需要调阅的档案已缩微复制,我们将向利用者提供档案缩微品。通过计算机检索,获知利用者所需信息的缩微号,调阅缩微品提供利用。在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1950—1966年中我国缩微技术发展的概况。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最早开展缩微文献的复制工作,北京图书馆开展了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缩微文献互换工作。1956年开始研制缩微设备,1957年开始在相关刊物上集中研讨缩微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时期末,在研制设备方面主要转向复印设备。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数码复制技术”课程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兰台世界》2001,(11):17-18
一、复制技术概述 复制,顾名思义是指重新制作.从广义上讲,复制技术可分为文献复制、文物复制、声像复制和生物复制等.文献复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复制技术,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复制均属于文献复制.文献复制的方法很多,最原始的抄写、复写以及铅印、誊印均为复制,此外,复制还包括翻拍、胶印、晒图、静电复印、一体机印刷、缩微摄影复制、电传和传真等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报刊集萃     
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研究动态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考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对策报刊集萃《湖北档案》1999年第1期刊登黄艳、汪明的文章,认为光盘技术与缩微复制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①存贮信息量更大,光盘可将档案原件压缩至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②存贮手段简捷,速度更...  相似文献   

16.
缩微技术是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应用广泛的存贮技术,特别是近十几年,档案部门运用缩微技术保护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利用,使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的技术能够更为理想地替代缩微技术而成为档案存贮技术,这是由缩微技术本身的特点及优点决定的。这里,我们不妨再来简要认识一下缩微技术的特点及优点:1缩微品在一定的保管条件下(恒温、恒湿、无辐射、无污染)可以上百年的长期保存。2缩微品上记载的信息,是原件的真实记录,人们不能使用其他手段在缩微品上更改信息。这使得缩微技术成为档案存贮技术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缩微摄影技术系统,迅速地把大量文件、图纸等情报资料记录下来,通过收集、保存、检索使之成为便于组织和利用并能促进情报资料管理的合理化的手段。一、缩微技术在档案保管中的作用一是具有凭证作用和查考作用。《档案法实施办法》第21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替代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签字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二是具有抢救档案文献、延长档案寿命的作用。利用缩微技…  相似文献   

18.
缩微品发行工作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发行目录是发行工作的必备工具.20余年来,随着缩微品种类及数量的增长,作为缩微品发行工作的依据一一发行目录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仅就缩微品发行目录的演变做一简单陈述.  相似文献   

19.
缩微技术是以胶片为介质的高密度光学影像信息存贮技术,可大量存贮原稿和复杂图形,其所记录影像真实,还原手段简单。由于缩微是把原件拍摄到胶片上,获得静态的真迹影像,并且难以使用其它手段更改缩微品上的信息,因此,缩微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缩微胶片存贮文件安全可靠,不会受到病毒或黑客的袭击。1998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从废墟中挖掘出的缩微品所含信息完好无损,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缩微技术的这些优势已经被人们广泛认知,成为各先进国家存贮重要档案、科技资料和信息数据的手段之一。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  相似文献   

20.
观点     
正缩微技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COM技术,即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模拟存储。COM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的优势,其所产生的缩微品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文献管理部门已开始了COM技术应用的探索,2000年以来,COM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都将COM技术应用于文献管理工作中,大量重要数字信息被输出到缩微胶片上,进行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