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中写到:“教比学难得多……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做教师必须腹笥宏富,常备不懈。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
微语     
正海德格尔说:教学的本质就是"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表达的就是一个关键词:"让学"。海德格尔的"让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让热爱"(让爱),一个是"让实践"(让知)。"让热爱"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让实践"会反过来促进"让热爱"。"让学",教师必须能够比他的学生更可教,是可教之人。——林晓枫(http://weibo.com/u/2288732962)  相似文献   

3.
“让学”这一观点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如果教师的“教”不是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就谈不上任何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既要研究“教”,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要研究“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教师教得如何,归根到底是看学生学得怎样.学生智力的发展,不能靠教师的“灌输”,只有在他们自己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指导他们怎样思考,怎样学习.  相似文献   

5.
论"让学观"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次提出的.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意思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其过程.(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相似文献   

6.
<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让他们学”就是“让学生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确保课堂的时间、空间、互动交流、展示机会等最大限度地由学生占有利用;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质疑、同伴相互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评价学习环节过程中的生生、师生互动来理解知识,掌握其内在规律构建知识体系,习得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敢于放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其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体会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其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语文教师不但要数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但要研究怎  相似文献   

8.
忌教师中心,独占课堂,不注重调运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听的人却不知所从,课堂气氛呆滞,师生间缺少双向交流,究竟接受得如何,教师心中无数,所以“主体作用”要和“主导作用”相结合,一个教师不仅是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地是教他怎么学。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学知识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充满幻想,好学、好动,接受新东西快。初中生学英语,从零开始,应该是比学其他科更有利,但多年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学英语被认为是枯燥无味、教师难教、学生难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多“动”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应用,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教学应以“学”为主。学生不愿学,教师得教学生愿学;学生不会学,教师得教学生会学;学生学得不好,教师得教学生学好: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得适应“学”的实际,“学”的需要。一言以蔽之:以“学”为中心,为“学”服务。谁真正明白这一点,谁就会放手让学生“学”。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学”,才谈得上教学过程真正以“学”为主。不妨看看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该让学生熟读的课文,学生往往得不到熟读的机会;应让学生反  相似文献   

11.
问题驱动下的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机械和沉闷,使教师“教”得更有效,学生“学”得更积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真实的、递进式的多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充分发挥问题在“教”与“学”中的价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稳固的、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后,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的重要”。“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显得重要”。的确,“怎样教”比“教什么”要重要得多.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懂得“怎样去教”学生.而此,也是我们青年教师亟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是千姿百态的。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按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组织教学,切忌以自己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向生本,教师就必须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让学”这一观点最初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旨在“把学习的方便和好处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  相似文献   

14.
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学”,是要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前者是动机教育,是向科学高峰登攀的能源;后者是方法教育,是通向科学知识高峰的阶梯。学生“会学”主要是会思考懂方法。教学生“会学”,要重视激发兴趣。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精读、深思、实践中发现问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双边”活动所构成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好”是为了促进“学好”。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教师“教”得怎样是以学生“学”得怎样作为检验的。任何教师都不能只管课上把授课内容教完了事,而不管学生是否学懂学会;一个好的教师总是非常重视了解学生,一边教,一边随时从学生中收集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和点拨,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得更好。例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但要了解一个班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学生会学才是真正成功的教学。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应是教师教学的重心之所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本,从“读会”向“会读”发展。学生阅读数学书,刚开始不习惯,也不懂得该如何...  相似文献   

17.
王加龙 《辅导员》2012,(Z2):123+126
人们通常认为,在学校,学生学知识最重要,教师教知识最重要。然而对于学生,是否有比学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要学?对于老师,是否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要传授?我的回答是有,而且不止一个。学习获取知识,尤其是创造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习获取知识的策略和有效学习的策略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习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建立雄心壮志又比获取知识、方法和策略更重要。作为教师,交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因为知识  相似文献   

18.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这个“让”使我们懂得了“教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在于激励学生,在于让学生热爱学习,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一向认为,教学方法,难拘一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执法各异,殊途同归。但是,有一条原则也许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教”的动机必和“学”的效果相统一,教法的善拙应以学生学习效果的优次为检验标准。因此,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应该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注重教学生读书之法,让学生会读、悟得、致用。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生学”的初步尝试,似觉略见成效,兹不惮粗陋,试以《海燕》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如次。《海燕》一文,我用两教时授完。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及注释,划出生字难词,并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教学实践,发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是一条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先学”让学生觉得更有探究性、创造性,“后教”让教师教得更具针对性、效果性,做到“先学后教”,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