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是唐代古文创作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散文“如长江大注,千里一道,冲飙激浪,污流不滞”(皇甫湜《谕业》),“自诸子以来未有也”(石介《尊韩》)。这种成功,是他对前代文学“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俱收并蓄,待用无遗”(韩愈《进学解》)的必然结果。韩愈之后的赵德,在《文录序》中曾这样评价韩愈和他的散文:“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以韩愈散文的成就比于先秦古文,实在是不过分的。这种评价同时也昭示了韩愈散文与先秦古文的流和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平 《学语文》2003,(2):8-9
韩愈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散文,而“序文”又是他散文中别具一格的珍品。韩愈的长文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气势捭阖;就是几百字的短文也同样写得曲折多姿。《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以下简称《送董序》)就是一例,全文只有151字,却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有一唱三叹之妙。  相似文献   

3.
品读韩愈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作,被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散文创作上,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的古文。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在诗歌创作上,他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中。他的诗歌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相似文献   

4.
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没有以古文尝试作传奇,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也没有对传奇产生过影响,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所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释道盛行,宦官擅权,朋党倾轧,各种矛盾异常尖锐,而文章则“沿江左余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印”,徒具形式之美。对此,他一面积极复兴儒学,以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秩序;一面大力攘斥  相似文献   

6.
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并未以古文尝试作传奇,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也未对传奇产生过影响,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试论韩愈古文与小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与传奇生成于同一文化环境。小说与韩愈古文同其叙事性,证明了二者确有通同之处。韩愈融通古文与小说的创作尝试可分为“小说古文”和“古文小说”两个层面。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是古文与传奇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韩愈“小说古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小说对于韩愈古文的影响还表现在后者对可读性的追求上。韩愈还熔古文与小说于一炉,大胆创新,写出了被人称为“古文小说”的《石鼎联句诗序》和《毛颖传》。中唐时文学审美的大趋势是由雅人俗,时风众势,韩愈不可能遗世独立。小说与古文两种文体间的天然联系对促成韩愈古文与小说的艺术交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柳宗元除了提出许多先进的文学主张之外,更以丰富的创作实绩为中国文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实现了对散文体裁的变革,最具代表性的如韩愈的碑志,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创作,不仅成为灿烂的文化遗产,更对散文文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方苞抑柳谈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了先秦、两汉文学的优秀传统,与同样杰出的文学家韩愈一起,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而且对唐以后散文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由于柳宗元的进步思想和他所参与的“永贞革新”曾长期受到歪曲,历代封建文人常常只推崇他的艺术成就而抹煞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清人方苞则不然,他不但指摘柳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贬低柳宗元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古文运动 ,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 ,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 ,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 ,文章以峭拔见长 ;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 ,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 ,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韩愈重文 ,他虽然说“文以明道” ,但事实上他更为注重的是文学传统 ,而不是儒学传统 ,这是历代古文评论家们都注意到了的问题。仅“文辞”二字 ,就在韩愈的诗文中出现了二十多次 ,可见他对文章语言的重视。朱熹在《朱子语类》…  相似文献   

11.
论中唐骈散相争及其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革新,是自六朝以来骈散相争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它改变了六朝以来骈文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古文在散文史上的地位,重新构建了一种和谐的形式美的文学样式,即讲究平易朴实美和骈散合一的多样统一美的古文传统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4.
《柳子厚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铭》)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生活在中唐。自幼勤奋好学,精通六经百家之言。《旧唐书·韩愈传》说他“锐意钻研,欲自振于一代”。他与柳宗元,彼此呼应,倡导古文革新运动。在运动中他立下了“摧陷廓清之功”,(李汉《韩昌黎集序》)总结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一套以“文道统一”为核心的古文理论,并身体  相似文献   

15.
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领袖,也是语言大师,他的文章运用成语十分丰富.有些成语是他提炼前人语言的精华,更多的则是独具匠心的创造.成语的创造与运用,表现了他“自树立,不因循”、“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观念,提高了韩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诗词文赋均有突出成就,尤其他的散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文风,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韩愈是司马迁之后的散文大家。做为一代文学宗匠,他戛戛独造,自铸伟词,撰著了大量的散文,且以巨大的努力和顽强的精神领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在柳宗元等散文家的支持下,凭着取得的卓著创作成绩,动摇了六朝以降追求辞藻华丽、讲究声律对偶的骈文的长期统治地位。韩愈的散文显示了古文运动的光辉业绩。这些散文,保留到今天的还有近四百篇。他的门人李汉在编辑韩愈遗著时,把这些作品分为杂著、书启、赠序、祭文、碑志、杂文和表状七类。大体上说,杂著、杂文和部分表状是论说文,书启、赠序、祭文等则是应用文。但是韩愈在写作时不受文章体制的束缚,突破了一切文体的界限和陈规旧例,把大部分应用文写成了文学性的散文,即使在论说文中也有形象性的描写和浓厚的抒情气氛。唐代裴度是第一个批评韩愈散文的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永州八记”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永州八记”多角度移情手法的运用,使情与景完美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从而奠定了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韩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其诗文在我国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散文(古文)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对我国一千多年来的散文创作,起着历久不衰的巨大作用。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即今河南孟县西北二十华里的尹村人(现改名苏庄)。尹村是他的祖茔,而韩文公本人则葬在城西十五华里左右的韩家庄后面。因他生前曾当过吏部侍郎,所以人们也叫他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又称他为韩文公。他生于公元七六八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死于公元八二四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等五个帝王。由于韩愈生前常自称昌黎人,所以他死以后,对于他究为何地人,则是众说纷云,莫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