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主持人撒贝宁大家应该不陌生;看了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的人,也许更忘不了那位英俊、洒脱、幽默、沉稳,最终夺得大赛金奖的撒贝宁。可以这样讲,撒贝宁的成功,是从小"说"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采访撒贝宁很是费了一番周折,因为他太忙了。第一次打电话时他正在录节目,接着又出差了,约定的采访时间是半个月以后。被保送人北大法律系读本科,再直接保送在本系读研究生,担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主持人,全国主持人大赛金奖获得者……相对于同龄人来说,幸运的撒贝宁头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让人不能不对他产生深深的好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如撒贝宁这样年轻而幸运的成功者实不多见——18岁时,当数百万莘莘学子蜂拥争过高考独木桥时,他却幸运地被保送进北京大学;四年后,再度被北大保送就读研究生;翌年,主持中央电视台金牌栏目“今日说法”,从而一炮走红,好评如潮,那一年他22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年轻的电视法制专栏主持人;一年后,又在央视举办的全国首届电视主持人大赛中,力压群芳,一举摘走了第一名的桂冠,使他迅即名声大噪,红遍大江南北。撒贝宁,这个有点拗口的回族小伙的名字,远远超出了电视传媒界,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年轻和成功,为人们艳羡不已,被无数中学…  相似文献   

4.
与屏幕上大家熟悉的庄重判若两人,小撒随意地躺在演播室旁办公室的沙发上。T恤衫,牛仔裤,旅游鞋.一如既往的撒式休闲风格,洒脱,年轻,活泼,阳光般灿烂。 18岁,他被幸运地保送进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再度被北大保送就读研究生;翌年,主持中央电视台金牌栏目"今日说法",从而一炮走红;-年后,又在央视举办的全国首届电视主持人大赛中,-举摘走第-名的桂冠;去年,他被推举担任中国法律援助中心的形象大使;今年的9月26日,他又荣获了第五届电视金鹰节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且排名榜首…… 幸运之神为何如此数度垂青这个看似其貌不扬的黑瘦小子?他为何连续不断地、跳跃式地成功?是巧合偶然?还是某种必然?他成功的秘诀又在哪里? 撒贝宁哈哈一笑,坦诚,谦和,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5.
李靳 《成长》2006,(3):43-44
撒贝宁伴着《今日说法》走了6个年头,在这6年里,撒贝宁成功地在法律和主持人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年轻,研究生,主持人,撒贝宁头顶的光环很多,可已经毕业两年的他,依然说自己是“拿着工资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撒贝宁:最高分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不仅擅长时而沉稳严肃、时而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睿智、风趣的撒贝宁是不少观众心中"可爱的小撒"。  相似文献   

7.
撒贝宁,央视《今日说法》客座主持人。他的主持风格严谨又不失活泼,深爱观众的好评。很多观众对撒贝宁充满了兴趣,为此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名人大脚印姓名:尼尔·阿姆斯特朗国籍:美国梦想:飞上天空成就: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亮的人从一个洗飞机的孩子到飞上月亮的人,我只想说,阿姆斯特朗真的很了不起啊。你瞧,他的许多努力都和飞上天空有关:11岁时,他打零工买飞机模型;13岁时,他用望远镜看夜空;39岁时,他成了第一个在月亮上留下足迹的人。1932年,2岁的尼尔·阿姆斯特朗观看了一场飞行比赛,色彩鲜艳的飞机"咻"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头顶着耀眼的光环:全国主持人大赛金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他很年轻,可是他的名字见诸于报端的频率却很高。相比于同龄人,现时的撒贝宁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往你的伤口上撒一把玻璃渣——听上去太惊悚太恐怖啦!谁没听说过"往伤口上撒盐"是让人痛上加痛的事儿呢。可现在,就有一些病人偏偏愿意让人给他的伤口撒一把玻璃渣……还是先来看看撒的是什么玻璃。我们都见过窗玻璃、镜子玻璃、玻璃瓶、玻璃珠等。实际上,还有好多"特种玻璃",  相似文献   

11.
<正>当你在屏幕上敲下"@"符号时,你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3月5日,美国互联网传奇人物——74岁的"电子邮件之父"雷·汤姆林森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这位让邮件里有了"@"的革命性人物,也因电子邮件的发明入选由被互联网协会(ISOC)评选的首届互联网名人堂。"对他个人而言,‘@’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2.
纪连海,42岁,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老师。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纪连海走出了中学教师的幽静生活,走进了喧闹的传媒视野,成为观众和媒体追捧的学术名人。他创造了"百家讲坛"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敢于用评书风格正说历史的人;第一个登上"百家讲坛"的中学教师;打造了"百家讲坛"自创办以来收视率第一的成绩。此外,他还是"百家讲坛"迄今为止唯一仍然站在中学讲台上的主讲人。  相似文献   

13.
隔洋的祝愿     
我上高一时,英语教师是一位矮小白皙的老太太,大家叫她"林女士"。林女士是学校反聘的退休教师,全家20余口人,除林女士仍住在大陆外,其余早早漂洋过海,像一把沙一样遍撒英美。林女士接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我们宣讲学英语的好处:"日读英文三百句,到老可使皮肤细腻。"全班大乐。跟16岁少男少上讲年老时如何如何,本身就是喜剧效果,况自这论调是如此离奇。林女士振振有词:"中文使人儒雅,行初有飘逸之气,中文学得好不好,可从人的眼神和步态中看出来;英文是一种有音乐感的语言,日日浸润其中,当然使人面庞圆润,容颜秀丽。"林女士穿…  相似文献   

14.
老舍在一篇散文中说:"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多少总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梁九卿教授,文雅而睿智,厚重而幽默,慈祥而严谨,他虽已有七十二岁高龄,却依旧站在理论物理的讲台上,指引着那些有志于此的学生。他,是山西大学一张厚重而雅致的名片。我出去读博时已经四十一岁了"我出去读博时已经四十一岁了。"梁教授正了正身子讲道。那是在1981年,他只身一人  相似文献   

15.
没完没了     
《父母必读》2008,(5):133-133
2003年02月18日朋友带着不满一岁的儿子来我家做客。我赶紧找出了毛毛的毛绒玩具小熊给他玩。小熊放在他的小手里没几秒钟,就被他一撒手掉在了地上,然后他就指着地上的玩具"啊啊"地大叫起来。我捡起来  相似文献   

16.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是“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指挥官,与他一同登月的还有埃德温·奥尔德林。他在月球上迈出第一步时曾经说到“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月球之行向全世界转播并被千百万人所目睹。阿姆斯特朗1930年出生在俄亥俄州的瓦帕科内塔。他6岁时首次乘坐飞机,青少年时上过飞行课,并且在还不能合法开车的年纪就取得了飞行执照。1949年至1952年,阿姆斯特朗成为了一名海军飞行员,并在朝鲜战争期间驾驶过战斗机。战后,他离开海军并且取得了航空工程专业的大学学位。1955年他成为了尖…  相似文献   

17.
说"洒"道"撒"     
"洒"和"撤"是一对近义词,现在媒体上常常混用,值得一辨.我们以为,"洒"和"撒"的相同点:"洒"和"撒"都是及物动词,都有自主和非自主两种用法.前者表示人的主动自愿的行为,如:洒水;撒化肥.  相似文献   

18.
未来在心中     
三个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答:"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楼。"第三个人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他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是什么最终使三个人显示出天壤之别?我想,应该是他们的胸怀,决定了他  相似文献   

19.
橙橙说新闻     
《少先队小干部》2013,(3):18-21
热点一:关键词——"正能量"材料①:"无腿哥"笑傲五岳有一个人,6岁时父母离开了他,8岁时跟随爷爷一起流浪,13岁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腿。2012年,他挑战五岳。他就是歌手陈州。陈州1983年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乡村,13岁那年因为扒火车摔了下来,失去了双腿,他只能用双手拄着一对木盒行走。14岁那年,他在街头遇见了  相似文献   

20.
策略之一:讲究"包装"不仅商品的促销需要良好的包装,人的自我推销也要讲究"包装"。美国兰斯登博士认为:"一个人给人的初步影响力,几乎永远是视觉上的。在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我们是在第一眼看到他时,便形成了对他的看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