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战时烽烟》董谦(笔名江横)作品集《战时烽烟》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曾先后在汉口《新华日报》、华北的《新华日报》《太岳日报》、太岳新华分社、太岳《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从事采访、编辑工作。本书选编了作者当年散见于报刊的有关战争的作品,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又可供研究当时的新闻工作参考。全书28万字,定价11.90元。  相似文献   

2.
在写了《党报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就要有耳目》以后,还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党报的记者来说,要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经常采写优质稿件,通讯员也是不可缺少的助手、朋友和老师。早在抗日战争前期,周恩来同志就提倡新华日报工作人员要勤交友。通讯员,就是记者要勤交的朋友。一些老通讯员对与之相联系的记者历经沧桑都难以忘怀。1946年在重庆《商务日报》任记者的珂琳,对《新华日报》记者王诚给予的帮助“永远难忘”,四十年后还著文表示怀念。南京“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3.
四川人民出版社现正在积极修订一九五九年出版的《新华日报的回忆》一书,准备今年再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在这次修订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访问了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老前辈和原《新华日报》的老同志,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又亲切、兴奋地回忆起周恩来同志领导《新华日报》工作的战斗岁月,新写了不少文章。现全书有二十多万字,四十多篇文章,其  相似文献   

4.
董小玉 《新闻界》2005,(5):26-28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纸.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大型日报,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最富战斗性的报纸.它像一株昂首怒放的报春花,在抗战的烽火中散放着不屈不挠、振奋民族精神、救国救民的芬芳.这里笔者要论述的是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最近,四川省华云工农区发现了一处革命遗址——丁家坪纸厂.这个纸厂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华日报》的纸张供应地之一,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派人筹办的。1941年秋,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了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根据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6.
1937年,周恩来同国民党商谈国共合作抗日时,决定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报头新华日报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周恩来在创刊号上亲笔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千山万水,辗转迁移到重庆继续出版。  相似文献   

7.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央机关报。周恩来同志长期领导了《新华日报》的工作。1942年,在全党整风运动中,《新华日报》遵照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党报要“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的方向,经过比较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于9月18日正式实行改版,从此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时期。在周恩来同志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报社  相似文献   

8.
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杨玉辰当新闻线索贫乏时有些记者、通讯员,常常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而伤脑筋。对此,已故总理周恩来曾有过一针见血的回答。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记者陆治向周恩来同志请教为何新闻线索贫乏,写不出为广大读者欢迎的稿子时,周恩来说:"当你新闻线索实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在周恩来同志亲切的关怀指导下,形成了优良的报风。勤业、勤学、勤交友,就是其中的一种。“三勤”的核心是勤业。报社的工作人员勤于采访,勤于编辑,勤于写作,勤于本岗位的业务,是办好报纸的必要条件,也是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早已为当年老一代新华报人的业绩所证实。南京解放后,《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由原在重庆《新华日报》担任领导职务的石西民同志任社  相似文献   

10.
同读者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报党刊的优良传统。保持这种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热忱地、认真地处理读者来信。恽代英、肖楚女同志主编的中国青年和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的新华日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前些时,从两位老同志那里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亲自回答一封读者来信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一九三八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的最初几个月里。重庆北碚通俗教育馆的工作人员罗宗典(当时三十七岁),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够理解,渴望求得解答。他想到了新华日报,便给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西南师大领导对《新华日报》的研究很重视,多方提供条件。他们把图书馆唯一的一套《新华日报》合订本,特许借给研究人员用,并在新馆辟了专用房屋陈列,便于同志们查考。他们还准备分卷出版《新华日报研究》的专论著述,初步定第一卷为《新华日报与觉的统一战线》。他们还将继续研究出版《新华日报与抗日战争》《新华日报与抗战文艺》《新华日报与社会行为转化的地位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月11日,是新华日报创刊77周年的日子,恰逢新华报业传媒广场正式投入使用,事业发展,薪火相继,令人鼓舞。大家知道,由周恩来同志亲手创办的《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新华日报》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传播真理,揭露黑暗,成为我们党带领广大群众英勇奋斗的锐利思想武器,被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毛泽东同志称赞《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界     
原《新华日报》等老报人座谈香港回归原《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国际新闻社、《救亡日报》和香港《华商报》在京部分老报人,5月5日在民盟中央聚会,纪念创刊建社60周年,畅谈迎香港回归的喜悦心情,并举行《华商报史画册》首发式。出席聚会的有林默涵、冯亦代、丁聪、林林、李普计、惜英等。与会老报人在发言中缅怀了当年5家传媒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指导下为争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诞生而付出的贡献和保持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4.
要了解新华日报的历史,首先要按照当时的历史条件了解新华日报的特点。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办的一个公开的日报。它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在九年多的时间里,它在国民党统治区帮助党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为党争取了广大群众,影响是很大的。它把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央机关报。周恩来同志长期领导了《新华日报》的工作。 1942年,在全党整风运动中,《新华日报》遵照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党报要“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的方向,经过比较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于9月18日正式实行改版,从此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时期。在周恩来同志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报社全体同志卓有成效的努力,终于办出了一张既不同于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出版发行的苏共《真理报》,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条件下出版发行的英共、美共的《工人日报》和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达到钳制舆论的目的,千方百计破坏《新华日报》的正常出版,严格控制纸张供应,就是他们采取的一种卑劣手段。周恩来同志指示,自己开办纸厂,解决报社用纸。1940年3月,新华日报社派遣苏芸、王邦藻、谢世荣3人,以商人身份下乡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编》2007,(1):38-38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党的积极争取,冲破国民党政府重重阻挠和种种困难,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创刊号出版前夕,在报社召开的全体  相似文献   

18.
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成长于重庆,而创刊前的筹备工作,则是从南京开始的。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周恩来同志为首,有叶剑英等同志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来到南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共同抗日问题。那时,党中央就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几经谈判,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然而计划着手筹备未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使报纸在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19.
田勤 《图书馆杂志》1998,17(2):50-5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周恩来同志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卓越领导人和活动家,他十分关心党的报刊工作,为报刊撰写过大量的文章,精心修改过许多重要新闻文稿,对党的报刊工作实践与理论作过精辟的论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是天津地区五四运动的一位卓越领袖,他负责主编了《天津学生联合会  相似文献   

20.
抓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1999年12月31日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这一重要批示,明确指出了包括新闻宣传在内的宣传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中所担负的重要任务和神圣职责。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在重庆,直接领导了新华日报的新闻宣传,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