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地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导致冬季绿地空间的利用率低、绿地景观长期单调,充分利用特定的气候条件,从人工景观、园林绿化、季节性再创造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色彩设计手法。旨在综合构筑住区中心绿地环境要素的色彩,塑造独具特色的寒地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2.
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寒地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寒地城市植物选择与配置以及寒地城市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等方面对寒地城市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整个国土面积中,其中寒地区域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寒地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为特殊,其植物景观资源与其他地域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寒地城市冬季较为漫长,气候寒冷,这也给人们的交往设置了天然的障碍,这也导致我国寒地城市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有效的改善寒地城市的景观,则需要做好寒地地区冬季植物景观设计,通过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环境,以此来提高寒地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寒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夏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312-312,37
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拓展及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是评价一个城市素质的关键.针对我国目前一些寒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剖析,对寒地城市环境质量,环境色彩及城市景观等的创造,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寒地城市因其特殊的气候特征,造成了冬季城市景观单调、萧条,在一定程度上使寒地城市吸引力下降,引发经济发展缓慢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改善寒公共环境的质量,提高寒地城市的吸引力成为许多寒地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合理科学的设计有助于寒地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从寒地城市广场环境设计为出发点,针对我国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的规模过大、功能性差、缺乏主题等问题,提出了寒地城市广场环境设计的可行办法与理念。  相似文献   

6.
寒地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城市由于气候特点而具有不同于炎热地区的城市景观,我们应正视寒冷气候的客观条件,分析其利弊,通过设计来适应气候并改善城市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使寒地城市的滨水空间更加突出,居民的冬季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探析寒地城市广场的设计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城市广场因其特殊的气候特征,在广场设计上往往忽略了冬季城市景观单调、萧条这一地方特色,造成了设计与需求脱节,从设计现状出发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季相舞台"的对策,从设计理念上为广场"减负",在设计中增强寒地特色,把握四季文化主调,塑造寒地广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哈尔滨城市景观设计的实例,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景观的设计原则。并且通过对寒地城市的植物配置原则和配置手法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植物配置方案,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寒地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了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观的概况,对寒地城市水景设计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衬托、对比、仿形、借声、点色、光影这几个方面归纳了寒地城市公园空间水景设计的处理手法,希望对寒地城市水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城市的美观,也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居住区,必须有绿地景观。而且,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居住区已经不仅仅是有绿地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了,对于城市绿地景观还要进行设计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本文就城市居住地的绿地景观方面,提出一些要求,对于绿地有一个简单的规划分析,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绿地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寒地城市因其特有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使得老年人对活动空间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也具有地域性。本文是经过对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寒地城市调查的基础上,从场地选择、空间设计尺度、景观处理、设施安排、建筑与室外空间过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寒地老年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针对寒冷城区城市的寒地特色不强或正在消退的现状,提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强化城市寒地特色的内容,并从功能层面和景观层面阐述了自己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建设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重要要素之一。在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中有着特殊的功效。探讨其景观空间异质性,对维持城市景观生态平衡,创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研究方法研究以航片为信息源,在呼和浩特市区选取74km2的研究范围,对绿地斑块类型:公共绿地斑块(公园、小游园、树林园绿地)、防护林地斑块(防护林带和农田防护林)、其它绿地斑块(生产、专用、风景游览、街道绿地),采用成数抽样方法进行绿地调查。同时又将绿化覆盖率划分成七个等级进行分析。分析主要从异质性指标(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浅层地下公共空间具备抵御不良气候的特性,在寒地冬季具有很高的舒适度,利于寒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能够大幅度提高寒地城市冬季宜居指数。从分析寒地城市的环境特点入手,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历程,分析了浅层地下空间在自然采光与可达性上的的独特优势,指出浅层地下空间的有限性,以及作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适宜性,并对城市浅层地下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寒地城市哈尔滨为例,通过研究城市建筑材质自身的色彩在一定视觉环境下的表现,借以发现城市的过去、城市的现在以及城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桂中三市(柳州市、来宾市以及河池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在自然环境条件和地方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内容与方法,以期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介绍城市住宅绿地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增强绿地景观植物配置具体设计手法,说明住宅绿地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罗璇  叶跃群 《科技广场》2007,(10):54-56
通过分析城市色彩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城市色彩研究现状,论述了赣州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以着力打造赣州特有的"山、水、城"地域景观特色为目的,营造出更为自然、更为生动的城市色彩景观,体现赣州山水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越来越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也越跟越紧。在城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外,相伴而生的还有人地关系复杂、城市绿地景观退化、环境愈加严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给城市建设制造了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提出城市公路绿地建设理念,并希望通过公园绿地建设方式来改善城市景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针对公园绿地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公园绿地建设模式,并对其作详细的探讨与思考,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分析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以Landsat 8遥感图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西安市行政区划图和谷歌高分辨率图像为辅助数据,以ENVI 5.3和ArcGlSl 0.2软件为主要工具,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和NDVI阈值计算等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取西安市城市绿地信息,并分析绿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而对城市绿地作出评价。分析表明:最大似然分类法能更容易、更精确地将西安市绿地提取出来,总体精度达到98.11%,Kappa系数为0.974 6,均高于NDVI阈值法。西安市主城区绿地质量较低,公共绿地很稀缺,绿地斑块分散且面积比较小,绿地破碎程度比较高,景观多样性不够丰富。就西安市各功能区来说,绿地的分维数基本一致,但在人工营造绿地景观时忽视了斑块间的链接和连通,使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在游憩区、文教区和工业区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表明其中的绿地景观类型较为丰富。建议西安市未来应积极规划、建设或改造城市绿地,增加较大的绿地斑块,而且绿地生态系统结构应尽可能的复杂,绿地的景观类型应增加,并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缩小各个城区间绿地覆盖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