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齐国名的政治家。他在齐国推行改革,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后来又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历史上与管仲并称的人物很多,现辑录如下,以飨读。  相似文献   

2.
买鹿之谋     
<正>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强大了,各地诸侯基本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只剩下楚国不听号令。齐王准备发兵征讨楚国。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挂帅攻打楚国,但却遭到了宰相管仲的反对。管仲认为眼下齐军疲惫,不宜久兴兵事,他日夜命人抢铸铜钱。一天,管仲派百余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为普通的动物,楚国盛产鹿,人们把鹿作为肉用动物,两枚  相似文献   

3.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相齐期间,对齐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齐国很快发展起来,并成为春秋霸首。管仲在相齐的政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不但体现了齐文化开放性、兼容性的鲜明特色,而且也大大丰富并发展了齐文化,使得齐文化融入到中国主流文化之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中原的诸侯国,齐国称霸有它自身的经济、社会、军事上的基础,但有一个人的作用是绝不能忽视的,他就是管仲。管仲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思想在齐国称霸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6.
<正>相信大家一定耳闻过这样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鲍叔牙的仆人多次在鲍叔牙面前指责管仲,说管仲的不是,但是鲍叔牙都是耐心解释,替管仲开脱。后来因为管仲得罪了齐王,齐王要杀管仲,也是鲍叔牙在齐王面前费尽口舌,力保管仲,最后齐王非但没有杀管仲,还让管仲和鲍叔牙一起治理齐国,齐国很快就富强起来。管仲和鲍叔牙互相信赖、真诚相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管仲和鲍叔牙能够互相信赖、真诚相待。那,我们的校园呢?我们的老  相似文献   

7.
进贤为贤     
子贡问孔子:“现在的臣子,谁能算得上贤能呢?”孔子说:“以前,齐国有个鲍叔,郑国有个子皮,都是贤能之士。”子贡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能够发现并推荐人才的人,才称得上贤能。我听说鲍叔推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却没有听说管仲、子产推荐了什么人。”  相似文献   

8.
1.除了“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还进行过什么改革?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设置官方妓院的人,也是世界首创,比梭伦创立的雅典大妓院还早50年。管仲设女间300闾,一间是25家。总数当为7500家。管仲开设女闾经营卖淫业是为了收税。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齐国的沃土上,曾培育了两个著名的宰相:管仲和晏婴.管仲勇于进取,具有开拓精神;晏婴善于守成,握有制衡之术.管仲辅桓公一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开春秋齐国首霸之大业;晏婴佐灵、庄、景三朝,委蛇其间,寻隙而立,危而不亡,仍使齐国“垂衣裳朝诸侯”.二人皆列齐国名相,同为我国先秦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因而研究管晏的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关于管仲的政治思想,笔者已有专论,本文就晏婴政治思想的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傅马栈最难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后来管仲成为齐国的宰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担任宰相时,非常善于利用身边的人或事来打比方,向齐桓公进谏。有一次管仲陪同齐桓公到马棚视察。桓公看到干净整洁的马棚和健壮精神的马匹,非常满意,让人找来了养马人,亲切地问道:“马棚里这么多事情,你认为哪一件最难...  相似文献   

11.
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  相似文献   

12.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后,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通货积财,使齐国国富兵强,壮大了争霸实力,成就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教学中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管仲改革和战国时期商鞅、吴起变法都在确立封建生产关系,为什么前者没有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反对,后者却遭到旧势力反攻倒算,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本文试从意识形态与社会改革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任政齐相,辅佐桓公于诸侯间称霸.在经济上他对齐国进行改革,尤其在农业税制、分配形式、多种经营、重视技术学习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革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位于今天山东境内有一个小国叫齐国。齐国国君有两个比较有才干的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他俩的老师管仲和鲍叔牙也是一对好朋友。管仲曾经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每次管仲所分的钱都是鲍叔牙的两倍。鲍叔牙的仆人很有意见,鲍叔牙便对他说:“不是管仲太贪财,而是因为他家穷,我自愿让给他的。”而他俩一道当兵的时候, 每次打仗管仲总是躲在后面,鲍叔牙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代表社会各阶层、各集团利益的知识分子,在这个时期都自由地抒发他们的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自由意识、学术最繁荣的“百家争鸣”时期。下面,让我们浏览一下先秦诸子的大概情况。 先看管子和管仲学派。管子即管仲,是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任齐国国相四十年,帮助齐桓公进行改革,对齐国称霸诸侯起了重要作用。现存《管子》一书,被认为是管仲学派的集体论著。管子主张以法治国,严于刑罚,  相似文献   

16.
张作田 《高中生》2009,(5):22-23
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听到消息后,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王位。鲁国国君鲁庄公决定亲自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  相似文献   

17.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用以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历代思想家都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不断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其逐渐成熟完善。笔者认为民本思想的正式形成是在春秋时期,确切地说是由管仲明确提出并初步奠定其理论基础的。管仲将这一思想贯彻应用到他辅佐齐恒公的改革中,使齐国国力迅速增强,“霸诸侯,一匡天下”。本文欲就管仲的民本思想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囚车里的人才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听到消息后,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王位。鲁国国君鲁庄公决定亲自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  相似文献   

19.
表文通过管仲在春秋时代辅佐齐王为政的成功.考察了管仲在改革旧有秩序和施行孝惮论理中的实迹.反映出两者的绾合是管仲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1)“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