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的调查发现,义务教育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91面讲质量守恒定律选用铁钉跟CuSO_4溶液反应的实验,普遍把下列的两个问题搞错了。第一,以为教材图示(91面右图)溶液的颜色(浅绿)是FeSO_4溶液的颜色;第二,以为CuSO_4溶液的浓度越高越好,许多教师多年用饱和CuSO_4溶液与铁钉反应,导致CuSO_4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实验效果很差,完全可以认为是实验失败了。问题搞错的原因(包括教材的编著者)是对这个实验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实验尚有不少的盲目性长期困扰  相似文献   

2.
面对一道较难的化学综合题,如何下手分析,拓宽解题思路,寻求较佳解法,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习,而且有助于通过解题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例题]在2升 Fe_2(SO_4)3和 CuSO_4混合溶液中,加入30克纯铁粉,最后得到2升0.25摩/升的 FeSO_4溶液以及26克固体沉淀物。求混和溶液中的 CuSO_4和 Fe_2(SO_4)_3的摩尔溶液。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课日常教学和复习中,研究一题多解,可以从中找出最佳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例 有34克含杂质的锌,跟200克质量分数为24.5%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计算: (1)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反应中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 (3)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本题属于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解本题的关键是搞清以下几个问题:①化  相似文献   

4.
Mg 跟 CuSO_4溶液反应,是化学教学同仁最为熟知的一个简单实验,一般认为把 Mg 条放入 CuSO_4溶液中可以观察到:①有紫红色的 Cu 生成;②有 H_2气泡产生;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下降,最后会有蓝色 Cu(OH)_2和不溶性的 Mg(OH)_2跟 Cu 一起沉淀出来。对于上述三种现象的解释,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5.
例1 20℃时,某饱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往该饱和溶液中加入4g无水硫酸铜固体,从理论上计算所析出的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多少克.解析无水硫酸铜固体加入其饱和溶液中时,它要结合溶液中的水形成结晶水合物——CuSO_4·5H_2O(即硫酸铜晶体),饱和溶液由于"失水",其溶质又以晶体形式不断析出,从微观上讲,这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温度不变,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当析出的晶体中  相似文献   

6.
例1在200g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中,加入50g质量分数为32%的CuSO4溶液,求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组内物质的鉴别方法有:①首先考虑某种溶液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等),然后用该溶液依次去检验其他溶液;②将组内物质分别两两相互反应,根据产生实验现象不同而逐一鉴别.例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Cl、Na_2CO_3、KNO_3、HCl B.Na_2SO_4、k_2CO_3、KNO_3、Ba(NO_3)_2C.CuSO_4、NaOH、NaCl、Ba(NO_3)_2D.FeCl_3、NaOH、KCl、Na2SO4分析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_4.再以CuSO_4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_3)_2;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无实验现象的是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三《化学》(2003年6月第一版)第53页电镀铜演示实验中,用铜作阳极,CuSO_4溶液作电解液,铁制品作阴极。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把铁制品插入 CuSO_4溶液,不待通电,表面就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这个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认为电镀中实验结果的产生是因为发生了置换反应。第54页说明①中提到在溶液中加入一些氨水,但没有明确说明加入氨水是使铜离子形成铜  相似文献   

9.
质量守恒是指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该思想可以快速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而快速解题.现将质量守恒法在中考计算题中的普遍应用举例如下:一、不生成气体、沉淀的反应类型例1(襄樊)将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20g加入到196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量液读数、托盘天平物体和砝码位置倒放、碳与氧气燃烧反应生成物的界定、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计算溶液反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碳氢或碳氢氧化合物燃烧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六个方面设计“模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有关溶液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计算公式,可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质量。下面将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公式作一小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一、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适用于任何溶液)(1)变形公式: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②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无数据型试题是中学化学计算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解决的有效方法是仔细审题,挖掘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大胆设未知数按等量关系列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将此类题型解题方法举例如下: [例1]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反应后溶液(已除去沉淀)的质量等于原KI溶液质量。求原 AgNO3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由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可知  相似文献   

13.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要内容,计算式是: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解题关键:找准所给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因此,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常常结合公式的灵活运用、溶液的稀释或配制、化学方程式综合应用等方面考查同学们对溶液的理解.现就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常见类型题目的解法选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溶 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的计算,是一 个难点,笔者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总结了一些溶液计算中的规律和解题的技巧。规律1: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无论混合前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对于某种溶液而言,无论取出溶液的质量如何,所取出的溶液和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典型题型]从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取出10克,余下溶液中不变的是( )。A. 溶质的质量B. 剂的质量 溶C. 溶液的质量D . 质的质量分数 …  相似文献   

15.
十字交叉法是中学化学中一种十分简捷的解题方法。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尤其在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方面,诸如浓溶液的稀释、稀溶液的浓缩等。设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是Crp、cL,两溶液相混合时的质量分别为WD、w,混合后配制成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根据混合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CuSO_4+2NaOH=Cu(OH)_2↓+Na_2SO_4是一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这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当 CuSO_4和 NaOH 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生成的就是 Cu(OH)_2沉淀。事实上生成的沉淀是不是 Cu(OH)_2呢?北京大学严宣申在《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一书中认为,当 Cu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浓度相同,体积比为2:3混合时,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Cu_4(OH)_6SO_4。胡传生在《化学教育》2004年第5期发  相似文献   

17.
一、甲酸还原Cu(OH)_2的实验 1.试剂与配制: ①5%CuSO_4溶液(7.5克CuSO_4·5H_2O溶于93.6ml水中) ②10%NaOH溶液(11.1克NaOH/100ml水溶液) ③甲酸浓溶液(~80%) 2.操作与现象: 为了便于观察和对比,令反应在U形管中进行,采用水浴加热(90~95℃)。 先在U形管内倒入约20~30ml 10%NaOH溶液,使液面距管口约5cm。(如下图所示)从管口[Ⅰ]小心滴入3~5滴5%CuSO_4溶液,液面有Cu(OH)_2淀沉。然后慢慢滴入8~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原来中专化学实验为基础,采用液体CuSO_4与KBr溶液进行反应,代替NO_2转化为N_2O_4反应,使学生容易掌握操作方法,而又不影响实验结论,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实验中,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原  相似文献   

19.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作为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 ,是各省市中考重点考查之内容 .解题关键是 ,找准所给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 .现将中考题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基本题型和解法总结如下 :一、定义型基本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1 0 0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 1 0 0 %例 1 把 1 0克氯化钠放入 4 0克水中 ,完全溶解后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 .(A) 1 0 %  (B) 2 0 %  (C) 2 5%  (D) 33 3%( 1 999年北京市中考题 )解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 0克1 0克 40克 × 1 0 0 % =2 0 …  相似文献   

20.
化学计算题中 ,有些试题看上去好像缺少条件 .这样的试题给解答带来不便 .所谓的“缺条件”试题 ,只不过是试题中的条件并不是直接给出 ,而是巧妙地隐蔽在试题中 .其实 ,真正缺少条件的试题是无法解答出来的 .这就要求解题前要认真审题 ,仔细分析 ,从而找出解决途径的“桥梁” ,达到解题目的 .例题 现有一块 5 77g的生铁 ,将其投入到 70 6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0 % (生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 ,也不参与反应 ) .试求 :( 1 )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 2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从题中所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