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政治理论宝库有两大珍品,一是关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要完成反对封建主义残余的历史任务、又要完成扬弃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任务的理论.二是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实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阶段性质变、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这两大理论分别继承了马克思关于民主发展普遍规律的思想和列宁关于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发展特殊规律的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首先,在当今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在所有国家行之有效的民主模式,这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与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握国家政权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根本区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自觉抵制民主社会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认为只有彻底打碎资本主义,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只需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不断改革资本主义,就可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法共认为,苏东剧变证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没有成功地变革资本主义,在反思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变革道路的基础上,法共针对法国社会变革动因和社会变革主体的新变化,提出了新的社会变革道路——“超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结构,也是当代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引以自豪的社会成果。那么,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呢?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经济民主”就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在经济生活领域建立一个满足人的基本愿望的社会。无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还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都由于其某些弊病而不可能建立一个满足人的基本愿望、适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社会。根本的出路在于:通过吸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各  相似文献   

5.
从民主社会主义的生成和演变过程看,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逐渐从制度替代转变为价值追求。突出表现在:理论上崇尚多元;实践上注重实用;标榜过程就是结果、目标就是运动。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西方生长繁荣源于其根植于并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之树上嫁接出的“艳丽花朵”。离开了其生存和发展的“独特土壤”,民主社会主义不可能也不应该在中国获得发展。独具我国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民主主义蜕变而来,是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社会改良的思潮,以自由、平等、公平和互助作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与其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实现途径矛盾,在指导思想、价值目标、实现途径等方面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本质差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治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在当代中国社会,民主观念已被普遍认同,但社会各界包括理论界存在有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陷入“民主”迷恩的倾向和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民主”迷思,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民主实践中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超越西方那种狭隘的、僵化的、异化的民主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指导思想、核心价值、经济基础、政党制度、组织原则及路径选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话语系统,发展中国式民主。  相似文献   

8.
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我们首先要认识不同社会形态的民主的本质。文章对人类历史上的古典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形态的民主的本质,从而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9.
以什么方式、用什么途径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对此进行了长期探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这就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努力发展民主,是我们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同志继承发扬了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思想,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职代会(在学校是教代会)定性是发展企事业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企事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对于实现学校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措施.国家颁布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已把在学校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制度用法律条文固定下来,能保障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民  相似文献   

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群众民主三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所谓民主的困境大都发生在政治领域,将民主局限在政治领域,这对民主来说是片面的,民主应该是一个体系,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五个层面。中国的民主不应局限于政治领域,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民主的改革扩大到社会层面,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塑造公民的民主人格,进行政治文化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体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形态已有数千年的存在历史。人类之所以在当今普遍选择民主政体作为最基本的现实政治运作模式,也是基于成本考量的理性选择。民主政体相对于其他政体而言,具有比较优势。民主政体相对于其他政体而言,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调和政治冲突和维持政治及社会稳定的政治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公共决策的外部成本,更能够有效降低政治统治的风险成本和政治发展的机会成本。理性考察和分析民主政体的成本问题,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民主的理论认识,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如何将社会主义民主做真做实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缘起及其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对古典民主的改造和对公民参与的漠视使自由主义民主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严重危机。以佩特曼为代表的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实质不在于选举和代议而在于公民亲自参与决定公共事务,并对自由主义民主的精英主义倾向和现代社会的官僚制提出了深刻批评,主张民主向其词源学含义的复归。  相似文献   

15.
政治明的提出,使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利于我们大胆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明的有益成果,赋予民主政治建设以不断发展演进的内涵;有利于我们把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五-四世纪,古代雅典在比东方国家更为发达的奴隶制度上形成的民主制度是当时世界最进步的制度。民主制度的确立,保证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法律地位平等,并且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繁荣昌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聚合民主,代议制民主在事实上是难以真正实现政策合法性的。为此,政策合法性的实现,必须将视角转换到协商民主领域中来。在协商民主中,公共政策由于反映了多元社会中复杂的一致意见而更具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国民党曾经有过党内民主的制度设计,但是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却演变为独裁统治。依照国民党领袖的设想.党内民主可以模拟代议民主,但是党内民主和代议民主存在本质性的区别,由此也导致了国民党党内民主制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消弭欧盟民主赤字的尝试中,欧盟机构实现了对公民社会价值的重新发现,<欧盟宪法条约>以及后来的<里斯本条约>写入了有关参与民主原则的表述.本文指出,欧盟有关参与民主的讨论与实践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欧盟关注的不是每个公民的直接参与,而是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实现的间接参与;其二,欧盟不是把参与作为面向单个公民的内在价值,而是把参与作为提高复杂治理机制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工具.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在欧盟这个特殊构成体中,参与民主只应且只能是代议制民主的补充,而非替代.  相似文献   

20.
民主并不意味着“善”。“无限民主”(即不受法律限制的民主)会导致“恶”的产生;只有接受法律制约的民主即“有限民主”才能为人民带来自由和幸福,民主只能是法律下的民主。哈耶克的这种民主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