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师爱是师生关系中的一种情感性存在,师爱的存在可以带来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师爱在内容上是“伦理之爱”,这是师爱的“体”;形式上则是“契约之爱”,这是师爱之“用”:师爱在教育实践中必然走向“体”与“用”的统一,以实现师爱在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平衡。“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统一,人的意义在师生互动中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试论师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以爱为本,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师爱以“五爱”为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3.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学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血缘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虽无血缘关系,但必须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因为师爱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学习好的、家庭富有的、家长有权的,那是对师爱的扭曲。师爱要做到对每个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仁爱之情。仁而爱人,心里总想着别人,  相似文献   

5.
姜海龙 《考试周刊》2011,(15):207-208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师爱,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苛"的不同教育方法,以师爱轻轻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引领学生向善,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育人的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爱,教师的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教育文汇》2005,(9):27-28
如果说无私的师爱是阳光,那么,她应当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高尚的师爱是雨露,那么,她应当播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师爱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给予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抚。教育家欧义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能不能从内心深处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取得他们的尊敬与信赖,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是每一位教师永远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宽容,用我们的师爱打开学生心灵深处的窗户,让他们在师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一、用崇高的师爱感化学生 爱学生是师德崇高的表现。无论多么棘手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爱来解决;无论多么顽劣的品德痼疾,都会在宽宏无私的师爱作用下消除。  相似文献   

10.
赵锋  臧莺 《上海教育》2009,(17):6-7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同样,我们现在倡导师爱,也脱离不了社会这个大背景。“社会之爱”的渐弱、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疏远、信仰的缺失,都在无形中削弱甚至抵消了师爱应有的作用。 如何在全社会形成倡导师爱的良好风气,让师爱在学校有更好的发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导葛剑雄教授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得到了应有的信任,师爱才会更好地涌现出来,弘扬开去。  相似文献   

11.
陈小英 《中国教师》2011,(23):49-50
<正>"现代教师之魂"包含的元素很多,而"师爱"是它的核心内涵。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师爱这个核心,师德和师能就无从谈起,这是共识,也是常识。问题是,今天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师爱,每一个站在第一线面对学生的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这真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和学习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力量能拉回一个行走在社会边缘的孩子?什么力量能打开一个内心封闭的孩子的心扉?是师爱,是充满理性的师爱。师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师爱是神笔,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尊重。师爱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尊重则是师爱外在的表现行为。课下,我会摸摸学生的头,和他们开开  相似文献   

13.
也说师爱     
特拉赫恩说:“爱是人的本性,就像太阳要放射光芒一样;它是人类灵魂最惬意、最自然的受用;没有它,人就蒙昧而可悲。”人性中最闪光的品质是爱,人的灵魂受爱这个天使所支配,而善良就是爱的具体辐射。勃郎宁也说:“爱,既非环境所能改变;爱,亦非环境所能磨灭。”更进一步道出了爱的价值、爱的魅力、爱的永恒。身为执教者,要通晓师爱。因为,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师爱,就没有学生的进步;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园地的千红万紫,桃李天下。  相似文献   

14.
师爱是一种关系品质,是把教师和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中。师爱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不理解师爱的本质,给予学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要提高师爱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理解师爱的本质,具备师爱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学会沟通。  相似文献   

1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本文结合王国维对人生境界的认识,提出了立志、践行、悟道的师爱境界。立志是师爱的起点,将"志"转化为"行"是师爱的关键,悟道是师爱的最高境界。立志、践行、悟道,是师爱的三重境界,只有逐级提高师爱境界,才能把握师爱真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有爱心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6.
师爱为师德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为师德之本 ,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 ;师爱以“五爱”为前提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 ;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千百年来无数施教者充实完善形成的一种师德。它显然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给予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抚.虽然师爱在理性范畴无人否定,但也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准确有效地体现出来。因为它不是天生的,主要是靠后天的自觉培养。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  相似文献   

19.
教育离不开师爱。笔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关于师爱的三大困惑。指出教师在师爱活动中,应该做到三点:首先,师爱要建立在教师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师爱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有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通过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是职业化的体现,师爱的实效从而提升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