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伦交游考     
常伦是明代中期一位极富个性特点的山西文学家。通过查考,发现与常伦交游的人员大致可分为六类:进士同年,山西籍非进士同年官宦,外籍非进士同年官宦,沁水未仕文人,邻县隐逸文人,常伦的亲戚。其中,可以查考生平经历的交游人员主要有:南大吉、王溱、刘成德、韩邦奇、马汝骥、党承志、叶天球、李镔、李瀚、蔡震等十人。常伦交游对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交游对象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交游对象的层级相对较低,交游官宦的品行均为正直尚节之人,交游的个别文人崇尚隐逸之风等。  相似文献   

2.
查继佐作为明末清初江浙一带享有盛名的遗民文人,其交游活动十分丰富。考察其诗文、年谱及他人著述,可将其主要的交游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浙江、闽粤及江苏等地区。具体交游对象,多为其门生或当时各地著名的文人。同时,查继佐参与的一些盛大的文人宴集,如珠江雅集、曲江雅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末清初各地文人诗文酬唱、觥筹交错之盛况。  相似文献   

3.
北宋建国承接五代,为使自身不重蹈覆辙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统治者将维系政权内部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对影响政权稳定的各种因素做出了严密防范.而宗室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受到诸多防范,其中,在外出交游方面受到限制颇多.北宋统治者对宗室的态度与时局的变化使宗室外出交游政策不断调整.在北宋不同时期,宗室外出交游受限的状况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刘永之作为元末明初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创作大量交游唱和诗歌,歌咏隐居之乐和交游之趣,展现出清丽古雅的诗歌风格。刘永之诗歌思想受江右经学浸润,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变革,又得元代诗坛“宗唐得古”风气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师古”倾向。刘永之对前代文人诗歌进行创新性发展,是元代文学风气的延续,亦是明代文学风气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从汪懋麟的《百尺梧桐阁集》、《百尺梧桐阁遗稿》、《锦瑟词》和汪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傳略,以及史書、方志、家谱来看,谱主生于明崇祯十二年,卒于康熙二十七年,这段时间正是明清易代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的剧变对其思想、心理、性格及著述的形成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且谱主交游廣闊,结交的人物较多,这对谱主思想和学术的形成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杰出小说家吴敬梓生前与真州朋友、原提督杨凯缔有交谊,堪为文士与官绅交往典型之一例。两人之间的交游,既使吴敬梓获得一定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之需,也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对其思想嬗变与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影响。其交游更为吴敬梓成功创作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潜心塑造汤奏(镇台)、汤奉(知县)等若干正反面典型人物形象,构拟诸多章回精采故事情节,积聚了丰富且珍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从汪懋麟的《百尺梧桐阁集》、《百尺梧桐阁遗稿》、《锦瑟词》和汪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傳略,以及史書、方志、家譜来看,譜主生于明崇祯十二年,卒于康熙二十七年,这段时间正是明清易代的特殊歷史時期,社會政治的劇變對其思想、心理、性格及著述的形成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且譜主交游廣闊,结交的人物較多,这对譜主思想和学术的形成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孙奇逢乃明清鼎革之际最具代表性的耆硕之一,而汤斌则以理学名臣享誉于世,二人自康熙五年丙午多有来往,亦师亦友,情谊甚笃而师友之道传。然学界对其具体交游鲜有研究。通过对二人具体交游情况的考证与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出汤斌在孙奇逢理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能得知一届鸿儒对我国学术特别是北方学术的关切与弘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袁枚交游颇广,往来书札甚夥,遗佚者亦不少。文章辑录了袁枚的六篇书札,并对有关人事进行了考释,对研究袁枚生平略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F0003
2013年5月9日,“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前沿论坛暨《当代文坛》学术年会”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当代文坛》编辑部、《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编辑部、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杂志社的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和《当代文坛》编辑部联合主办,大会开幕式南天水师范学院马超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1.
春泉居士王言所撰《雍熙乐府序》,是判断《雍熙乐府》版本的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前学者未能充分重视此篇序文的作者,致有讹误。今考证得:王言,字君实,号春泉居士,浙江处州府云和县(今浙江丽水市云和县)人,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雅好文艺,与当时贵胄名士多有交游,现存曲作三首。据王言的交游资料可知,其官职为锦衣卫千户,惜明代《武职选簿》残缺,不足征信,未能揭橥其任职经历。今之钩沉考证,可兹匡补《全明散曲》《明清戏曲序跋纂笺》之失。  相似文献   

12.
2013年5月9日,"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前沿论坛暨《当代文坛》学术年会"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当代文坛》编辑部、《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编辑部、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坛风气日益浮躁,文学精神变异沉沦,文学创作日趋边缘化,文学作品快速商品化。重铸崇高的文学精神,呼唤纯正的文学艺术,已愈来愈成为当代文坛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14.
《中兴间气集》基于风雅新颖的选诗标准及才性批评的论诗方法,先认可朱湾故作隐逸的行为,再赞赏其诗具有契合隐者身份的脱俗、含蓄优点;而且高仲武肯定大历诗坛的交游风气,所以偏好朱湾的席间应酬之作。《诗源辩体》基于律诗以初盛唐为典范,大历趋于衰变的贯通诗学视野,以初盛唐诗为参照凸显朱湾诗的语言浅俗之弊;而且许学夷反感交游权贵,故而鄙夷朱湾的席间之作,同时借贬斥朱湾诗,表达了对公安派俚俗倾向的批判。探析《中兴间气集》《诗源辩体》对朱湾诗的两极化评判,可窥见二者不同的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以棉棉、卫慧为代表的美女作家的"身体"写作,在我国世纪末文坛上闪亮登场,并且凭借其叛逆的姿态、小资的情调、身体的景观和自传体的叙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诱人的大餐,给文坛带来强烈的震撼:一方面,大众消费者趋之若骛,争相抢购;另一方面,文学精英揭竿而起,口诛笔伐.曾经沉寂的文坛一时间变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本文试图对这一写作产生的语境和在商业上的成功策略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毛奇龄早年流亡道路,创作诗文,声名早著,诗文词创作和议论有自己的特色,在清初文坛有一定地位,考察其文学活动与文学成就,是考究清初文坛状况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桑愉是我国20世纪后50年凸现的杰出的篆刻家之一,因过世较早,对其篆刻艺术的研究不多。本文钩沉了桑愉的生平、交游,历史地阐发其美学思想,揭示其以汉金文为基点、以“方刀治印”为特质,与黟山派拉开距离、自树一帜的艰苦过程,探讨了其艺术作品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9日至5月11日,"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前沿论坛暨《当代文坛》2013年学术年会"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以及《当代文坛》编辑部、《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编辑部的4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就  相似文献   

19.
审视当前中国文坛,新时期文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奋力开拓,形成了今天多元共生的文学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现代各种理论不断引入,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带来强烈冲击。一时间百家争鸣,致使有人戏谑的称当代文坛已变成西方各种理论创作的“试验场”。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王九思的散文被收入其个人著作《渼陂集》及《渼陂续集》之中.王九思散文创作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主要包括杂记、赠序、碑传、书信、随笔等,其中杂记、赠序、碑传类散文数量众多,记录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出行交游和心态情感,富有感情色彩和审美价值,代表着王九思散文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